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  第2种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895-1914  第2辑  下
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  第2种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895-1914  第2辑  下

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 第2种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895-1914 第2辑 下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3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严中平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30470829
  • 页数:1330 页
图书介绍:一、学术价值高,是常销书。《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共8种,26册,主要在五六十年代由科学出版社、三联书店和中华书局出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代表性作品,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必备工具书。这套近代经济史资料在所有近代史资料中最为系统,完整,份量也最大。其编者都是当时的权威学者、教授和资深编辑,其学术水准可见一斑。二、绝版多年,有潜在的需求。《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在国内外经济学界、经济史学界,以及历史学界均有极大的影响,引用率较高。近年来历史学界经济史学界要求重版此丛书的呼声极高。当年这套丛刊散出在科学出版社、三联书店、中华书局、上海人民、社科文献等出版社(版本情况详如下表),研究者集齐这套资料实属不易(特别是由于有些书的断版,例如工业史料、农业史料、对外贸易史料、外债史统计资料都没有重版过)。所以这套书的购买力市场是比较突出的。
《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 第2种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1895-1914 第2辑 下》目录

第三章 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649

第一节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趋势 649

一.总的趋势 649

(一)压年设立的厂矿资本额及其指数1895—1913年 649

(二)压年设立的厂矿趋势图1895—1913年 650

(三)压年入口机器及其在入口总值中的百分比1895—1913年 651

(四)历年入口机器趋势图1895—1913年 653

二.各地区的发展趋势 654

(一)上海、广州、武汉、杭州、无锡、天津等城市历年设立的厂矿及资本统计1895—1913年 654

(二)上海、武汉、无锡、南通四大城市华商纱厂纱锭在全国的比重1895—1913年 655

(三)上海华商纱厂、丝厂、卷烟厂、麦粉厂家数及设备统计1895—1913年 656

三.各工业部门的发展趋势 657

(一)历年设立矿冶、金属加工、水电、纺织、食品及其他工业的资本统计1895—1913年 657

(二)中国与各国纱锭数的比较1913年 658

四.生产技术的改进情况 658

(一)机器生产和手工生产的对比 658

1.机器生产的优势 658

(1)榨油、碾米业示例 658

(2)采矿业示例 665

2.手工生产的优势和生产技术的落后 668

(1)采矿业示例 668

(2)其他各业示例 671

(二)机器生产的改进示例 672

(三)劳动的生产率示例 677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及其早衰 679

一.甲午战争前后新式工业的盈利与各地设立工厂的情况 679

(一)甲午战争前后新式工业的盈利 679

(二)甲午战争以后各地设立工厂的情况 682

二.中国工业发展的主流——纺织工业的发展及早衰 684

(一)纺织工业的兴起和进一步的发展 684

1.棉纺织工业 684

2.缫丝工业 692

3.其他纺织工业 696

(二)外国压力下纺织工业的早衰 698

三.其他工业的发轫与发展 705

(一)面粉工业的初度兴盛 705

1.天津 705

2.上海 705

3.广州 706

4.芜湖 707

5.无锡 707

6.杭州 709

7.宁波 710

(二)通商港埠公用事业的创办 710

