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犯罪构成本原论及其本土化研究  立足于文化视角所展开的比较与诠释
犯罪构成本原论及其本土化研究  立足于文化视角所展开的比较与诠释

犯罪构成本原论及其本土化研究 立足于文化视角所展开的比较与诠释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文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5300752
  • 页数:4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武汉大学刑法博士文丛之一,是一本法学专著。本书立足于文化思维比较,以犯罪构成的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模式论为基础,对中西犯罪论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就全球化时代的犯罪构成本土化问题加以探讨。
《犯罪构成本原论及其本土化研究 立足于文化视角所展开的比较与诠释》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犯罪构成法源论 13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源流 14

一、中世纪之前及早期的犯罪构成(约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9世纪) 14

二、中世纪中后期的犯罪构成(约公元10世纪至公元16世纪) 19

三、文艺复兴以后的犯罪构成(约公元17世纪至20世纪初) 22

四、小结 26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源流 28

一、英国刑事法律中的犯罪构成源流 28

二、美国刑事法律中的犯罪构成源流 41

三、英美判例制度与犯罪构成 47

四、制定法时代的英美法系犯罪构成 49

五、小结 5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系的犯罪构成源流 54

一、苏俄犯罪构成理论的发展沿革 54

二、小结 57

第二章 犯罪构成本体论 59

第一节 中西文化本体论与犯罪构成本体论 60

一、中国文化本体论:天人合一 60

二、西方文化本体论:征服自然 67

三、文化本体论与犯罪构成本体论 73

第二节 主客观一元化的犯罪构成本体论 77

一、主客观一元化的犯罪观的形成 77

二、主客观一元化与中国犯罪构成 79

三、主客观一元化与犯罪构成本体要素 88

四、规范要素在主客观一元化的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 94

第三节 主客观二元化的犯罪构成本体论 101

一、主客观二元化的犯罪观的形成 101

二、主客观二元化与西方国家犯罪构成 108

三、主客观二元化与犯罪构成本体要素 116

四、规范要素在主客观二元化的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定位 120

第三章 犯罪构成方法论 126

第一节 中西文化方法论与犯罪构成方法论 126

一、中国文化方法论:变通 127

二、西方文化方法论:规定 130

三、文化方法论与犯罪构成方法论 134

第二节 意合的犯罪构成 139

一、意合的犯罪构成之本质 139

二、意合的犯罪构成之基本特征 141

三、意合的犯罪构成之优越性 144

四、意合的犯罪构成之局限性 152

五、意合的犯罪构成与犯罪既遂形态 159

第三节 形合的犯罪构成 161

一、形合的犯罪构成之本质 161

二、形合的犯罪构成之基本特征 164

三、形合的犯罪构成之优越性 168

四、形合的犯罪构成之局限性 176

五、形合的犯罪构成与犯罪预备形态 183

第四章 犯罪构成认识论 185

第一节 中西文化认识论与犯罪构成认识论 185

一、中国文化认识论:直觉体悟 186

二、西方文化认识论:逻辑分析 191

三、文化认识论与犯罪构成认识论 197

第二节 平面的犯罪构成 206

一、平面的犯罪构成的形成与发展 206

二、平面的犯罪构成之基本特征 209

三、平面的犯罪构成之优越性 213

四、平面的犯罪构成之局限性 220

第三节 立体的犯罪构成 227

一、立体的犯罪构成的形成与发展 227

二、立体的犯罪构成之特征 231

三、立体的犯罪构成之优越性 233

四、立体的犯罪构成之局限性 238

第五章 犯罪构成模式论 248

第一节 中西文化模式论与犯罪构成模式论 248

一、中国文化:机体模式 249

二、西方文化:机器模式 253

三、文化模式与犯罪构成模式 259

四、犯罪构成模式与司法的公正、效率及刑事诉讼规则 262

第三节 机体的犯罪构成 264

一、中国的犯罪构成的机体性 264

二、机体的犯罪构成与诉讼的综合规则 268

三、机体的犯罪构成之优越性与局限性 269

第四节 机器的犯罪构成 277

一、犯罪构成的机器性 277

二、机器的犯罪构成与诉讼的可废除规则 279

三、机器的犯罪构成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281

第六章 犯罪构成本土化 292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交融与法律本土化 292

一、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 293

二、全球化时代的法律本土化 296

第二节 国外犯罪论体系的本土化历程及经验总结 302

一、国外犯罪论体系的本土化历程 303

二、各国犯罪论体系本土化的经验总结 315

第三节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本土化历程 329

一、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本土化概况 329

二、全球化时代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本土化探索 334

第四节 中国犯罪构成本体论的本土化 338

一、主客观统一原则与苏俄犯罪构成理论 338

二、主客观统一原则指导下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先天不足 346

三、中国移植苏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后天不良 350

第五节 中国犯罪构成方法论的本土化 357

第六节 中国犯罪构成认识论、模式论的本土化 362

第七章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不必移植德、日 369

第一节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不必移植德、日的社会文化根基 369

第二节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不必移植德、日的法律根基 376

一、德、日犯罪论体系与中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冲突 377

二、德、日犯罪论体系与中国刑法第14条规定的冲突 381

三、德、日犯罪论体系与中国刑法第22~23条规定的冲突 385

四、德、日犯罪论体系与中国刑法第25条规定的冲突 389

第三节 中国犯罪构成理论需要完善 393

一、犯罪客体不应成为犯罪构成要件 393

二、犯罪主体不应成为独立的犯罪构成要件 399

三、犯罪构成应当增添规范要件 415

主要参考文献 432

后记 4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