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邓小平理论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建武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35533752
  • 页数:350 页
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概论》目录

导 论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与科学涵义 2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及其标志 9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 12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与历史地位 16

一、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6

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23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25

一、“三个代表”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产物 25

二、“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30

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32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 36

第一节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36

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表述 36

二、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39

三、实事求是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43

第二节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45

一、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45

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和精髓 48

三、实事求是是我们的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法宝 52

第三节 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55

一、解放思想是至关重要的 55

二、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57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任务的理论 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60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首要的根本问题 60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65

三、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特点和意义 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74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74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76

第三节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79

一、“三个有利于”是一个内容完整的科学标准,必须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 79

二、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重大意义 83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85

第一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8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义 8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89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91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9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及主要内容 96

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核心 99

三、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0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0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 10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纲领 10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 110

第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 114

第一节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14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依据 114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116

三、“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和意义 120

第二节 加快发展,讲求效益,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22

一、要加快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122

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速度和效益的统一 124

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127

第三节 对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28

一、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意义和原则 128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和重点 131

第四节 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134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 134

二、正确处理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关系,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37

第五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41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41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8

第五章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 152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52

一、改革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152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55

第二节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57

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57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60

第三节 正确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63

一、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163

二、改革是动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164

三、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也干不成 165

第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 168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68

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必然要求 168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70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和部署 173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173

二、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和战略格局 175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与分配制度的理论 17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78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78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 18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18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90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90

二、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93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95

一、社会保障的涵义和功能 195

二、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96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200

第一节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200

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性 20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意义 202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和基本特征 205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207

一、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207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208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方针和主要途径 210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12

一、市场体系的基本特点 212

二、培育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13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215

一、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客观必然性 215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任务及政策手段 216

三、转变宏观调控方式和政府经济职能 218

第九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的理论 220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20

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的民主政治 220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23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逐步推进的历史过程 225

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227

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 228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30

一、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230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234

三、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36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8

第三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240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40

二、依法治国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43

三、依法治国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246

四、依法治国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48

第十章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25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52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5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保证 254

三、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2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 260

一、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60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62

三、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64

四、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26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原则 268

一、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68

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271

三、精神文明必须坚持重在建设 273

第十一章“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的理论 276

第一节“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76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对港澳台问题的基本立场 276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279

第二节“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和依据 282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 282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依据 284

第三节“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和意义 286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286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89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外交的理论 296

第一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 296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96

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98

三、建立和发展同世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300

四、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03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05

一、坚决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与安全 305

二、以国家利益为观察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307

三、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09

第三节 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与我国和平外交理论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312

一、苏联、东欧剧变与我国的外交对策 312

二、邓小平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315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321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21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321

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23

第二节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 327

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27

二、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必须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329

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334

第三节 依靠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37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337

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341

三、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344

后记 3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