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邓小平理论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欣根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224030643
  • 页数:375 页
图书介绍:陕西省高等院校统编教材。本书注重联系时代发展与实际,深入论述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等理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目录

导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2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8

三、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1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体系和特征 14

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4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7

三、邓小平理论的本质特征 21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3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3

二、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旗帜 29

三、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 31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5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6

一、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36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40

三、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44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49

第二节 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2

一、突破社会主义单一模式的束缚 52

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54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60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 60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涵义 64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 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70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70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 75

三、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79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8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8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8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 8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9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9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97

三、坚持基本路线—百年不动摇 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0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内容 10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意义 104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战略 108

第一节 “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109

一、现代化道路的艰难探索 109

二、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112

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特点 114

第二节 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16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116

二、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21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124

第三节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28

一、邓小平的科教兴国理论 128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33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34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38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139

一、改革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139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与完善 143

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45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49

一、对外开放的进程与格局 149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157

三、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 162

第三节 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 164

一、“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 164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依据 167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69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与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17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74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174

二、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17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1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187

一、完善按劳分配及其实现形式 18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189

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19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 197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和功能 197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200

三、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 202

第七章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07

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07

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20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和框架 213

第二节 培育市场主体,规范企业制度 216

一、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 216

二、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 218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221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24

一、市场体系及其构成 224

二、培育和发展我国市场体系的主要途径 228

第四节 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232

一、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232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 234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236

第八章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241

第一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242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与特征 242

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44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247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247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1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253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56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法治国家 258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58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目标和任务 261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标准和原则 264

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265

第九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7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271

一、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71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74

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75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278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278

二、思想道德建设 282

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286

第三节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287

一、精神文明要着眼于建设 287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288

三、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90

第十章 中国的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294

第一节 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295

一、时代主题的转换 295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 299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 302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04

一、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304

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08

三、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关系 309

四、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310

五、按四项原则处理好党际关系 313

六、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15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319

第一节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神圣大业 320

一、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320

二、祖国统一是民族振兴的重要条件 322

第二节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322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322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325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332

第三节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336

一、香港问题的和平解决 336

二、澳门问题的和平解决 339

三、统一大业,任重道远 34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346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347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347

二、党的领导是现代化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350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52

第二节 切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356

一、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严峻考验 356

二、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 358

三、党的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 362

第三节 依靠各族人民团结合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64

一、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364

二、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 369

三、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70

后记 37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