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江苏经济史 1949-2009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储东涛,刘兴远等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214061287
- 页数:668 页
总论第一章 经济史理论与区域经济史研究 3
第一节 经济史及区域经济史研究概况 3
一 经济史的性质及其研究任务 4
二 区域经济史的界定及其研究价值 7
三 中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史的研究概况 10
第二节 经济史研究中的第一次伟大变革 13
一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经济史的辉煌成就 14
二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创立 16
三 恩格斯对经济史研究的持续性推动 19
第三节 经济史研究中的又一场新“革命” 21
一 经济史研究发生新“革命”的起因 22
二 从研究方法创新走向经济理论创新 23
三 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块基石 25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28
一 区域经济史的研究对象 28
二 区域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34
三 深入研究当代江苏经济史 38
第二章 建国后两个30年江苏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40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30年江苏经济的运行状况 41
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41
二 社会主义经济在曲折中顽强发展 47
三 江苏经济曲折发展的原因分析 49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30年江苏经济的迅猛发展 52
一 30年历程形成三个发展阶段 52
二 30年奋斗出现两次经济转型 54
三 30年发展的一系列标志性成就 56
第三节 江苏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 61
一 江苏经济60年发展积累的基本经验 61
二 江苏经济60年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66
第一篇 经济结构变迁转型第三章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变迁 73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江苏所有制结构的状况 73
一 国营经济为主导的所有制结构的确立 74
二 公有制“一统天下”单一化结构的形成 76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江苏所有制结构的革新 79
一 对“一大二公”所有制结构的反思 79
二 对所有制理论的突破和创新 81
三 江苏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88
第四章 产业结构升级与工业化转型 98
第一节 江苏产业结构60年的深刻变化 99
一 改革开放前江苏产业结构的变化 99
二 改革开放后江苏产业结构的跃升 103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08
一 江苏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主要进展 109
二 江苏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115
三 江苏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兴旺 120
四 江苏整体上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125
第三节 江苏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历史性任务 126
一 江苏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面临的挑战 127
二 江苏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突破性要求 133
第五章 农业结构转变与新农村建设 136
第一节 江苏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现代化进程 137
一 改革开放前江苏农业的基本状况 137
二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业的蓬勃发展 140
三 江苏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与制约因素 145
四 江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149
第二节 江苏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153
一 江苏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153
二 江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特色 156
三 江苏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58
四 继续推进江苏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创新 160
第三节 加快江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164
一 “城乡二元结构”的内涵及其形成 165
二 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167
三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指向 168
第六章 流通结构刷新与商贸大发展 172
第一节 江苏流通结构60年的起伏变化 172
一 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的江苏流通业 173
二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时期的江苏流通状况 175
三 江苏流通结构的市场化改革历程 177
第二节 江苏商贸管理体制改革与商品市场大发展 180
一 江苏商贸管理和经营体制的改革 180
二 江苏商品市场30年的蓬勃发展 184
第三节 江苏市场物价调控与运行状态 187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江苏价格运行状态 187
二 改革开放后江苏物价改革的历程 189
三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价格的波动周期 192
四 江苏几次通货膨胀发生的因素分析 194
第七章 分配结构重塑与消费新气象 197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江苏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与消费 197
一 江苏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与消费 198
二 江苏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与消费 200
第二节 江苏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分配结构重塑 204
一 从分配理论创新到分配制度改革 205
二 江苏分配结构重塑后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211
三 江苏的“富民强省”与“富民优先”战略 213
四 江苏分配结构60年变迁的历史观照 215
第三节 江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状况 217
一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深刻变化 217
二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迅速变化 220
三 江苏消费需求总体疲软的状况分析 223
四 促进消费成为拉动江苏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229
第八章 人口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 233
第一节 江苏人口结构60年变化总貌 234
一 江苏人口结构60年的变化轨迹 234
二 江苏人口结构60年变化的主要特征 237
三 江苏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一些挑战 240
第二节 江苏就业结构60年的显著变化 244
