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通解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高正著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1777114
- 页数:338 页
导读 1
卷二 为学大要 1
第一条 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 3
第二条 德行为本,文艺为末 4
第三条 颜子所好何学论 4
第四条 定性书 7
第五条 勿擅为文立言 9
第六条 致知与力行,乃学之始终 10
第七条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1
第八条 动以天理为无妄 12
第九条 多识前言往行 12
第十条 无私心之感为“咸” 13
第十一条 蹇难正好修德 14
第十二条 明动相资 14
第十三条 学而时习之 14
第十四条 “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 15
第十五条 由经以求道 15
第十六条 修省言辞以立诚 16
第十七条 求道戒迫 17
第十八条 学当学颜子 17
第十九条 且省外事,明善诚心 17
第二十条 栽培仁德 18
第二十一条 寻颜子、仲尼乐处及所乐何事 18
第二十二条 量力而为 18
第二十三条 朋友相观而善 18
第二十四条 须是大其心 19
第二十五条 殷忧启圣 19
第二十六条 参也,竟以鲁得之 19
第二十七条 记诵博识为玩物丧志 20
第二十八条 礼进乐反,得性情之正 20
第二十九条 王者无私 20
第三十条 兼论性与气 21
第三十一条 论学要明理,论治须识体 21
第三十二条 曾点规模大,漆雕开缜密 21
第三十三条 先培本,再立趋向 22
第三十四条 敬、义夹持,上达天德 22
第三十五条 岂可懈意一生 23
第三十六条 学则难老 23
第三十七条 勇于学则进 23
第三十八条 志可御气、习 23
第三十九条 内重则外轻 24
第四十条 董、孙二子之言可以为法 24
第四十一条 真自得 25
第四十二条 真、妄之别 25
第四十三条 学要鞭辟近里、着己 25
第四十四条 为学的乾坤之道 26
第四十五条 学的着力、得力处 26
第四十六条 振民育德乃治人成己之道 27
第四十七条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即是求仁 27
第四十八条 弘、毅不可分 27
第四十九条 学者当优柔厌饫,常爱杜元凯语 28
第五十条 工夫到家,可夺造化 28
第五十一条 忠恕所以公平 29
第五十二条 仁则公,能恕、能爱 29
第五十三条 学须刚决果敢以进 30
第五十四条 力行是浅近语 30
第五十五条 为学之序为知、好、求、得 30
第五十六条 宜重“儒者之学” 31
第五十七条 作文乃玩物丧志 31
第五十八条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32
第五十九条 立志:当第一等人,做第一等事 32
第六十条 处事须用集义 33
第六十一条 敬为持己之道,义为顺理而行 33
第六十二条 学者忌近名 34
第六十三条 稍有私意便不仁 35
第六十四条 仁者先难而后获 35
第六十五条 与人共学、适道、立与权之道 35
第六十六条 为己能成物,为物终丧己 36
第六十七条 学必日新 36
第六十八条 性静者可以为学 36
第六十九条 弘、毅相需 37
第七十条 忠信为立德之本 37
第七十一条 人安重则学坚固 38
第七十二条 学概学、问、思、辨、行 38
第七十三条 累高必自下 38
第七十四条 为学须循循不已 38
第七十五条 初学不宜看《大学》《西铭》 39
第七十六条 “无心”与“无私心” 39
第七十七条 伊川直是会锻炼得人 40
第七十八条 只怕人执着一边 40
第七十九条 内外交养,穷神知化 41
