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上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上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释印顺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101081176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大乘佛法的渊源、大乘佛教初期的开展情形、大乘是否佛说,是佛教史上互相关联的、根本而又重要的大问题。本书详尽论述了大乘佛教发展的起源——兴起的背景与动力,大乘佛教初期法门的发展情形,初期大乘经典的集出与持宏,并对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的论点提出有力评破,实为研究初期大乘佛教的巨著。
上一篇:灵峰宗论 下下一篇:周易季解纂疏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 上》目录

第一章 序说 1

第一节 大乘所引起的问题 1

第一项 大乘非佛说论 1

第二项 大乘行者的见解 3

第三项 解答问题的途径 10

第二节 初期大乘经 20

第一项 初期大乘与后期大乘 20

第二项 初期大乘经部类 22

第二章 佛陀遗体·遗物·遗迹之崇敬 37

第一节 佛陀遗体的崇敬 37

第一项 佛涅槃与舍利建塔 37

第二项 舍利·驮都·塔·支提 41

第三项 阿育王大兴塔寺 45

第四项 塔的建筑与供养 50

第五项 佛塔与僧伽的关系 59

第六项 舍利塔引起的问题 66

第二节 佛陀遗物与遗迹的崇敬 74

第一项 遗物的崇敬 74

第二项 遗迹的崇敬与巡礼 78

第三项 供养与法会 81

第三节 佛教的新境界 85

第一项 微妙庄严的佛地 85

第二项 新宗教意识的滋长 89

第三章 本生·譬喻·因缘之流传 95

第一节 与佛菩萨有关的圣典 95

第一项 九(十二)分教的次第成立 95

第二项 本事·本生·譬喻·因缘 99

第三项 传说——印度民族德行的精华 104

第二节 菩萨道的形成 109

第一项 菩萨的意义 109

第二项 菩萨修行的阶位 115

第三项 菩萨行——波罗蜜多 121

第四项 菩萨的身份 125

第五项 平实的与理想的菩萨 128

第三节 佛陀观的开展 131

第一项 三世佛与十方佛 131

第二项 现实佛与理想佛 137

第四章 律制与教内对立之倾向 151

第一节 依法摄僧的律制 151

第一项 僧制的原则与理想 151

第二项 律典的集成与异议 155

第二节 教内对立的倾向 159

第一项 出家与在家 159

第二项 男众与女众 165

第三项 耆年与少壮 169

第四项 阿兰若比丘与(近)聚落比丘 173

第五项 出家布萨与在家布萨 186

第六项 佛法专门化与呗?者 193

第五章 法之施设与发展趋势 201

第一节 法与结集 201

第一项 法与方便施设 201

第二项 法的部类集成 210

第二节 中、长、增一的不同适应 218

第一项 《中阿含经》 218

第二项 《长阿含经》 224

第三项 《增一阿含经》 235

第三节 信心与戒行的施设 246

第一项 戒学的三阶段 246

第二项 信在佛法中的意义 259

第六章 部派分化与大乘 269

第一节 部派分化的过程 269

第一项 部派分化的前奏 269

第二项 部派分裂的谱系 282

第三项 部派本末分立的推定 290

第二节 部派佛教与大乘 301

第一项 部派异义集 301

第二项 部派发展中的大乘倾向 304

第三项 声闻身而菩萨心的大德 314

第三节 部派间的交往 323

第一项 律藏所说的别部与异住 323

第二项 部派间共住的原理与事实 329

第七章 边地佛教之发展 339

第一节 佛教的向外发展 339

第一项 佛教中国与边地 339

第二项 阿育王与佛教的隆盛 344

第二节 政局动乱中的佛教 356

第一项 政局的动乱 356

第二项 边地佛教在政局动乱中成长 363

第三节 塞迦族与佛教 373