一 新中国头30年江苏的就业状况 244
二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 246
三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就业结构变化的动因 247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的推进特色 249
一 新中国60年的江苏城市化历程 250
二 江苏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成效与推进策略 252
三 江苏人口结构变化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260
四 加快江苏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 264
第九章 开放型经济发展与国际化水平提升 269
第一节 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进程 269
一 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 270
二 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成就 272
第二节 江苏对开放型经济规律的成功探索 282
一 江苏对开放型经济规律的最初探索 282
二 世纪之交江苏经济国际化的新特点 285
第三节 加快江苏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 287
一 江苏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的新挑战 287
二 坚持遵循经济规律实施正确的策略 291
三 进一步提升江苏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293
第十章 地区结构变化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296
第一节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地区结构调整 296
一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 297
二 江苏地区结构调整的重大步骤 299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战略推进 305
一 新世纪起步之年江苏区域经济的显著差距 305
二 江苏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战略决策 307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进展 315
一 三大区域竞相发展良性互动 316
二 沿江、沿海开发顺利推进 318
三 县域经济蓬勃发展领先全国 320
四 苏北经济开始进入全面振兴阶段 323
五 江苏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机制创新 326
第四节 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江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331
一 最近几年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332
二 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 334
三 在更高层次上增强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内生动力 337
第十一章 物质资本投资与投资驱动型经济 342
第一节 江苏60年固定资本的形成过程 342
一 1952—1977年的江苏固定资产投资 343
二 1978年以来江苏固定资产投资的放量增长 344
三 改革开放后江苏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历程 348
四 改革开放后江苏固定资产投资的显著成效 351
第二节 江苏基础设施投资的状况分析 354
一 江苏基础设施建设的历程分析 355
二 江苏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分析 355
三 江苏基础设施投资的结构分析 358
第三节 江苏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和利用 361
一 江苏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 362
二 江苏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最新趋势 365
三 江苏引进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与问题 366
第四节 江苏重点项目投资的作用分析 368
一 重点投资项目推动江苏经济高速增长 368
二 江苏重点项目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70
第十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与科教优先战略 372
第一节 江苏科技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 372
一 改革开放前江苏科技生产力的缓慢发展 373
二 全国科学大会开启科技发展新时代 375
三 改革开放后江苏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377
四 改革开放后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383
五 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389
第二节 江苏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392
一 改革开放前的江苏教育状况 392
二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强大推动 394
三 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395
四 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399
第十三章 环保优先方针与生态文明建设 401
第一节 江苏环保事业的推进与拓展 402
一 江苏环保事业的初步发展 402
二 江苏环保事业的快速发展 406
三 江苏环保事业的全面推进与拓展 412
第二节 世纪之交江苏环境质量的改善与挑战 416
一 世纪之交江苏环境质量的总体状况 416
二 新世纪以来江苏环保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421
三 新世纪以来江苏生态环境面对的严峻挑战 423
第三节 坚持环保优先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思路 426
一 充分认识环境发展规律 427
二 牢固确立环保优先地位 428
三 大力推行循环经济 429
四 高效推进节能减排 430
第二篇 经济体制变革创新第十四章 思想解放策源地与市场经济先行区 435
第一节 思想大解放与观念大转变 435
一 解放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 436
二 解放思想冲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437
三 思想大解放推动理念大跃升 440
第二节 思想大解放与体制大变革 441
一 以建立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 442
二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 444
三 以推进经济国际化为重要目标 446
四 以富民优先保障民生为第一要务 447
第三节 思想大解放引领机制不断创新 449
一 现代市场体系日趋完善 449
二 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453
三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逐步转变 455
四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56
第十五章 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制度创新 458
第一节 江苏国营企业的创建与发展 458
一 1949—1957年国营企业的初创与发展 459
二 1958—1978年国营企业的畸形化发展 460
第二节 江苏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程 461
一 放权让利阶段 462
二 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 463
三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 466
四 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阶段 468