第八十条 “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 41
第八十一条 性天德、命天理 42
第八十二条 学可“领恶而全好” 42
第八十三条 大其心,即合天心 43
第八十四条 “绝四”与“竭两端之教” 43
第八十五条 理、欲定上下 44
第八十六条 知崇并以礼性之 44
第八十七条 困,德之辨也 45
第八十八条 横渠六有 45
第八十九条 《西铭》与《东铭》 45
第九十条 厚重、知学而改过 49
第九十一条 常思“不及古人,病源何在” 50
第九十二条 讲治之思,虽勤何厌 50
第九十三条 人能弘善 51
第九十四条 “尊德性而道问学”不息 51
第九十五条 横渠四为 52
第九十六条 为学先学礼 52
第九十七条 放心宽快、公平以求道 53
第九十八条 不耻下问 53
第九十九条 多闻不足恃 54
第一百条 为学贵在自求变化气质 54 第一百一条 文密心放 55
第一百二条 学要有疑 55
第一百三条 心大则百物皆通 55
第一百四条 心不宜忘学 55
第一百五条 合内外,平物我 56
第一百六条 德成则功业自见 56
第一百七条 反约穷源,默养吾诚 56
第一百八条 “变”不可轻议 57
第一百九条 忌不求益 57
第一百十条 反躬自治,勿揽外事 58
第一百十一条 不宜志小、气轻 58
卷三 格物穷理 59
第一条 心通乎道,能辨是非 61
第二条 不敢信己而信其师 61
第三条 要有宽裕温厚之气 62
第四条 致知是否有得,可验之于心气 62
第五条 杂信鬼怪,只因烛理不明 63
第六条 学原于思 63
第七条 要学圣人,须熟玩味其气象 63
第八条 先致知才能笃行 64
第九条 一一格物,积久自能贯通众理 65
第十条 善思,久自生睿 66
第十一条 致知则力、量自进 66
第十二条 物我一理,无外不内 67
第十三条 致思如掘井,先浊而后清 67
第十四条 “近思”为“以类而推” 68
第十五条 先要会疑 68
第十六条 知性、知天则怪妄自消 69
第十七条 “性与天道”必以了悟为闻 69
第十八条 义理须深沉方有造 70
第十九条 学未至圣人,犹是心粗 70
第二十条 致知要能“习坎心亨” 70
第二十一条 濯去旧见,以来新意 71
第二十二条 不得于言,当求于心 71
第二十三条 先晓文义,方可见意 72
第二十四条 研读《六经》,见得路径,再立个门庭 72
第二十五条 圣人之言,其远如天,其近如地 73
第二十六条 读书贵识大意,勿泥于文义 73
第二十七条 不可以相类而泥其义 74
第二十八条 解经不可瞎推 74
第二十九条 要见得道体之所以无穷 75
第三十条 读书要有所进,方是有验 75
第三十一条 读书要能细思 76
第三十二条 解经紧要处不可不同 77
第三十三条 为学须读书,要知其约而笃行 77
第三十四条 先读《大学》,再读《语》、《孟》 77
第三十五条 《论》《孟》有如丈尺权衡 78
第三十六条 读《论》《孟》要彷佛亲临其境 78
第三十七条 读《语》《孟》要能切己 78
第三十八条 读《论语》要渐入佳境 79
第三十九条 《论》《孟》既治,《六经》可不治而明 79
第四十条 读《论》《孟》要知“道” 80
第四十一条 《论》《孟》只须熟读、玩味 80
第四十二条 《语》《孟》不可只挑紧要处看 81
第四十三条 《诗》可吟咏性情 81
第四十四条 明道善言《诗》,不曾下一字训诂 81
第四十五条 看《诗》使人长一格价 82
第四十六条 读《诗》不得以文害辞 82
第四十七条 看《书》要能见圣王之道 83
第四十八条 《中庸》成于思、孟,高卑俱陈,本末兼该 83
第四十九条 《易传序》 84
第五十条 义理在象数之先 85
第五十一条 学《易》要能知时识势 86
第五十二条 以大畜的初、二与四、五为例 86
第五十三条 “中”常重于“正” 87
第五十四条 解《易》不要拘一 87
第五十五条 《坤卦》对人君也有用 88
第五十六条 《易》的反复、往来、上下 88
第五十七条 天地万物无不合于《易》 89
第五十八条 看《易》忌穿凿 89
第五十九条 疑而后问 89
第六十条 《易传》只说七分 90
第六十一条 《春秋传序》 90