1.广州 710

2.厦门 711

3.福州 711

4.汉口 711

5.芜湖 711

6.北京 712

(三)火柴等工业的初步发展 712

1.各地创办的火柴厂 712

2.其他各种工厂 714

(四)矿冶工业中私人投资的试探 715

1.湖北炭山湾煤矿 715

2.吉林西沙河子煤矿 717

3.安徽芜湖晋康公司煤矿 718

4.安徽贵池礼和公司煤矿 718

5.福建政和南太武山煤、铅等矿 718

6.福建梨山煤矿 723

7.四川金矿及煤矿 723

8.浙江寿昌煤矿 724

9.广东北海煤矿 724

10.湖南湘裕、大成炼锑厂 724

11.湖南醴陵锑矿 726

第三节 收回利权运动中的民族工业(上) 726

一.本期工业发展的概况 726

(一)各地各工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726

1.1905—1908年的工业发展概况 726

2.1907年全国工业概况 731

3.1905年汉口工业概况 731

(二)日俄战争、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与本期的工业 732

1.日俄战争与本期的工业 732

2.抵制美货运动与本期的工业 732

3.收回利权运动与本期的工业 737

(1)概况 737

(2)厂矿创办章程所反映的收回利权运动 738

二.收回利权运动中矿冶工业的短期发展 742

(一)各地收回矿权的经过 742

1.山西福公司矿区的收回 742

2.河南人民对福公司开矿的反对 746

3.安徽铜官山矿区的收回 748

4.四川江北厅矿区的收回 753

5.山东中兴煤矿的收回 756

6.山东茅山等五处矿产的收回 757

7.云南七府矿区的收回 758

8.吉拉林河砂金矿的收回 759

附录 已收回各主要矿场资本及赎款统计 761

(二)人民在收回利权运动中主张自办矿业的建议 762

(三)收回利权运动中创办和筹办的矿冶工业 764

1.保晋矿务公司 764

2.中兴煤矿公司 768

3.滦州煤矿公司 770

(1)滦州煤矿创办经过 770

(2)滦州煤矿所享受的特权 775

4.铜官山煤矿 779

5.其他小矿厂 782

第四节 收回利权运动中的民族工业(下) 793

一.纺织工业初步发展中的第二个高潮 793

(一)纺纱工业在各地的继续扩展 793

(二)织布工业的迅速增长 798

(三)毛织工业的兴盛 799

(四)缫丝及其他纺织工业的陆续创办 801

二.其他各工业部门的继续发展 803

(一)面粉工业 803

(二)榨油工业 808

(三)烟草工业 810

(四)皂烛工业 811

(五)火柴工业 812

(六)造纸工业 813

(七)玻璃、砖瓦、陶磁工业 815

(八)水电工业 821

(九)机器工业 827

(一○)杂项工业 830

第五节 辛亥革命前后的民族工业 832

一.辛亥革命前各业的萧条 832

(一)概况 832

(二)纺织工业 838

(三)其他工业 841

1.造纸工业 841

2.榨油工业 844

3.火柴工业 845

4.皂烛工业 845

5.制蛋工业 846

6.罐头工业 846

7.玻璃工业 846

8.钢铁机器工业 847

二.辛亥革命后工业的复苏 847

(一)概况 847

(二)纺织工业 850

(三)面粉工业 853

(四)矿冶工业 855

(五)其他工业 857

1.电灯厂 857

2.造纸厂 858

3.制革厂 858

4.碾米厂 859

5.火柴厂 859

6.纸烟等厂 859

(六)反映兴办工业要求的各种实业团体的设立 860

1.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 860

2.工业建设会 861

3.中华实业团 862

4.民生团 863

5.经济协会 864

6.西北实业协会 865

7.安徽实业协会 865

8.苏州实业协会 865

9.镇江实业协会 866

10.黑龙江省实业总会 866

11.同仁民生实业会 867

附录 869

一.历年设立的厂矿名录1895—1913年 869

二.压年设立的机器工厂名录1895—1913年 920

第四章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时期的工业资本和产品市场 921

第一节 民族工业创办人的出身和资本来源 921

一.厂矿创办人的出身及其企业的资本关系 921

(一)煤矿 921

(二)纱厂 924

(三)其他主要厂矿 925

二.各种出身的工业投资者示例 925

(一)官僚和“士绅” 925

1.陆润庠 926

2.孙家鼐、孙多森父子 927

3.陈璧 928

4.庞元济 928

5.严信厚、严子均父子 929

6.杨宗濂、杨宗瀚兄弟 930

7.周学熙 831

8.张詧、张謇兄弟 934

9.许鼎霖 939

10.沈云沛 939

11.王丹揆 943

12.朱畴 943

13.盛炳纪 943

14.王劭廉 944