第三节 江苏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效 470
一 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基础工作 470
二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471
三 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475
第四节 江苏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基本内容 478
一 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479
二 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 480
三 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481
四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国有企业 481
第十六章 乡镇企业嬗变与民营经济发展 483
第一节 江苏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及其嬗变 483
一 江苏乡镇企业的萌芽起步 484
二 江苏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486
三 江苏乡镇企业改制的必然性 491
四 江苏乡镇企业在改制中嬗变 494
第二节 江苏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及其奋进 501
一 江苏民营经济先抑后扬的发展历程 501
二 江苏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506
三 推动江苏民营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 510
第十七章 财税体制改革与公共财政建设 516
第一节 江苏财税体制改革的起点和目标 516
一 建国60年江苏财政收支的基本情况 517
二 改革的起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僵化财税体制 518
三 改革的归属——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财税体制 520
第二节 江苏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舍和顺序选择 521
一 江苏财税体制改革的30年历程 522
二 江苏财税体制改革的显著成效 528
第三节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和完善 533
一 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533
二 2001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 534
三 2008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与完善 536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财税体制改革的热点及其深化 541
一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541
二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 543
三 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稳步推进 545
第十八章 金融制度创新与金融结构变迁 548
第一节 江苏金融制度创新的背景与成果 549
一 金融制度创新的内容和影响因素 549
二 改革开放前江苏金融业基本状况 550
三 改革开放后江苏金融制度的创新 552
四 江苏金融制度创新主要成果概述 555
第二节 江苏金融组织结构的变迁 558
一 江苏银行业 559
二 江苏证券业 562
三 江苏保险业 564
四 江苏信托业 567
第三节 江苏金融工具结构的变迁 567
一 货币类金融工具 567
二 债券类金融工具 569
三 股票类金融工具 570
四 保险类金融工具 571
第四节 江苏金融监管结构的变迁 572
一 金融监管理论概述 572
二 江苏的金融机构体制 573
三 江苏金融监管机构 574
第三篇 建设更加美好的江苏第十九章 推动江苏创新型经济大发展 577
第一节 江苏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及其特征 577
一 江苏经济历次波动的基本状况 578
二 江苏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特征 580
三 经济周期波动形成机制的测度和阐释 582
四 江苏经济周期波动昭示的发展趋势 591
第二节 促进江苏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跃迁 592
一 经济发展阶段转型升级的关键锁钥 592
二 江苏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现实困境 596
三 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的经验及其启迪 602
第三节 江苏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目标与举措 606
一 牢牢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607
二 江苏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目标取向 609
三 江苏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战略举措 610
第二十章 坚定不移地推进江苏“两个率先” 614
第一节 从贫困到总体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614
一 1980年代从贫困向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615
二 1990年代从温饱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616
第二节 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率先探索 619
一 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进展 619
二 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崭新要求 625
三 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必须改善民生 626
四 在改善民生中推进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631
第三节 不失时机地推进苏南基本现代化 634
一 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634
二 苏南走向基本现代化面临的现实挑战 637
三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苏南基本现代化全过程 647
主要参考文献 657
后记 664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经济侵略与中国》高尔松,高尔柏 1925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研究》刘正刚,李晓,田军著 2018
- 《环境启动经济》张继亮 2019
- 《微观经济学》(美)罗伯特·S. 平狄克,(美)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 2019
- 《“知识新探索”百科丛书 经济学的世界 全彩版》(英)泰吉万·帕丁格 2019
- 《海河干流水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于航白景峰,张春意 2019
-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规制政策问题研究》冯卓著 2019
- 《新中国经济建设70年》蔡昉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江苏中小企业生态环境评价报告》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企业生态研究中心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江苏中小企业生态环境评价报告 2016》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企业生态研究中心 2017
- 《江苏指墨艺术》汪澄 2008
- 《江苏中小企业生态环境评价报告 2017》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企业生态研究中心 2018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