第六十二条 圣人之用全在《春秋》 93
第六十三条 《春秋》犹法律之有断例 93
第六十四条 《春秋》以时中为准,乃穷理之要 94
第六十五条 《春秋》的经、传关系 94
第六十六条 读史要能识理 95
第六十七条 读史不能以成败定是非 95
第六十八条 圣贤所存治乱之机 96
第六十九条 《唐鉴》采用伊川的王道史观 96
第七十条 《序卦》虽非《易》之精,却是《易》之蕴 96
第七十一条 要读《天官》,须襟怀洪大 97
第七十二条 孟子以意逆志,所以知《诗》 98
第七十三条 《尚书》难看 98
第七十四条 书以维持此心 98
第七十五条 书须成诵才能精思;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 99
第七十六条 《六经》须循环理会 99
第七十七条 《中庸》须精读、细读 100
第七十八条 非理明义精,不可读《春秋》 100
卷四 存养 101
第一条 学圣之要为“一”,即无欲,则静虚、动直 103
第二条 至日闭关,以养微阳 103
第三条 颐养之道 104
第四条 言语饮食,所系至大 105
第五条 处震之道,诚敬而已 105
第六条 艮止之道:外物不接,内欲不萌 105
第七条 学贵存养 106
第八条 收已放之心,使反复入身来 107
第九条 今独有义理之养心:敬以直内 107
第十条 中有主,则邪不能入,以破屋御寇、虚器入水为例 108
第十一条 常须爱养精力,方能诚意无间 108
第十二条 全体此心 109
第十三条 存养之法: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09
第十四条 敬守此心,栽培深厚 109
第十五条 思无邪,毋不敬 110
第十六条 敬要“恭而安”:礼乃非体之礼,是自然底道理 110
第十七条 操存此心不可太甚,勿犯助长之过 111
第十八条 敬不可谓中,敬而无失,即所以中 111
第十九条 坐忘即坐驰 112
第二十条 人心至灵,不可着意把捉 112
第二十一条 心不定,勿硬截、死守,要以敬持志而为心作主 112
第二十二条 写字甚敬也是学 113
第二十三条 圣人之心虚明,不记事而常记得 113
第二十四条 心不可有一事 114
第二十五条 入道莫如敬,厌事便不敬 114
第二十六条 存得天理方为人 114
第二十七条 止于事,使物各付物 115
第二十八条 至诚能动人,厌事即无诚 115
第二十九条 静观万物有春意 116
第三十条 敬以存仁的“慎独”工夫,何只见宾、承祭? 116
第三十一条 恭敬乃“体信达顺”之道 117
第三十二条 存养熟,便有进 117
第三十三条 不愧屋漏,心安体舒 118
第三十四条 心要在腔子里 118
第三十五条 心要活而不滞 118
第三十六条 当法天地之敬而无间断 118
第三十七条 “毋不敬”,可以“对越上帝” 119
第三十八条 敬胜百邪 119
第三十九条 以敬直内,便不直 119
第四十条 涵养吾一 120
第四十一条 “慎独”方能“纯亦不已” 120
第四十二条 立己自能了当得天下万物 120
第四十三条 要先立个心 121
第四十四条 “敬以直内”是存诚工夫 121
第四十五条 主一则不消言闲邪 122
第四十六条 操心之道:“敬以直内” 123
第四十七条 虚静未必敬 123
第四十八条 心不可二用,要主于一,即主于敬 123
第四十九条 严威俨恪是敬入手处 124
第五十条 接物而主于敬,便是为善 124
第五十一条 吕与叔盛夏俨然危坐,外恭则内自敬 125
第五十二条 思虑发不以时,虽正亦邪 125
第五十三条 答苏季明:未发,以敬涵养;已发,物各付物 126
第五十四条 梦寐颠倒即操存不固 127
第五十五条 心勿妄动,以道心使人心 128
第五十六条 志与气交相养 128
第五十七条 养乎中,则言不妄发 128
第五十八条 伊川以忘生徇欲为深耻 129
第五十九条 心把捉不定即不仁 129
第六十条 养知在寡欲 130
第六十一条 心不定者,言轻而疾 130
第六十二条 只有此心,操之在我 130
第六十三条 静坐是存养的入门工夫 130
第六十四条 由“日月至焉”以致“三月不违” 131