15.薛南溟、薛寿萱父子 944

16.盛昌颐 945

17.袁树勋 946

18.孙亦郊 947

(二)商人 947

1.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948

2.周廷弼 952

3.渠本翘与乔雨亭 952

4.黄佐卿 953

5.叶澄衷 954

6.曾铸 956

7.宋炜臣 956

8.顾馨一 958

(三)买办 958

1.祝大椿 958

2.席立功 960

3.朱志尧 960

4.刘人祥 961

5.刘义方 963

6.邓纪常 963

7.劳敬修 963

8.叶明斋 964

9.荣瑞馨 964

10.陈可良 964

11.王一亭 965

12.朱葆三 965

13.徐润、徐叔平父子 966

14.郑官应 968

15.吴懋鼎 970

16.唐茂枝、唐杰臣父子 971

17.唐廷枢、唐玉田父子 972

18.吴少卿 974

19.黄兰生 975

20.张子标 976

21.买办手中的货币资本积累 977

附录 买办投资的厂矿统计1895—1913年 979

(四)学徒、工人 982

1.鲍咸昌 982

2.夏粹芳 982

三.华侨商人——本期民族工业创办人的一个组成部分 982

(一)矿业中的投资者 983

1.胡国廉与区昭仁 984

2.吴梓材 986

3.梁廷芳 987

4.叶恩与刘义任 988

5.陈泰 990

6.梁显诚与梁芳雄 990

7.其他 991

(二)张振勋和他的事业 993

1.张振勋的事业简述 993

2.张裕酿酒公司 998

3.其他事业 1001

(三)简照南、简玉阶兄弟的事业 1003

(四)其他在国内创办工业的华侨商人 1005

1.陈日翔与林略存 1005

2.郭祯祥 1005

3.伍英勋 1006

4.林焕章 1007

5.梁炳农 1007

6.张煜南 1007

7.陈绍康 1009

8.其他 1009

第二节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时期的资本问题 1011

一.工业投资的障碍和困难 1011

(一)维持工业投资的“官利”制度 1011

1.“官利”制度概述 1011

2.各工厂所付之官利示例 1013

(二)高利贷与工业投资 1015

1.高利贷市场的利率水平 1015

2.各省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与工业资本的比较 1017

3.息借官款的高利贷性质 1018

(三)土地投资与工业投资 1019

1.聂缉椝的土地投资兴工业投资 1019

2.杨宗濂、杨宗瀚家族的土地投资与工业投资 1020

3.周学熙家族的土地投资 1021

4.张之洞的土地投资 1022

5.盛宣怀的土地投资 1022

6.薛南溟的土地投资 1023

7.叶澄衷的土地投资 1023

(四)大生纱厂的创设经过——工业投资的困难的一个典型 1024

1.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经过 1024

2.张謇筹措大生纱厂资金的经过 1029

(五)工业资本贫乏的各种表现 1032

1.不提折旧准备 1032

2.不能使用新技术 1033

3.发彩票 1033

4.银行透支与抵押借款 1035

5.其他各种情况 1037

6.压年设立的厂矿资本分组统计1895—1913年 1041

7.历年设立的厂矿的平均资本额1895—1913年 1042

二.民族工业在资金上对对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依存关系 1043

(一)对封建主义的依存关系 1043

1.商办工厂资本与封建官僚的各种关系示例1896—1909年 1043

2.各厂矿示例 1044

(二)对帝国主义的依存关系 1050

1.华厂在资金上所表现的对外国的依赖 1050

2.本国资本假借外资名义或投向外国工厂 1064

三.工业资本在一定程度以内的积累与集中 1069

(一)工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一个典型——张謇的企业示例 1069

1.张謇创办和参加投资的企业及资本统计1899—1911年 1069

2.张謇的企业概述及其资本积累情况 1070

(二)工业资本积累与集中的其他事例 1078

1.周学熙的启新洋灰公司等企业 1078

2.上海五洲大药房 1088

3.上海大同制蛋公司 1089

4.南京肥皂厂的联合 1090

5.重庆等地火柴厂的联合 1090

附录 祝大椿等十三人创办或参加投资的企业资本统计1913年为止 1091

第三节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时期的工业产品市场 1096

一、工业产品市场的扩大 1096

(一)国内市场在外国资本主义继续破坏中国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日趋扩大 1096

