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革命论 最新儒家哲学的问题向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安梧著
- 出 版 社: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1998
- ISBN:9789571509132
- 页数:326 页
第壹篇:本论 3
第一章「当代新儒学」及其相关问题之理解与反省 3
一、本文缘起及自我廓清之必要 3
二、论知识分子的株连及当代新儒家的自我定位 7
三、内在心性修养、道德实践、社会实践 9
四、论时代的业惑及其消解之可能 12
五、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迷思 15
六、「伪启蒙的迷思」及其转进 16
七、对于「良知的自我坎陷」之诠释与批评 22
八、「生活世界」与「主体际性」 25
第二章 牟宗三先生之后:——「护教的新儒学」 29
与「批判的新儒学」 29
一、前言:牟宗三先生之后的两翼发展 29
二、「护教的」与「批判的」对比展开 31
三、「道德先验论」与「道德发展论」的对比 33
四、良知及其自我坎陷的相关问题 35
五、结语:「传统」与「现代」——假问题与真答案 38
第三章 咒术、专制、良知与解咒——对「台湾当代新儒学」的批判与前瞻:对于《后新儒家哲学论网》的诠解 39
一、前言:儒家实践论的缺失及其相关问题 40
二、「心性修养」的「如」与「道德实践」的「如」 43
三、「解咒的人文性」:历史社会总体的实践 47
四、从阳明学「良知教」到船山学「性日生日成」 50
五、革除「虚幻的神圣性」面对「真切的物质性」 52
六、摆脱「本质主义」建立「动力论」的思考方式 56
七、面对「生活世界」与「历史社会总体」 59
八、结语:由「老儒家」、「新儒家」继而「后新儒家」 63
第四章 台湾哲学的贫困及其再生之可能——对于《台湾、中国:迈向世界史》论纲「贰」、「参」的再解释 65
一、缘起及问题的点出 66
二、关于双重主奴意识的问题(〈论纲「贰」〉的再诠释) 67
三、关于「外力性主奴意识」之问题 68
四、关于「内力性主奴意识」之问题 74
五、关于主体意识的诞生(〈论纲「参」〉的再诠释) 80
六、迈向世界史:「连续性」与「断裂性」的对比 88
第贰篇:评论 97
第五章「党国儒学」的一个侧面思考——以《科学的学庸》为核心的理解与检讨 97
一、问题的缘起 98
二、蒋氏笔下国民革命化的「大学之道」 101
三、格义翻译下的大逆转:「格致学」与「科学」 106
四、「主义科学」:科学主义的奇诡变奏 111
五、结语:专制伦理中心主义的解消 114
第六章「儒家型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可能——革命的实践社会的批判与道德的省察 117
一、问题的缘起 117
二、马克思主义式的革命实践 120
三、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 126
四、中国儒家传统的道德省察 132
五、结语:迈向「儒家型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可能 137
第七章「革命」的孔子——熊十力儒学中的「孔子原型」 141
一、问题的缘起 142
二、熊十力的「原儒」理想及其义理规模 144
三、「革命」的孔子形象 154
四、诠释方法论及其他相关问题 164
五、结语:批判与重建的可能向度 170
第参篇:广论 175
第八章《论语》与廿一世纪的人类文明——交谈、启示与文明治疗 175
一、「交谈性经典」与「启示性经典」的类型对比 176
二、现代「合理化」社会的心灵机制和危机 178
三、「新世纪运动」的新未来可能性 183
四、《论语》所展示的「生活世界」与「孝道的宗教观」 188
五、结语:中国文化的未来——迈向世界史的自觉 193
第九章 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学——儒学、《论语》与交谈 199
一、问题的缘起 200
二、经典特性之厘清:「交谈、倾听」与「辩论、言说」 202
三、经典之为生活世界:「天地人交与为参赞的场域」 204
四、诠释方法论的豁显 208
五、阅读《论语》的一个例子:公义与私义之分际 211
六、结语: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学 221
第十章「文化中国」的理念与实际——从「单元而统一」到「多元而一统」 227
一、问题的缘起:「中国」一词的纷歧 228
二、「单元而统一」与「多元而一统」的对比 229
三、「经济中国」是一「关系性的功能串结」 231
四、「政治中国」是一「拟实体性的对比分别」 233
五、「文化中国」是一「本体性的真实存在」 237
六、结语:「双元而互济」的崭新可能 240
第肆篇:衍论 245
第十一章 后新儒家的哲学向度——访林安梧教授论「后新儒学」 245
一、「法无定法,道有其道」:「问题—答案」的逻辑 246
二、「道器合一」下的人文主义 247
三、「境界的真实」与「真实的境界」的对比区分 249
四、「道的错置」之克服:「存有的治疗」 251
五、从「以心控身」到「身心一如」 256
六、当代最大的「别子为宗」:牟先生的哲学向度 258
七、「当代新儒学」与「京都学派」的对比 260
八、结语:重返王船山——后新儒学的可能向度 264
第十二章「生活世界与意义诠释」论纲——后新儒学的「存有学」与「诠释学」 267
一、问题的缘起 268
二、总纲:「生活世界」与「意义诠释」 269
三、「生」:总体的创造性根源 271
四、「活」:身心一如的实存活动 272
五、「世」:绵延不息的时间历程 273
六、「界」:广袤有边的空间区隔 274
七、从「纯粹意向」到「意义诠释」 276
八、从「意义诠释」到「社会实践」 277
附录一 台湾哲学的贫困及其再生 281
附录二 关于哲学思想主体性之问题 285
附录三「哲学革命及后新儒学」访谈录 293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强制执行前沿与热点问题》陈兴责编;乔宇 2020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为革命事业奉献终生》王纪华纪念集编审委员会 1995
- 《幸福的哲学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3》周国平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难民革命》马克·恩格尔哈特 2019
- 《改革进程中的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 基于警察的视角》谢波 2019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