第六十五条 心贵清,气贵刚 131
第六十六条 不戏谑亦是持气 132
第六十七条 以己心为严师,久自心正 132
第六十八条 止、定生光明 132
第六十九条 动静得时,其道光明 133
第七十条 存仁久熟,敦笃虚静之味自见 133
卷五 改过迁善克己复礼 134
第一条 《乾》、《损》、《益》皆在立诚,动宜慎 135
第二条 养心要能寡欲以至于无 136
第三条 《四勿箴》 136
第四条 失之不远而复 138
第五条 《晋》上九自治有功 139
第六条 损浮末而就本实,损人欲以复天理 139
第七条 《夬》之九五,中道未光 140
第八条 方悦而能节制 140
第九条 节九二为不正之节 140
第十条 无克伐怨欲之行,也无克伐怨欲之念,方是仁 141
第十一条 穷究义理,消尽客气 141
第十二条 志胜气,则和柔宽缓 142
第十三条 去除思虑,才有浩然之气 142
第十四条 克己以治怒,明理以治惧 142
第十五条 引尧夫语,与小人相处,正可进德 142
第十六条 以明理治目畏尖物 143
第十七条 少责人 143
第十八条 “舍己从人”最难 143
第十九条 德性贵中 144
第二十条 有些私吝心,便废天职 144
第二十一条 治心不易,以田猎为例 144
第二十二条 人有身,宜其与道难一 145
第二十三条 罪己责躬要适中 145
第二十四条 只有所向,便是欲 146
第二十五条 子路亦百世之师 146
第二十六条 言语和缓好气质 146
第二十七条 不迁怒,只怒可怒之事,勿掺杂私意 147
第二十八条 视听言动,视为先 147
第二十九条 责己感宜多,责人应宜少 148
第三十条 谢子一年只去个“矜”字,乃切问近思者也 148
第三十一条 勿诟骂仆从 148
第三十二条 见不贤则内自省 149
第三十三条 攻取,气之欲,勿以嗜欲累其心 149
第三十四条 纤恶必除,善斯成性 150
第三十五条 好仁而恶不仁,然后尽仁、义之道 150
第三十六条 不尤人,学之至也 150
第三十七条 朋友相与讲习责善,进德最快 151
第三十八条 忌轻惰 151
第三十九条 求仁要尽去利欲之心 151
第四十条 人之敬傲必见于视,视下则心柔,可进学 152
第四十一条 自幼便当戒骄、惰 153
卷六 齐家之道 154
第一条 弟子不得因学文而不修其职 155
第二条 事亲只要身所能为者,皆所当为 155
第三条 干母之蛊不可贞 156
第四条 顺为事亲之本 156
第五条 正伦理,笃恩义,家人之道也 156
第六条 家道以刚为善 157
第七条 治家当先严其身 157
第八条 幽贞乃妇道之常 157
第九条 择妇不可轻忽 158
第十条 人无父母,生日当倍悲痛 158
第十一条 尽性至命必本于孝弟 159
第十二条 兄弟之子犹子也 159
第十三条 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161
第十四条 事亲宜知医 162
第十五条 勿陷人于恶 162
第十六条 用二子乳食三子 163
第十七条 《程子父母行状》 163
第十八条 事亲、奉祭当亲为 165
第十九条 悦亲之道 165
第二十条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165
第二十一条 诚敬要从至亲、至近始 166
第二十二条 治婢仆宜慎始 166
卷七 出处进退辞受之义 168
第一条 在下切忌求上 169
第二条 待时而动;时未至,志尤不可 169
第三条 亲比之道为元、永、贞 170
第四条 “处”能安履其素,“出”则能有所为 170
第五条 宁身否而道亨,毋身亨而道否 171
第六条 《随》之从正当专一 171
第七条 世俗所贵,君子所贱 171
第八条 高尚其志,非只一道 172
第九条 道虽将废,尚可有为 173
第十条 明夷于飞 173
第十一条 晋初六,“罔孚,裕,无咎” 174
第十二条 合以正道,自无终睽之理 174
第十三条 处困宜知命之当然,行吾义而已 175
第十四条 寒士之妻、弱国之臣不可择势而从 175
第十五条 《井》九三有违用行舍藏之道 175
