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伏尔泰时代
伏尔泰时代

伏尔泰时代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杜兰特著;台湾幼狮文化译
  • 出 版 社:北京:华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8052595
  • 页数:707 页
图书介绍:伏尔泰生活的84年、处于君主制的极点和人权革命黎明时期。他出生时,路易十四仍然在位;他去世时,路易十六已经登基。本书《伏尔泰时代》记载了启蒙思想如何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理性的大门,而法国社会一直无法解决的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并最终导致了大革命的发生。
《伏尔泰时代》目录
标签:时代 文化

第一部 伏尔泰与英国 1

第一章 法国:摄政时期(1715—1723) 3

伏尔泰年轻时代(1694—1715) 3

争取摄政(1715) 5

先盛后衰(1716—1720) 9

摄政者 14

摄政政治下的社会 18

华托和艺术 20

作家 24

令人难以置信的枢机主教 26

伏尔泰与巴士底狱(1715—1717) 29

第二章 人民(1714—1756) 36

工业革命的前兆 36

民生必需品供应者 48

工业 48

发明 48

资本与劳力 48

运输与贸易 48

货币金融 48

伦敦的各种景象 48

学校 50

道德风化 52

罪与罚 57

民风习俗 61

查斯特菲尔德 67

第三章 统治者 74

乔治一世(1714—1727) 74

乔治二世和卡罗琳王后 78

华尔波尔 80

博林布鲁克 82

如何卷入战争之中 85

爱尔兰(1714—1756) 86

苏格兰(1714-1756) 90

活泼的查理王子(1745) 91

威廉·皮特的崛起(1708—1756) 95

第四章 宗教与哲学 98

宗教的情势 98

自然神教的挑战 101

宗教的反驳 104

约翰·卫斯理(1703—1791) 109

蜜蜂和人类 116

休谟(1711—1776) 118

年轻的哲学家 138

理性萎缩 138

道德和奇迹 138

达尔文学说和基督教 138

共产主义和民主政治 138

历史 138

年老的哲学家 138

第五章 文学与戏剧(1714—1756) 138

文学领域 138

亚历山大·蒲柏(1688—1744) 140

感情之呼声 154

剧场 159

小说 163

塞缪尔·理查森(1689— 1761

亨利·菲尔丁(1707— 1754

托庇亚斯·斯莫利特(1721— 1771

玛丽女士 179

第六章 艺术与音乐(1714—1756) 188

艺术家 188

威廉·贺加斯(1697—1764) 192

音乐家 198

享德尔(1685—1759) 201

生平 220

征服英国 220

失败 220

神剧 220

普罗米修斯 220

伏尔泰在英国(1726—1728) 220

第二部 伏尔泰时代的欧陆 225

第一章 人民与国家 227

贵族阶级 227

教士阶级 229

第三阶级 233

农民 240

劳动阶级 240

中产阶级 240

政府 240

路易十五 245

蓬帕杜尔夫人 252

第二章 道德与风俗 258

教育 258

道德 259

礼仪 263

音乐 266

沙龙 269

第三章 美的崇拜 274

洛可可式的胜利 274

建筑 277

雕刻 279

绘画 284

在接待室里 1770

布歇(1705— 1770

夏尔丹(1699— 1779

拉图尔(1704— 1788

第四章 心智的成就 294

文字工业 294

舞台 296

法国小说 301

次要的圣者 306

孟德斯鸠(1669—1755) 311

波斯人信札 330

罗马为何衰亡 330

论法的精神 330

余晖 330

第五章 伏尔泰在法国 330

在巴黎(1729—1734) 330

论英国书札 336

锡雷地方的田园生活(1734—1744) 341

廷臣时代(1745—1748) 352

爱人之死 357

德尼斯夫人 360

第六章 巴赫的德国(1715—1756) 363

德国的景象 363

日耳曼式的生活 366

德国的艺术 369

德国的音乐 373

巴赫(1685—1750) 378

传略 394

作品 394

尾声 394

第七章 腓特烈大帝与玛利亚·特蕾莎 394

皇家序曲(1711—1740) 394

普鲁士序曲(1713—1740) 400

腓特烈·威廉一世 1740

年轻的弗里茨 1740

王子与哲学家(1736— 1740

新马基雅弗利 409

奥地利继位战争(1740—1748) 413

腓特烈回国(1745—1750) 418

伏尔泰到德国(1750—1754) 421

第八章 瑞士和伏尔泰(1715—1758) 431

喜庐 431

境内诸郡 432

日内瓦 437

新史 440

第三部 伏尔泰思想与宗教的冲突 447

第一章 学者 449

知识的环境 449

学者的启示 455

第二章 科学的进展(1715—1789) 462

探讨的开展 462

数学 463

欧拉 468

拉格朗日 468

物理 468

物质、运动、热和光 477

电 477

化学 477

氧的探求 488

普里斯特利 488

拉瓦锡 488

天文学 488

工具的前奏 499

天文理论 499

赫舍尔 499

法国天文学家 499

拉普拉斯 499

地球 499

气象学 508

测地学 508

地质学 508

地理学 508

植物学 508

林奈 514

在葡萄园里 514

动物学 514

布丰 524

朝向演进 524

心理学 524

科学对文明的影响 527

第三章 医学(1715—1789) 529

解剖学及生理学 529

疾病的奥妙 532

医疗 534

专家 538

外科学 539

医师 541

第四章 无神论者(1730—1751) 543

哲学的狂潮 543

反抗的背景 545

让·梅利耶(1678—1733) 548

人是机器吗? 553

第五章 狄德罗与百科全书(1713—1768) 558

怠惰的岁月(1713—1748) 558

盲者、聋者与哑巴(1749—1751) 562

一部书的历史(1746—1765) 567

百科全书本身 575

第六章 普洛透斯狄德罗(1758—1773) 581

宇宙即神论者的狄德罗 581

达朗贝尔之梦 583

狄德罗对基督教的看法 586

拉摩的侄儿 590

狄德罗的伦理观和政治观 592

狄德罗论艺术 596

狄德罗与戏剧 598

狄德罗 602

第七章 扩展中的运动(1758—1774) 609

爱尔维修(1715—1771) 609

发展 619

哲学 619

影响 619

助手们 619

霍尔巴赫 621

和蔼的无神论者 637

自然体系 637

道德与国家 637

霍尔巴赫及其批评者 637

第八章 伏尔泰与基督教(1734—1778) 637

伏尔泰与上帝 637

伏尔泰和百科全书 640

地震神学 641

康迪德 644

欧洲的良心 646

打倒卑鄙 654

宗教与理性 660

伏尔泰的执拗 665

第九章 哲学家的胜利(1715—1789) 669

僧侣的反击 669

反对哲学家者 673

耶稣会会士的没落 678

教育与进步 685

新道德 687

宗教的退却 691

结论 694

乐土收场白 69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