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研究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研究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志成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4420697
  • 页数:184 页
图书介绍:本研究以党和国家提出的创新社会管理为社会大背景,从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科学发展观理论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选取组织管理、组织建设、组织服务三个分析变量,遵循理论模式—现状模式—发展模式的逻辑思路深入对我国城市全民健身服务组织发展进行研究。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1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的要求——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志愿服务 1

二、志愿服务发展提出的挑战与要求——创新机制 2

三、全民健身兴起对志愿服务组织发展提出的要求——参与公共服务 4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7

一、研究目的 7

二、研究意义 9

三、研究思路 10

四、研究方法 11

五、研究的创新点 14

第二章 体育志愿服务研究综述 15

第一节 志愿服务基本理论研究 15

一、关于志愿者、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内涵的研究 15

二、关于志愿者价值的研究 17

三、关于志愿者动机、心理的研究 17

四、关于志愿者权益保障的研究 18

第二节 体育志愿服务研究 19

一、体育志愿服务发展基本历程 19

二、体育志愿服务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20

三、体育志愿服务研究现状 21

四、体育志愿服务研究评述 29

五、体育志愿服务研究前瞻 31

第三章 创新社会管理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34

第一节 创新社会管理内涵与路径诠释 34

一、创新社会管理的提出 34

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涵与路径 35

第二节 创新社会管理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理论关联 41

一、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管理应有之义 41

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44

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追求一致 46

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与创新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相同 47

第四章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理论 49

第一节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概述 49

一、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49

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内涵 50

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分类 53

四、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内容 59

第二节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62

一、规范化建设 62

二、能力建设 68

三、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71

四、组织文化建设 72

第三节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管理 73

一、政府管理 73

二、行业自律 79

三、组织内部管理 81

四、社会监督 83

第四节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服务 84

一、专业服务 84

二、内部服务 90

三、社会服务 92

第五章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现状——基于沪、宁、汉三城市的案例分析 94

第一节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建设现状 94

一、普遍类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94

二、典型性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100

第二节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现状 112

一、普遍类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管理 112

二、典型类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管理 116

第三节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服务现状 123

一、普遍类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服务 123

二、典型类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服务 125

第四节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 127

一、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127

二、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132

三、组织服务存在的问题 138

第六章 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发展 141

第一节 组织建设 141

一、明确并坚持使命,保持独立能力 141

二、发展组织精英,引领志愿服务组织发展 142

三、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强资金筹措能力 143

四、提高公信力,寻求社会支持 144

五、发展志愿文化 146

第二节 组织管理 148

一、管理与服务并举,政府培育组织 148

二、成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联盟,构建行业规制 154

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完善组织内部管理 156

第三节 组织服务 159

一、以社区公众满意度为导向,创新服务机制 159

二、尝试项目化运作,提升服务能力 162

三、创建服务品牌,扩大影响 164

四、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借鉴国外经验 167

五、行业合作,参与社会服务 169

六、迎合志愿者动机,提供差异化服务 169

研究结论与展望 171

一、研究结论 171

二、研究展望 173

参考文献 174

后记 18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