第十六条 《革》六二为处革之至善者 176
第十七条 人有才业尤当慎所趋向 176
第十八条 处高位,有拯而无随 177
第十九条 君子思不出其位 177
第二十条 敦厚于终乃止道之至善 177
第二十一条 孚信之道,贵审于初 178
第二十二条 常人以命处义;贤者惟知义,命在义中 178
第二十三条 遇事不可“无义无命” 179
第二十四条 去利心,方可入于尧舜之道 179
第二十五条 见得实理则须臾不肯安于所不安 180
第二十六条 舜、跖之分只在义、利之间 181
第二十七条 所存正,别善恶,识廉耻 182
第二十八条 释氏本于利心,便不是 182
第二十九条 邢七只因不能胜利欲之心,便极狼狈 182
第三十条 婢且不可试,况为人师? 183
第三十一条 伊川在讲筵,不曾请俸,又不为妻求封 183
第三十二条 士不可求人举用 184
第三十三条 习举业忌求必得之道 184
第三十四条 得不得为有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185
第三十五条 习举业并不妨害为学,只患夺志 186
第三十六条 公卿子孙不知求仕非义 186
第三十七条 无所求于人,则能忘人之势 187
第三十八条 诚知义理之乐于利欲,则能安于贫贱 187
第三十九条 勿畏人非笑,惟义所在 187
卷八 治国平天下之道 189
第一条 以四卦,论“治天下观于家,治家观身” 190
第二条 王、霸不同,在审其初而已 191
第三条 平治之本在立志、责任与求贤,而以君志之立为先 191
第四条 显比之道,但问尽其在我,切忌求人己 192
第五条 庶士公卿,农工商贾,宜令各安本分 193
第六条 包含荒秽,奋发改革,宽严并用 194
第七条 君子当极其庄敬,为天下之表仪 195
第八条 《噬嗑》乃去其间隔而合之 195
第九条 法豮豕之义,不尚威刑,勤修政教 196
第十条 解初宜宽简,而继以“来复” 197
第十一条 有物有则,使万物各止于其所 198
第十二条 悦民之道,乃上顺天理,下应人心 198
第十三条 唯圣人为能通其变于未穷 199
第十四条 爱惜民力,为政之本 199
第十五条 治道与治法 200
第十六条 先王以“道”治天下,后世只是以“法”把持天下 200
第十七条 为政不可有私心,一心可以兴邦,也可丧邦 201
第十八条 治道:从本言,正君心;从事言,须变则变 202
第十九条 唐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故有五代之乱 202
第二十条 教化百姓,养其善心,导之敬让 203
第二十一条 徒法不能自行 203
第二十二条 治乱系乎君心正、不正耳 204
第二十三条 人君能“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则法行 204
第二十四条 郑声佞人,荡心败德,宜放远之 205
第二十五条 道学与政术本为一事,务使吾君爱天下之人如赤子 205
卷九 制度 207
第一条 天下治平则乐声淡而和,礼法不修则伤而淫 208
第二条 得贤才、正风俗之法 209
第三条 能尽圣王之法则大治 210
第四条 经筵官一身应兼师、傅、保之责 211
第五条 《三学看详文》 212
第六条 明道为晋城令时,所立制度 213
第七条 “王假有庙”,萃道之至也 214
第八条 今之防秋与古无异 214
第九条 至日闭关,顺应天时 215
第十条 韩信分、数明 215
第十一条 周亚夫治军也未尽善 215
第十二条 使人不忘本,须明谱系,立宗子法 216
第十三条 立庙院,置祖业,合人心 216
第十四条 族人须月为一会,吉凶嫁娶常相往来 217
第十五条 祭礼大要 217
第十六条 选择坟地当以土色光泽、草木茂盛为宜 218
第十七条 治丧不用浮图 219
第十八条 立宗子法,则有尊卑上下,且合于天理 219
第十九条 邢和叔推崇明道为通儒全才 220
第二十条 介甫言:律是八分书 220
第二十一条 志士仁人要留意兵谋师律 221
第二十二条 肉辟可代死刑 221
第二十三条 横渠力主回复井田制 221
第二十四条 横渠为政以敦本善俗为先 222
