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6-1966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6-1966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6-1966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静如,傅颐,李林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30003206
  • 页数:2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讲述了我党从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情况。本书共分为十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起步;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九个月纠“左”的努力;庐山会议与“反右倾”斗争;国民经济调整的重大决策和初步实施;国民经济调整的的全面展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左”倾错误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
上一篇:民法债编 第3册下一篇:裸露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辉煌90年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6-1966》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起步 1

一、“以苏为鉴”和《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1

“以苏为鉴”的思想 3

二、向现代科学进军和“双百”方针 6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6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9

向现代科学进军的重大部署 11

三、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13

对“右倾保守”思想的批评与冒进倾向的产生 13

既反冒进又反右倾保守的方针 15

编制第二个五年计划 17

四、党的八大及其探索成果 20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

对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 22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执政党建设 24

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重要决策 26

八大以后的进一步探索 28

五、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一五”计划的成就 30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制定和农业生产高潮 30

工业布局的调整和新兴工业的发展 33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35

第二章 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39

一、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创立 39

从波匈事件引发的思考 39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 41

二、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 45

三、从整风到反右派斗争的转变 49

四、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及其后果 54

反右派斗争的升级和扩大化 54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 57

第三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61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61

重提“多快好省” 61

八大二次会议与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确立 64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和农业“大跃进” 68

“大跃进”的先声 68

“以粮为纲”和严重浮夸风 70

三、全民动员大炼钢铁 71

钢产量指标的节节攀高和“以钢为纲” 71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 74

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 75

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78

小社并大社 78

全国实现公社化 81

五、各领域的“跃进”热潮 85

文化“跃进”与风起云涌的群众文艺创作 85

教育“大办”与“教育革命” 88

科学领域的“跃进” 90

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91

第四章 九个月纠“左”的努力 94

一、第一次郑州会议和纠“左”的起步 94

初步调查与发现问题 94

划清两个界限和压缩空气 96

二、整顿人民公社 100

纠正平均主义和“共产风” 100

下放基本核算单位 102

三、稳住阵地再前进 105

调整高指标 105

解决春荒和副食品供应问题 107

第五章 庐山会议与“反右倾”斗争 111

一、会议前期的继续纠“左” 111

对形势认识的分歧 111

彭德怀致毛泽东的一封信 114

二、从纠“左”到“反右倾”斗争的逆转 116

彭德怀的信引起争议 116

批判升级 118

三、全党范围内的“反右倾”斗争 122

四、继续“大跃进”及其严重后果 126

1959年、1960年的高指标 127

一拥而上的“大办” 128

三年困难时期的严峻考验 132

第六章 国民经济调整的重大决策和初步实施 135

一、《紧急指示信》的发出和调整的发端 135

《十年总结》与调整的酝酿 135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 137

二、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确立 141

调整方针的提出 141

八届九中全会确立八字方针 144

三、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45

毛泽东的调查工作 145

其他中央领导人的调查工作 148

四、工业、农业和主要领域的调整 151

“农业六十条”与农业政策的调整 151

主要领域的调整措施 155

“工业七十条”与工业调整的展开 157

五、一系列工作条例的制定及其初步成效 161

“科学十四条” 161

教育的三个条例 163

“文艺八条” 165

教育、科学、文化领域调整的成效 166

第七章 国民经济调整的全面展开 169

一、全面调整决策的确立 169

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169

西楼会议和五月会议 176

二、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全面调整 179

加大力度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 179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规模 181

工业生产降低速度调整结构 181

进一步调整农村政策和支援农业 182

消灭财政赤字和稳定市场的努力 183

三、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185

“责任田”的兴起 185

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讨论 187

四、政治和社会关系的进一步调整 189

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189

加强统一战线工作 191

民族政策的调整 194

加快甄别平反工作 196

第八章 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199

一、炮击金门与中美关系的演变 199

炮击前的台海局势和中美会谈陷入停顿 199

炮击金门的决策与实施 202

炮击过程中对台策略的调整 204

炮击之后僵局的延续与中美会谈的保持 209

二、从分歧走向分裂的中苏关系 210

1956年至1957年:良好合作的延续 210

1958年至1959年:裂痕逐步扩大 211

1960年至1961年:苏联单方毁约 214

1962年至1965年:中苏论战与决裂 217

三、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努力与周边形势的变化 220

中缅边界条约的签订 220

中印边界武装冲突 222

抗美援越 226

四、争取“两个中间地带” 229

“两个中间地带”理论 229

加强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230

中日民间交往密切 232

中国同法国建交 234

第九章 “左”倾错误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 236

一、八届十中全会“重提阶级斗争” 236

八届十中全会的前奏 236

“重提阶级斗争”的失误 238

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展开 240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批判 244

对所谓“修正主义”的批判 244

从“大写十三年”到文艺的两个批示 246

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界的批判 250

第十章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255

一、“再用三年调整”的决策和重要进展 255

作出继续调整的决策 255

继续调整的重要进展 258

二、试办托拉斯和两种劳动教育制度的改革尝试 261

在工业交通部门试办托拉斯 261

关于两种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试验 263

进行物资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 265

对经济管理体制其他方面的改革尝试 267

三、“三五”计划的编制与三线建设的开局 268

“三五”计划的编制与三线建设的提出 268

大小三线建设的初步展开 271

“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五”计划 273

四、“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郑重提出 276

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 276

“四化”目标与“两步走”战略的提出 278

五、全面调整的完成及十年建设主要成就 281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81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成就 2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