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构筑东亚未来  中美制度均势与东亚体系转型
构筑东亚未来  中美制度均势与东亚体系转型

构筑东亚未来 中美制度均势与东亚体系转型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祁怀高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6101599
  • 页数:2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理论上对中国的迅速崛起和美国的霸权在东亚的共存做出解释,引入“制度均势”这一新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制度均势的含义是,国家在经济相互依存加深的背景下通过国际制度对潜在威胁国实施的机制化制衡。在中美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和共同参与大量国际机制的背景下,中美两国都采取了制度均势行为,并在东亚国际关系中形成了一种制度政治。
《构筑东亚未来 中美制度均势与东亚体系转型》目录

导论 1

第一节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一 对美国东亚(亚太)双边同盟体系的研究 2

二 对中国多边外交和东亚多边合作体系的研究 5

三 对东亚两种体系的相互关系和可能走向的研究 8

第二节 既有的理论解释及其不足 12

一 权力转移理论 12

二 权力均势理论 20

三 国际制度理论 24

四 建构主义理论 27

第三节 一种新制度主义理论:“制度均势”理论 30

第四节 本书的基本结构与章节安排 38

第一章 中美制度均势与东亚两种体系的兼容 42

第一节 中国的多边外交与美国的“务实性交往”政策 42

一 冷战结束后中国多边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42

二 美国在东亚的“务实性交往”政策 50

第二节 东亚的制度政治与中美制度均势 58

第三节 多边合作体系与双边同盟体系在东亚的共存 64

第四节 制度嵌套交叠模式:两种体系的兼容 69

一 国际制度的互动与联系 69

二 制度嵌套交叠模式与两种体系兼容 74

第二章 六方会谈机制与美日、美韩同盟的兼容 78

第一节 中国多边外交与六方会谈机制的构建 78

一 朝核危机与六方会谈的建立 78

二 中国多边外交与六方会谈的演进 87

第二节 制度均势与美日、美韩同盟的制度变迁 94

一 制度均势视角下同盟的维持与变迁 95

二 美日同盟关系的强化 97

三 美韩同盟关系的调整 102

第三节 六方会谈机制与美日、美韩同盟的兼容 107

一 东北亚的制度均势与两种安全制度的兼容 108

二 制度的嵌套交叠:六方会谈机制与美日、美韩同盟的兼容 111

第四节 六方会谈机制化与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 116

一 美、日、韩、俄、朝的东北亚多边安全制度构想 116

二 以六方会谈机制化为基础构建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 125

第三章 中美在东盟地区机制中的矛盾与兼容 133

第一节 中国多边外交与东盟地区机制的构建 133

一 中国与东盟地区论坛:安全多边机制的参与、接受与建构 134

二 中国与东盟“10+3”/东亚峰会:制度均势外交的灵活运用 143

第二节 美国的制度均势战略及其对东盟地区机制的影响 147

一 美国与东盟地区论坛:霸权国对多边制度的有限参与 147

二 美国与东亚峰会:排斥式制度均势战略与美国的反应 151

第三节 东盟的制度均势战略与平衡外交 154

一 东盟地区论坛:纳入美国和制衡中国 155

二 东盟“10+3”机制:对美国的排斥式制度均势战略 161

第四节 美国重返东南亚背景下中美制度均势和利益兼容 166

一 美国重返东南亚与制度均势战略 166

二 中美在东南亚的制度均势与利益兼容 171

第四章 未来东亚体系转型的中国外交政策启示 175

第一节 继续实施和完善制度均势战略 175

一 继续实施对美制度均势战略 175

二 完善对东盟的制度反均势战略 180

第二节 逐步完善自己的国际体系观 184

一 国际体系转型的新特点和中国面临的挑战 184

二 从东亚到世界:确立未来20年的中国国际体系观 188

第三节 提出构建东亚多边合作体系领导权的新理念 191

一 东亚多边合作体系领导权的可能模式与选择 191

二 东盟机制下的中美日合作领导模式 197

第四节 全面拓展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共有利益 201

一 理解共有利益 201

二 全面拓展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国的共有利益 204

第五章 中美制度均势战略与东亚体系和平转型 210

第一节 东亚体系和东亚机制的多样性 210

第二节 美国的东亚体系偏好:双边同盟为主和多边机制为辅 216

第三节 中国的东亚体系构想:多边机制与制度的嵌套交叠 221

第四节 构筑东亚未来:中美制度均势战略与东亚体系和平转型 224

附录一 中美在东亚的互动关系大事年表(1990—2010) 230

附录二 人名与专用术语英汉对照表 242

参考文献 251

后记 2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