第二十五条 古礼“异宫而同财”,今仍可行 223
第二十六条 井田方能均平 223
第二十七条 井田与封建 224
卷十 君子处事之方 225
第一条 内积至诚,可以感人 226
第二条 劝君当以爱民为先 226
第三条 明道为政,及民之事,尽诚为之,法不得拘 227
第四条 居官当存心于爱物 227
第五条 “作事谋始”可绝讼端 228
第六条 《师》九二威和并用 228
第七条 周公由其位而能为者,皆所当为 228
第八条 《大有》九三公以奉上 229
第九条 《随》初九,出门而交,则有功 229
第十条 《随》以得中为善 230
第十一条 进谏有术,纳约自牖,施教亦然 230
第十二条 浚恒之凶在于知常而不知变 231
第十三条 系遁,怀小人、女子之道也 232
第十四条 君子以同而异,要能“大同”,也能“独异” 232
第十五条 《睽》初九“见恶人,无咎” 233
第十六条 《睽》九二“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233
第十七条 《损》九二不自损其刚贞,则能益其上 234
第十八条 《益》初九“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234
第十九条 唯革“悔亡”,所以重改作也 234
第二十条 《渐》九三“利御寇”,君子自守以正,亦止小人之恶 235
第二十一条 《旅》初六自取灾咎 235
第二十二条 《旅》九三过刚自高 235
第二十三条 引兑,未光也 235
第二十四条 议狱缓死,务尽其忠 236
第二十五条 小有过越而顺乎宜,大吉 236
第二十六条 正己则不犯小人 237
第二十七条 周公夔夔荡荡,处危疑之地,而不失其圣 237
第二十八条 察民情,求贤才 237
第二十九条 学之是非,果能明辨,不益于人,必益于我 237
第三十条 天祺德量不凡 238
第三十一条 当言则言,岂会嗫嚅 238
第三十二条 须先有所知,方能就事上学 238
第三十三条 处人事,勿急迫 239
第三十四条 安定门人善为政 239
第三十五条 责善之道,要使诚有余而言不足 239
第三十六条 任职要敬业 240
第三十七条 为尊者讳 240
第三十八条 小事也要敬谨 240
第三十九条 德重于才 241
第四十条 与人言,气忿则招怫 241
第四十一条 论治当于法度内处得其当 241
第四十二条 监司与州、县相处之道 242
第四十三条 不可有厌事之心 242
第四十四条 从容就义,难 242
第四十五条 可责以“尽礼”,不可责以“加礼” 243
第四十六条 簿待令,犹子弟之事父兄 243
第四十七条 量随识长,惟知道者,量自宏大 243
第四十八条 才有意于为公,便是私心 245
第四十九条 忌擅荐人才 245
第五十条 韩持国服义最不可得 246
第五十一条 台、省与外司尊卑有别 246
第五十二条 学者要通世务 247
第五十三条 思虑当在事外 247
第五十四条 责人宜缓 247
第五十五条 守、令甚有可为 248
第五十六条 视民如伤 248
第五十七条 多取前辈长处 248
第五十八条 明道平气说理,荆公愧屈 248
第五十九条 临民、御吏之道 249
第六十条 尝使于人,易于使人 249
第六十一条 习坎,维心亨,行有尚 250
第六十二条 不明义理,乃有惰与羞缩之病 250
第六十三条 《姤》初六“羸豕孚蹢躅” 250
第六十四条 教小童有四益 251
卷十一 教学之道 252
第一条 刚与柔,皆有善、有恶,唯中为和 253
第二条 教当以豫为先 253
第三条 《观》上九宜自慎省 254
第四条 圣人之教常俯而就之 254
第五条 善书者难知道 255
第六条 胡安定置“治道斋”,门人多能办实事 255
第七条 立言要涵蓄意思 256
第八条 寓教于乐 256
第九条 子厚以礼教人,使先有所据守 256
第十条 教忌躐等 257
第十一条 舞、射见人诚 257
第十二条 示不欺以为身教 257
第十三条 教人有序,先传小、近,后教大、远 258
第十四条 “说书”转使人薄 258
第十五条 古时学者不趋利,便自成德 258
