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新人事制度析论
新人事制度析论

新人事制度析论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炳生著
  • 出 版 社:正中书局
  • 出版年份:民国
  • ISBN:
  • 页数:567 页
图书介绍:
《新人事制度析论》目录
标签:人事 制度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人事制度之涵义 1

第二节 人事制度之范围 5

第三节 人事制度之功能 7

一、整体性功能 7

二、组织性功能 8

三、个体性功能 8

第四节 人事制度之趋势 11

一、公务人员特性之趋势 11

二、人事法制之趋势 12

三、人事行政之趋势 12

四、人事机构之趋势 14

第五节 新人事制度之产生 17

一、两制并行时期 17

二、两制平衡时期 20

三、两制合一之倡议 23

四、建立新人事制度之原则与要点 23

第二章 考试制度 37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7

一、考试之意义 37

二、考试之功用 38

三、考试之方式 39

四、考试之种类 41

第二节 我国历代考试制度 43

一、隋代以前考试制度 43

二、隋代至清代考试制度 45

三、民国以来考试制度 48

第三节 各国考试制度 63

一、美国考试制度 63

二、英国考试制度 65

三、法国考试制度 66

四、德国考试制度 68

五、日本考试制度 71

第四节 新制公务人员考试法立法背景 75

一、改进现存缺失 75

二、加强考用配合 77

第五节 新制公务人员考试法主要内容 79

一、考试宗旨 79

二、考试种类 80

三、高等考试分级举行 81

四、考试方式 81

五、检定考试 82

六、考试公告 82

七、应考资格 83

八、考试程序中之训练 85

九、考试及格资格之撤销 86

十、试务错失之补救 86

十一、典试与监试 87

第六节 综合析论 89

一、考训用配合问题 89

二、高普考试主导地位问题 90

三、高等考试分级举行问题 92

四、考试方式问题 93

第三章 任用制度 97

第一节 基本概念 97

一、任用之意义 97

二、任用之特性 99

三、任用之原则 101

第二节 我国历代任用制度 105

一、秦代任用制度 105

二、汉代任用制度 105

三、魏晋任用制度 106

四、隋代任用制度 107

五、唐代任用制度 107

六、宋代任用制度 108

七、元代任用制度 109

八、明代任用制度 110

九、清代任用制度 111

十、民国以来任用制度 112

第三节 各国任用制度 133

一、美国任用制度 133

二、英国任用制度 136

三、法国任用制度 139

四、德国任用制度 142

五、日本任用制度 145

第四节 新制公务人员任用法立法背景 149

一、基于政策要求 149

二、适应生态环境 150

第五节 新制公务人员任用法主要内容 151

一、揭示任用宗旨 151

二、明定名词意义 152

三、建立两制合一体制 153

四、任用资格 155

五、职务得跨列职等 159

六、加强考用配合 160

七、转任人员采计年资提叙官职等级 161

八、放宽调任弹性 162

九、试用人员允许担任主管 164

十、另定专技人员转任法律 164

十一、以职务归系列等取代职位归级 166

十二、以职务列等表取代职务等级表 168

十三、简化请任请免手续 170

十四、明定资遣裁汰人员顺序 171

十五、不得跨官等权理 172

十六、派代应于三个月内送审 173

十七、新法效力之优先性 174

十八、另定雇员管理规则 175

十九、改任新制原则 175

二十、十五类公务人员另定任用法律 178

第六节 综合析论 181

一、人事制度简并划一问题 181

二、人事行政弹性原则问题 182

三、人员、制度、环境三者兼顾问题 183

第四章 俸给制度 195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95

一、俸给之意义 195

二、俸给之作用 196

三、俸给之种类 197

四、俸给之目标 198

五、俸给之结构 200

六、决定俸给原则 205

七、影响俸给因素 209

第二节 我国历代俸给制度 217

一、汉代俸给制度 217

二、唐代俸给制度 219

三、朱代俸给制度 221

四、明代俸给制度 223

五、清代俸给制度 225

六、民国以来俸给制度 228

第三节 各国俸给制度 239

一、美国俸给制度 239

二、英国俸给制度 249

三、法国俸给制度 258

四、德国俸给制度 261

五、日本俸给制度 266

六、韩国俸给制度 276

七、新加坡俸给制度 280

第四节 新制公务人员俸给法立法背景 291

一、配合新任用法制定 291

二、因应社会变迁需要 291

三、简化俸给结构 292

四、统一俸给项目 292

五、贯彻依法支俸 293

第五节 新制公务人员俸给法主要内容 295

一、阐释名词意义 295

二、明定俸给项目 295

三、统一俸表结构 296

四、采用俸点制 296

五、区分职等俸级 296

六、初任人员核叙 299

七、现职人员换叙 299

八、转任人员提叙 299

九、调任暨再任人员核叙 300

十、升任及降级人员核叙 301

十一、考绩晋叙 302

十二、俸级保障 302

十三、俸给管制 302

十四、除外规定 302

第六节 综合析论 303

一、符合简化俸给结构要求 303

二、蕴含「同工同酬」与「计值给俸」原则 303

三、换叙顾及既有权益 303

四、采用俸点制维持法律稳定 304

五、畅通人事壁垒利于人才交流 304

六、有助通盘规划改进待遇 304

七、部分俸级难以适应需要 305

第五章 考绩制度 309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09

一、考绩之意义 309

二、考绩之功能 310

三、考绩之方法 313

四、考绩之种类 319

五、考绩之效果 321

第二节 我国历代考绩制度 327

一、汉代考绩制度 327

二、唐代考绩制度 331

三、朱代考绩制度 339

四、明代考绩制度 343

五、清代考绩制度 348

六、民国以来之考绩制度 354

第三节 各国考绩制度 363

一、美国考绩制度 363

二、英国考绩制度 368

三、法国考绩制度 371

四、德国考绩制度 374

五、日本考绩制度 375

第四节 新制公务人员考绩法立法背景 381

一、改善两制并行缺失 381

二、消除质量之限制困扰 386

第五节 新制公务人员考绩法主要内容 391

一、考绩宗旨 391

二、名词解释 393

三、考绩期间 394

四、考绩依据 396

五、考绩等次 396

六、考列甲、丁等条件 397

七、考绩奖惩 399

八、考绩比较范围 401

九、考绩升等 401

十 平时考核 402

十一、专案考绩 405

十二、考绩程序 408

十三、考绩委员会 410

十四、考绩救济及申诉 413

十五、考绩执行 415

十六、其他事项 416

第六节 综合析论 419

一、揭櫫考绩基本原则 419

二、界定考绩种类 419

三、限制考绩等次之条件缺乏弹性 420

四、加重考核权责 421

五、放宽奖惩幅度 421

六、平时奖惩增减总分效果难彰 422

附录 427

壹、考试类 427

一、公务人员考试法 427

二、公务人员考试法施行细则 432

三、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 438

四、专门职业及技术人员考试法施行细则 442

五、公务人员高等暨普通考试训练办法 447

贰、任用类 451

六、公务人员任用法 451

七、公务人员任用法施行细则 459

八、职等标准 467

九、职组暨职系名称一览表 484

十、职系说明书 490

十一、职务归系办法 518

十二、现职人员升任甄审办法 521

十三、试用人员才能特殊优异认定办法 524

十四、现职公务人员改任办法 527

叁、俸给类 531

十五、公务人员俸给法 531

十六、公务人员俸给法施行细则 539

十七、现职公务人员换叙俸级办法 544

肆、考绩类 549

十八、公务人员考绩法 549

十九、公务人员考绩法施行细则 554

二十、考绩委员会组织规程 563

伍、雇员管理规则 5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