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古籍阅读基础
古籍阅读基础

古籍阅读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生亚著
  • 出 版 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30656365
  • 页数:3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古代汉语的真正源头——先秦两汉时期的书面语言入手,以提高阅读能力为目的,对汉字的音、形、义做理论上的梳理。读后,能够解决我们在古籍阅读时所遇到的诸多障碍。
《古籍阅读基础》目录

第一章 文字 1

一、汉字的性质 1

二、汉字的形体 2

(1)甲骨文 3

(2)金文 5

(3)籀文、古文、小篆 5

(4)隶书、楷书 6

三、汉字的构造 8

(1)象形 9

(2)指事 10

(3)会意 11

(4)假借 13

(5)形声 15

(6)转注 18

四、文字和古籍阅读 20

(1)利用文字知识,纠正古籍流传中的讹误 20

(2)利用“六书”知识,准确理解词义 22

(3)利用文字知识,辨析古今字的不同 23

(4)利用文字知识,识别汉字形体的繁简正异 27

〔附录一〕常见古今字表 29

〔附录二〕常见异体字表 29

第二章 古音 32

一、古音和古音学 32

二、上古音简介 37

(1)上古音的声母 37

(2)上古音的韵部 40

(3)上古音的声调 44

三、古音和古籍阅读 47

(1)古音和文字 47

(2)古音和训诂 48

(3)古音和语法 53

(4)古音和文学 54

(5)古书的读音 55

〔附录三〕常见通假字表 63

第三章 词义 65

一、本义求证 65

(1)字形分析法 66

(2)文献印证法 68

二、词义引申的程序和方式 69

(1)词义的引申程序 69

(2)词义的引申方式 71

三、同义词辨析 73

(1)注意词义的历史演变不同 74

(2)注意词义的使用范围不同 75

(3)注意词义的使用对象不同 76

(4)注意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 76

(5)注意词义的表达方式不同 77

(6)注意词义的使用条件不同 77

(7)注意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 78

(8)注意词义的语法特点不同 79

四、词义的孳乳和探源 80

五、两种特殊的词义现象 84

(1)正反同词 84

(2)复词偏义 87

六、怎样解词 88

(1)要注意词和词组的区别 88

(2)要注意词义的历史变化 89

(3)要注意古今典制的不同 89

(4)要注意篇章的内在联系 90

(5)要注意上下文意的理解 91

(6)要注意语言的结构分析 91

(7)要注意词义的通假关系 92

〔附录四〕同义词选释(计33组,91个词) 93

第四章 语法 125

一、怎样掌握古代虚词 125

(1)要注意虚词的掌握标准 125

(2)要注意掌握虚词的特点 126

(3)要注意虚词的掌握方法 127

二、几组常用的虚词 129

(1)之、其 129

(2)者、所 134

(3)或、莫 135

(4)不、弗、毋、勿、无 137

(5)于、於 139

(6)而、以 140

(7)乃、则 144

(8)也、矣、焉、耳 146

(9)乎、与(欤)、邪(耶) 148

(10)乎、哉 150

(11)也、矣、乎 150

(12)夫唯 151

(13)是以、是故、故唯 151

(14)以是、以此、用是、用此、是用 152

(15)所以、所为 152

(16)然则、然而、然且 153

(17)于是 153

(18)若夫、若乃、且夫 154

(19)虽然 154

(20)不唯、非独 155

(21)抑亦 155

(22)然后、而后 155

(23)方今、乃今 156

(24)方且、方将 156

(25)无乃、得无 157

(26)相与 157

(27)孰与、孰若 158

(28)有以、无以 158

三、词的兼类和词类活用 159

四、动词和宾语的关系 162

五、宾语的位置 163

六、被动意义的表达 165

七、主语的有无 166

八、省略句 167

九、长句和短句 168

(1)长句 168

(2)短句 169

十、语法和句读 170

第五章 表达 172

一、阅读和表达 172

二、古代的文体 173

三、文体和表达 175

(1)论辩文的表达 175

(2)序跋文的表达 179

(3)奏议文的表达 180

(4)书说文的表达 183

(5)传状文的表达 185

(6)杂记文的表达 188

(7)辞赋文的表达 189

(8)骈体文的表达 193

(9)诗歌的表达 196

第六章 古注 202

一、古注的产生 202

二、古注的体例 204

(1)古注的种类 204

(2)古注的术语 208

(3)古注的编排 212

三、古注的发展 214

(1)汉代的古注 215

(2)魏晋南北朝的古注 217

(3)唐代的古注 218

(4)宋代的古注 220

(5)清代的古注 221

四、古注的局限 222

第七章 校读 224

一、古籍的流传 224

二、古籍讹误分析 228

(1)衍 229

(2)脱 229

(3)讹 230

(4)倒 231

三、古籍校读方法 232

(1)对校法 232

(2)他校法 233

(3)本校法 235

第八章 典制 236

一、宗法 236

(1)宗法和分封 236

(2)宗法和继承 237

(3)宗法和姓氏 239

(4)宗法和官制 241

二、官制 242

(1)两周时期的官制 242

(2)秦汉时期的官制 245

三、礼制 255

(1)冠礼 255

(2)婚礼 257

(3)丧礼 261

四、刑法 265

(1)礼与法 265

(2)古代的法律形式 267

(3)古代的刑罚 270

第九章 目录 278

一、古代目录研究概述 278

二、目录的使用 286

三、《四库提要》和《书目答问》 291

第十章 工具书 299

一、《说文》和《说文解字注》 299

(1)许慎和《说文》 299

(2)《说文》的编排体例 301

(3)《说文》的说解体例 304

(4)《说文解字注》 313

二、《尔雅》和《尔雅义疏》 324

(1)《尔雅》的成书 324

(2)《尔雅》的内容 326

(3)《尔雅》的体例 329

(4)《尔雅义疏》 333

三、《广雅》和《广雅疏证》 337

(1)《广雅》的成书 337

(2)《广雅》和《尔雅》 338

(3)《广雅疏证》 340

四、《经典释文》 347

(1)《经典释文》的成书 347

(2)《经典释文》的内容 350

(3)《经典释文》的体例 356

〔附录五〕《上古音手册》 363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365

五、《经籍籑诂》 366

(1)《经籍籑诂》的成书 366

(2)《经籍籑诂》的体例 367

六、《经传释词》 373

(1)《经传释词》的成书 373

(2)《经传释词》的体例 375

〔附录六〕《词诠》 376

《古书虚字集释》 377

七、《文献通考》 377

(1)政书和“十通” 377

(2)《文献通考》的成书 378

(3)《文献通考》的体例 378

〔附录七〕《历代职官表》 380

八、历表 381

(1)《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381

(2)《春秋朔闰表》 382

(3)《二十史朔闰表》 384

九、索引 387

(1)《十三经索引》 387

(2)《十通索引》 388

后记 390

再版后记 3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