第十六条 古时有《诗》、礼、乐之教,成材也易 259
第十七条 教必待愤悱而后发 260
第十八条 明礼才能倡人、弘道、成教 260
第十九条 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施教之妄 261
第二十条 教小儿,敬为先 261
第二十一条 交游之间,议论所争者小,格心所补者大 262
卷十二 改过及人心疵病 263
第一条 要喜闻己过如仲由 264
第二条 积德则福禄自至 264
第三条 《豫》六二中正自守,见几而作 265
第四条 豫为致危亡之道 265
第五条 必戒于方盛之时 265
第六条 《复》六三虽屡“失”,犹能频“复”,故“厉无咎” 266
第七条 睽极、刚极、明极,《睽》上九乃自睽孤也 266
第八条 《解》六三小人窃盛位,终可吝也 267
第九条 《益》上九“莫益之,或击之” 267
第十条 《艮》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 268
第十一条 以说而动则失正 268
第十二条 徇情肆欲则凶而无所利 269
第十三条 说之惑人,如巧言令色 269
第十四条 鲧不能舍己从人、尽天下之议,故功败垂成 269
第十五条 微生高不直 270
第十六条 无欲则刚 270
第十七条 人之过也,各于其类 270
第十八条 勿以学问骄人 271
第十九条 勿“逆诈、亿不信” 271
第二十条 外物是末,身心是本 271
第二十一条 庄子言: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271
第二十二条 机心不可有 272
第二十三条 疑与周罗皆病 272
第二十四条 勿枉尺直寻 272
第二十五条 小人、小丈夫,只是心量小 273
第二十六条 用私意为公事,仍是私 273
第二十七条 做官夺人志 273
第二十八条 骄、吝乃气之过与不及 274
第二十九条 未知道、未知学者如醉人 274
第三十条 邢七误仿三省之说为“一日三点检” 274
第三十一条 学者舍礼义则与下民一致 275
第三十二条 必放郑卫之音 275
第三十三条 乡原不知先立大者 275
卷十三 异端之学 277
第一条 佛老之害,甚于杨墨 278
第二条 师也过,商也不及,其末遂至杨墨 279
第三条 释氏毁人伦、去四大,自外于道 279
第四条 释氏不重下学,无“存心养性”的工夫 280
第五条 释氏之说如郑声佞人、巧言令色 281
第六条 释氏妄图去尽根尘,其实是爱身 282
第七条 夏葛冬裘,饥食渴饮,“节嗜欲,定心气” 282
第八条 佛氏不识阴阳,其形而上与圣人不同 283
第九条 心、迹不可分,从行迹、言论来辨明释氏之说 283
第十条 对道教炼气、仙术的看法 284
第十一条 释与儒虽似而实异 284
第十二条 释氏蔽其用于一身之小,溺其志于虚空之大 285
第十三条 《易》不言有、无 285
第十四条 释氏迷误天下苍生逾五百年 285
卷十四 圣贤气象 288
第一条 以孟子的性之、反之,比较尧、舜等六圣 288
第二条 从五个角度,比较孔、颜、孟三圣 289
第三条 曾子气象极好 290
第四条 传经为难,微思、孟,道几乎息矣 290
第五条 评荀、扬 290
第六条 再评荀、扬 291
第七条 董子度越诸子 291
第八条 比较汉儒毛、董、扬 291
第九条 四评扬雄 292
第十条 孔明取刘璋,于道未尽 292
第十一条 孔明有儒者气象 293
第十二条 孔明庶几礼乐 293
第十三条 文中子多有荀、扬不及处 293
第十四条 韩愈似孟子,乃豪杰之士 294
第十五条 韩愈对圣学深有所见 294
第十六条 茂叔人品如光风霁月,为政精密严恕 295
第十七条 《明道先生行状》 295
第十八条 茂叔不除窗前草 298
第十九条 子厚与人同休戚 298
第二十条 伯淳、子厚,道脉相承 299
第二十一条 明道坐如泥塑人,接人则浑是一团和气 299
第二十二条 如沐春风与程门立雪 299
第二十三条 三十年未见明道忿厉之容 300
第二十四条 《明道先生哀词》 300
第二十五条 《横渠先生行状》 301