第一项 北印度的塞迦族 373

第二项 罽宾(塞族)与北方大乘佛教 383

第八章 宗教意识之新适应 395

第一节 佛菩萨的仰信 395

第一项 十方佛菩萨的出现 395

第二项 文殊师利·普贤·毗卢遮那 397

第三项 阿閦·阿弥陀·大目 405

第四项 观世音 413

第二节 净土的仰信 420

第一项 未来弥勒净土 420

第二项 地上与天国的乐土 423

第三节 神秘力护持的仰信 431

第一项 音声的神秘力 431

第二项 契经的神秘化 444

第三项 神力加护 451

第九章 大乘经之序曲 457

第一节 部派佛教所传 457

第一项 本生·甚希有法·譬喻·因缘·方广 457

第二项 三藏以外的部派圣典 462

第三项 声闻藏·辟支佛藏·菩萨藏 468

第二节 大乘佛教所传 474

第一项 原始大乘与最古大乘 474

第二项 《六度集》——重慈悲 479

第三项 《道智大经》——重智慧 482

第四项 《三品经》——重仰信 488

第五项 《佛本起经》 495

第六项 菩萨藏经与佛诸品 502

第十章 般若波罗蜜法门 505

第一节 《般若经》的部类 505

第一项 《般若经》部类的次第集成 505

第二项 现存的般若部类 512

第二节 原始般若 530

第一项 原始般若的论定 530

第二项 原始的般若法门 536

第三节 下品般若 547

第一项 般若的传宏 547

第二项 般若的次第深入 553

第三项 下品的增补部分 571

第四节 中品般若 577

第五节 上品般若 591

第六节 般若法义略论 602

第一项 菩萨行位 602

第二项 空性 610

第三项 法性·陀罗尼·佛 633

第七节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642

第十一章 净土与念佛法门 647

第一节 东西二大净土 647

第一项 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647

第二项 阿閦佛妙喜净土 660

第三项 东西净土的对比观察 669

第四项 法门传出的时代与地区 680

第二节 净土思想的开展 687

第一项 净土与誓愿 687

第二项 大乘经所见的二大净土 706

第三节 念佛法门 715

第一项 念佛见佛的般舟三昧 715

第二项 念佛法门的发展 728

第十二章 文殊师利法门 745

第一节 有关文殊菩萨的教典 745

第一项 文殊教典略述 745

第二项 论集出的先后 785

第二节 文殊法门的特色 792

第一项 文殊及其学风 7

第二项 佛·菩萨方便行 807

第三项 法界 821

第四项 诸法是菩提 828

第五项 弹偏斥小 838

第六项 女菩萨·四平等 847

第十三章 华严法门 853

第一节 《华严经》的部类与集成 853

第一项 汉译的《华严经》部类 853

第二项 《华严经》的编集 862

第二节 毗卢遮那佛与华藏庄严世界海 876

第三节 菩萨本业 886

第一项 在家与出家菩萨 886

第二项 塔寺与塔寺比丘 900

第四节 菩萨行位 914

第一项 十住与十地 914

第二项 华严十地 927

第三项 十地说的发展 937

第五节 善财南参 945

第一项 善财与福城 945

第二项 善财参访的善知识 953

第六节 普贤行愿 964

第十四章 其他法门 979

第一节 鬼国与龙宫 979

第二节 宝积与法华 990

第一项 不著空见、兼通声闻的宝积 990

第二项 开权显实、开迹显本的法华 999

第三节 戒·定·慧 1012

第一项 大乘戒学 1012

第二项 大乘定学 1030

第三项 大乘慧学 1044

第十五章 初期大乘经之集出与持宏 1069

第一节 从大乘经自身去探求 1069

第二节 初期大乘的持宏者 1072

第一项 出家菩萨与在家菩萨 1072

第二项 阿兰若菩萨与塔寺菩萨 1093

第三节 初期大乘的集出者 1106

第一项 大法的传出与声闻教团 1106

第二项 法门传出的实况 1116

第四节 大乘是佛说 1125

索引 11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