1.本期国内市场扩大的几个指标 1096

2.国内市场的扩大示例 1097

(1)以西南各省为例 1097

(2)以棉纱、棉布、厂丝、煤炭、陶瓷等商品为例 1100

(二)某些工业产品对国外市场的试探 1110

二、民族工业在国内市场上所反映的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依赖 1111

(一)对封建主义的依赖 1111

1.生产上的专利和“保护” 1111

2.专利制度的逐渐取消 1123

(二)对帝国主义的依赖 1125

1.资产阶级言论中所反映的华商对外商“保护”的要求 1125

2.中国工厂利用外商名义经营、推广销路 1126

3.四川火柴厂联合外厂垄断火柴市场 1129

4.上海纱厂在华洋一体待遇下要求减免税负 1129

三、民族工业在国内市场上所受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1130

(一)封建主义的压迫 1130

1.阻碍工业产品流通的各种税负 1130

(1)矿税 1130

(2)其他各种工业税 1142

(3)重税对市场的限制 1147

2.阻碍工业产品流通的运价 1149

3.阻碍工业产品流通的封建垄断 1152

(二)帝国主义的压迫 1157

1.洋货与外厂制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压力 1157

2.中国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价格上所处的劣势地位 1164

(三)民族工业产品市场的限度 1169

第五章 中国工业工人阶级的状况 1172

第一节 工人阶级的成长和集中 1172

一.本期劳动力的供应状况 1172

(一)本期城市人口的增长 1172

1.广州、汉口等城市人口的增长 1172

2.上海人口历年增长统计1880—1911年 1173

(二)本期工人在国内各城市的流动 1173

1.上海、武汉等地各工厂、矿山工人来源地 1173

2.各厂矿招募工人情况 1175

3.工人在各种企业间的流动 1176

(三)本期华工向国外的移动 1177

1.1895年前后 1177

2.1905年前后 1178

二.本期工人人数和工人集中情况 1180

(一)纺织业和采煤业工人人数1912年 1180

1.纺织业 1180

2.采煤业 1180

(二)上海、汉口等地工人集中情况 1181

1.上海 1181

2.武汉 1181

3.唐山 1182

(三)使用500工人以上的厂矿工人人数统计1900—1910年 1183

附录 使用500工人以上的厂矿明细表1900—1910年 1184

三.中国工业中的女工和童工 1192

(一)上海各业 1192

(二)纺织工业 1194

1.纱厂 1194

2.缫丝厂 1195

3.其他 1196

(三)火柴、造纸等工业 1197

第二节 工人阶级的劳动条件 1198

一.劳动时间和劳动条件 1198

(一)每日劳动时间 1198

1.1895年前后 1198

2.1905年前后 1199

3.1915年前后 1201

(二)每年工作日 1203

(三)工厂劳动强度的增加 1203

二.劳动条件和劳动灾害 1204

(一)工厂的劳动条件 1204

(二)矿山的劳动灾害 1208

(三)工厂的劳动灾害 1212

(四)童工的劳动灾害 1214

(五)各厂矿的所谓劳动保护 1215

三.枷、笞、棍、棒——封建的强迫劳动工具 1216

(一)工厂 1216

(二)矿山 1220

四.中国工人的生产技术与智慧 1222

第三节 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1224

一.工资水平 1224

(一)本期期初、期中、期末的工资水平 1224

1.期初 1224

2.期中 1225

3.期末 1228

(二)工资水平的低下 1231

1.纺织工人 1231

2.矿工 1233

3.机械工人 1233

(三)女工和童工的工资 1234

(四)包工把头对工人工资的尅扣、罚款和变相的尅扣工资 1236

二.工人阶级的贫困 1240

(一)名目工资在生产价值中所占的比例及其下降的趋势 1240

1.上海煤气公司 1240

2.大生纱厂 1241

3.抚顺煤矿 1241

4.华德煤矿 1241

5.江南制造局 1242

6.其他 1242

(二)真实工资的下降 1243

1.提高工资的限度 1243

2.本期物价和工资变动的对比情况 1245

(1)华中各地 1245

(2)华北各地 1248

(3)华南各地 1251

(三)工人生活的缺乏保障 1255

三.悲惨的工人生活 1256

第四节 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1257

一.自发性的经济罢工、其弱点及其所受到的压制 1257

(一)罢工的主要原因——反对尅扣工资和要求提高工资 1257

1.上海 1257

2.其他各地 1263

(二)斗争的主要方式——破坏机器 1263

(三)罢工中所表现的弱点 1265

1.地方帮会色彩对罢工团结的影响 1265

2.罢工中所表现的不团结现象 1269

(四)工人罢工所受到的压制 1269

1.压制工人罢工的反动条例 1269

2.各厂示例 1270

(五)经济罢工斗争中的工人组织及其活动 1271

二.工人阶级罢工斗争中所表现的反帝性 1280

(一)帝国主义在华企业中的工人罢工斗争 1280

(二)其他企业中的反帝罢工斗争 1286

三.工人阶级罢工斗争中所表现的反封建性 1288

(一)官办工厂中工人的罢工和反封建把头剥削的斗争 1288

(二)参加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及其他武装斗争 1292

附录 历年主要的罢工情况表1895—1913年 1299

译名对照表 1302

中、西、日文资料目录 1314

中外年号对照表 132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