第二十六条 二程十四、五便欲学圣人 303
卷一 道体 304
第一条 《太极图说》 305
第二条 诚,无为;几,善恶。性焉安焉为圣,复焉执焉为贤 310
第三条 “未发”为中、寂然不动,“已发”为和、感而遂通 310
第四条 心之体、用 311
第五条 乾为天、为健、为道,又为帝、为鬼神、为神 311
第六条 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 311
第七条 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 312
第八条 鬼神者,造化之迹也 312
第九条 《剥》极则《复》,以见阳与君子之道不可亡也 312
第十条 一阳来复,动之端乃天地生物之心 313
第十一条 仁为公、为善之本 313
第十二条 感、应循环不已 314
第十三条 随时变易乃恒久之道 314
第十四条 自暴、自弃与“小人革面” 314
第十五条 在物为理,处物为义 315
第十六条 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315
第十七条 仁乃正理,礼、乐所由生 315
第十八条 常思人伦有多少不尽分处 316
第十九条 忠、诚贯乎天人之间 316
第二十条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故以手足痿痹为不仁 317
第二十一条 性乃继之者善也,自天命以至于教,勿私意加损焉 318
第二十二条 观天地生物气象 319
第二十三条 万物生意最可观,此元乃善之长,仁也 319
第二十四条 满腔子是恻隐之心 319
第二十五条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320
第二十六条 中为天下之大本、正理,惟敬而无失乃中 320
第二十七条 公则一,私则万殊 320
第二十八条 本、末不可分 321
第二十九条 凡事皆天然有个“中”在,不待人安排 321
第三十条 “中”字最难识 322
第三十一条 无妄即诚,不欺其次 322
第三十二条 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 323
第三十三条 屈伸往来之义,见于鼻息之间 323
第三十四条 天地之间只有个感、应而已 324
第三十五条 将圣贤所言仁处,类聚而观 324
第三十六条 “心”如谷种,生之性为“仁” 324
第三十七条 如何训“仁” 325
第三十八条 性即理也,凡事先善而后恶、先是而后非 325
第三十九条 心本善,既发则谓之情,有善、不善 326
第四十条 才出于气,有善、不善;性则无不善 326
第四十一条 四端不言“信” 327
第四十二条 心,生道也 327
第四十三条 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不息 327
第四十四条 气生万物,循环不已 328
第四十五条 天体物不遗 328
第四十六条 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 328
第四十七条 气之屈伸往来为鬼神 329
第四十八条 惟大人为能尽此性之道 329
第四十九条 一故神,如人之四体皆一物 329
第五十条 心,统性情者也 330
第五十一条 人、物之别,在于气之通、蔽、开、塞 330
附录 331
书近思录后&朱熹 331
题近思录&吕祖谦 331
近思录集解序&叶采 332
近思录集解序&张伯行 332
近思录集注序&茅星来 333
近思录集注后序&茅星来 334
近思录集注序&江永 334
《四库全书总目》《近思录》提要 335
《四库全书》《近思录》书首提要 336
《四库全书总目》《近思录集注》&茅本提要 336
《四库全书》《近思录集注》&茅本书首提要 337
《四库全书总目》《近思录集注》&江本提要 337
《四库全书》《近思录集注》&江本书首提要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