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新编犯罪行为心理学
新编犯罪行为心理学

新编犯罪行为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锐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11399684
  • 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新编犯罪行为心理学》是一本犯罪行为心理学教材。全书对犯罪本质、犯罪心理现象、犯罪行为心理基本理论,犯罪动机、犯罪目的,犯罪心理模型建立及警务心理危机干预等问题做了深入、大胆的探讨。
上一篇:重庆统一战线下一篇:中国三峡移民
《新编犯罪行为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 犯罪行为心理学概述 1

第一节 犯罪、犯罪行为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1

一、犯罪行为心理学 2

二、犯罪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0

三、犯罪行为心理学的任务 14

第二节 研究犯罪行为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5

一、研究犯罪行为心理学的基本原则 15

二、研究犯罪行为心理学的方法 17

第二章 犯罪行为心理学发展史 27

第一节 犯罪行为心理学早期发展史 27

一、西方古代犯罪心理学思想(哲学的犯罪心理观) 28

二、中国古代犯罪心理学思想 30

三、中世纪犯罪心理思想 33

四、近代犯罪心理学创立的条件 35

五、科学犯罪心理学的诞生 37

第二节 当代犯罪心理科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 45

一、国外犯罪心理科学的研究 45

二、当代犯罪心理科学研究的特点 48

三、中国犯罪行为心理学研究发展概况 50

第三章 犯罪行为心理学若干理论 56

第一节 犯罪行为心理机制论 56

一、犯罪行为心理形成规律 56

二、犯罪行为心理机制论 59

第二节 犯罪行为与犯罪动机、犯罪目的 64

一、犯罪动机概念的界定 65

二、犯罪目的概念的界定 73

三、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关系 75

第四章 犯罪行为心理归因论 80

第一节 犯罪行为之社会与环境归因论 81

一、犯罪行为之理性选择 82

二、犯罪行为学习论 86

三、犯罪行为与社会失范理论 91

四、标签论 94

五、控制理论 94

六、犯罪行为与家庭教养模式 94

七、犯罪行为与学校的消极影响 98

八、犯罪行为与就业、婚姻的关系 101

九、犯罪行为与社会经济因素 102

十、被害人因素 103

第二节 犯罪行为与生物因素(后生物学时代) 104

一、犯罪行为与遗传因素 105

二、犯罪行为与体质因素 109

三、犯罪行为与生物化学、心理生理学因素 115

四、犯罪行为与脑功能障碍 117

第三节 犯罪行为与心理因素 117

一、犯罪行为与认知活动 118

二、犯罪行为与人格特征 123

三、犯罪行为与情绪、情感因素 127

四、犯罪行为与社会人际技能 134

第五章 犯罪行为类型划分与模型建立 137

第一节 犯罪行为类型划分 138

一、犯罪类型划分及意义 138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犯罪类型划分的理论 141

第二节 我国犯罪行为类型划分存在的问题及模型建立 155

一、我国犯罪分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55

二、犯罪类型模型构建 157

第六章 常态犯罪行为心理特征 161

第一节 几种常见犯罪形态动机特征 162

一、暴力犯罪行为动机特征 162

二、物欲型犯罪行为动机特征 165

三、报复型犯罪行为动机特征 169

第二节 犯罪经历(行为深度)与犯罪行为心理特征 169

一、初犯和偶犯犯罪心理特征 170

二、重新犯罪心理特征 171

三、职业犯罪行为人犯罪心理特征 175

第三节 不同年龄犯罪行为人心理特征及女性犯罪心理特征 177

一、不同年龄人生理心理差异 177

二、青少年犯罪行为心理特征 178

三、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其犯罪心理特征 181

四、犯罪老年人心理特征 183

五、女性犯罪人心理特征 185

第四节 有组织犯罪行为人心理及其特征 189

一、有组织犯罪的含义 189

二、有组织犯罪的类别 191

三、有组织犯罪成员一般心理特征 199

第五节 网络犯罪现象及其特征 201

一、网络犯罪概念界定 202

二、网络犯罪表现及其特点 203

第六节 过失犯罪心理 204

一、过失犯罪行为与心理学因素 205

二、过失犯罪的类别 208

第七章 非常态犯罪行为及心理特征 211

第一节 非常态行为与犯罪概述 211

一、非常态犯罪行为的界定 212

二、非常态犯罪行为心理的形成 214

三、非常态心理与犯罪形态 222

第二节 犯罪行为心理变态(反社会人格) 224

一、反社会人格和犯罪行为心理变态的含义 224

二、犯罪行为心理变态(反社会型人格)特征 225

三、犯罪行为心理变态(反社会型人格)犯罪表现 226

第三节 病态人格与犯罪 227

一、病态人格的含义 228

二、病态人格常见类型与犯罪 229

三、病态人格的评估 233

第四节 性行为变态与犯罪心理 235

一、性行为变态的含义 236

二、性变态常见类型 237

三、性变态与性犯罪 243

第五节 精神疾病与犯罪 243

一、精神疾病的医学模型与犯罪 244

二、精神疾病犯罪人的法律处遇 245

三、犯罪与精神疾病 247

第八章 心理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250

第一节 心理分析技术、心理访谈技术与司法实践 250

一、心理分析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50

二、心理访谈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256

三、司法工作中调查访谈应注意的问题 260

四、伪证的识别 261

五、心理访谈中司法工作人员的情绪状态与调节 263

第二节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265

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 265

二、心理测试技术工作原理及步骤 267

三、心理测试技术的作用和局限性 270

第三节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与司法实践 272

一、人质劫持案谈判模式 272

二、自杀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277

三、家庭暴力心理危机干预 280

主要参考文献 28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