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遗传学  农学类专业用
遗传学  农学类专业用

遗传学 农学类专业用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浙江农业大学主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226 页
图书介绍:
《遗传学 农学类专业用》目录

绪言 1

一、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

目录 1

二、遗传学的发展 2

三、遗传学在科学和生产发展中的作用 4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6

第一节 细胞的构造 6

一、细胞膜 6

二、细胞质 7

三、细胞核 8

第二节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 9

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9

二、染色体的结构 11

三、染色体的数目 13

一、有丝分裂的过程 14

第三节 细胞的有丝分裂 14

二、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17

第四节 细胞的减数分裂 17

一、减数分裂的过程 17

二、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19

第五节 植物配子的形成和受精 20

一、雌雄配子的形成 20

二、授粉和受精 22

三、直感现象 22

四、无融合生殖 23

第六节 植物的世代交替 24

一、低等植物的世代交替 24

二、高等植物的世代交替 25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28

一、单位性状和相对性状 28

第二章 分离规律 28

第一节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28

第二节 分离现象的解释 30

一、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 30

二、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31

第三节 分离规律的验证 31

一、测交法 31

二、自交法 32

三、F1花粉鉴定法 33

第四节 显性性状的表现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4

一、显性性状的表现 34

二、显性性状与环境的关系 34

三、影响相对性状分离的条件 35

第五节 分离规律的应用 36

第三章 独立分配规律 38

第一节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38

第二节 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39

第三节 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41

一、测交法 41

二、自交法 41

第四节 多对相对性状杂种的遗传 42

第五节 基因的互作 44

一、互补作用 44

二、积加作用 44

三、重叠作用 45

四、显性上位作用 45

六、抑制作用 46

五、隐性上位作用 46

第六节 基因的作用和性状的表现 47

第七节 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 49

第四章 连锁遗传规律 51

第一节 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 51

第二节 连锁遗传的解释和验证 52

一、连锁遗传的解释 52

二、连锁遗传的验证 53

第三节 连锁和交换的遗传机理 54

一、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 54

二、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 56

第四节 交换值及其测定 58

第五节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59

一、两点测验 59

二、三点测验 61

三、干扰和符合 63

四、连锁遗传图 63

第六节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65

第七节 性别决定与性连锁 66

一、性别的决定 67

二、性连锁 69

第五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72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特征 72

第二节 数量性状遗传的多基因假说 73

第三节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 76

第四节 遗传力的估算及其应用 77

一、遗传力的概念 77

二、广义遗传力的估算方法 78

三、狭义遗传力的估算方法 79

四、遗传力在育种上的应用 83

第六章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 85

第一节 近亲繁殖及其遗传效应 85

一、近亲繁殖的概念 85

二、近亲繁殖的遗传效应 86

三、回交的遗传效应 88

第二节 纯系学说 89

第三节 杂种优势的表现 90

一、F1的优势表现 90

二、F2的衰退表现 91

第四节 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 92

一、显性假说 92

二、超显性假说 93

一、近亲繁殖在育种上的利用 95

第五节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在育种上的利用 95

二、杂种优势在育种上的利用 96

第七章 基因突变 99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频率和时期 99

一、基因突变的频率 99

二、基因突变的时期 99

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特征 100

一、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 100

二、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 101

三、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102

四、突变的平行性 103

第三节 基因突变与性状表现 103

一、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表现 103

二、大突变和微突变的表现 104

第四节 基因突变的鉴定 105

第五节 生化突变 106

一、红色面包霉的生化突变型 106

二、红色面包霉生化突变的鉴定方法 107

第六节 基因突变的诱发 108

一、物理因素诱变 108

二、化学因素诱变 110

第八章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12

第一节 缺失 112

一、缺失的类别 112

二、缺失的遗传效应 114

第二节 重复 114

一、重复的类别 114

二、重复的遗传效应 116

第三节 倒位 117

一、倒位的类别 117

二、倒位的遗传效应 118

第四节 易位 119

一、易位的类别 119

二、易位的遗传效应 120

第五节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诱发 123

第九章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27

第一节 染色体组及其倍数的变异 127

一、染色体组及其整倍性 127

二、一倍体 128

三、整倍体的同源性与异源性 128

一、同源多倍体的形态特征 130

第二节 同源多倍体 130

四、非整倍体 130

二、同源多倍体的联会和分离 131

第三节 异源多倍体 136

一、偶倍数的异源多倍体 136

二、奇倍数的异源多倍体 138

第四节 多倍体的形成途径及其应用 139

一、未减数配子的结合与多倍体形成 139

二、合子染色体数加倍与多倍体形成 139

三、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应用 140

第五节 单倍体 142

第六节 非整倍体 143

一、单体 143

二、缺体 144

三、三体 145

四、四体 149

五、非整倍体的应用 150

第十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154

第一节 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证据 154

一、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154

二、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155

第二节 核酸的化学结构与自我复制 157

一、两种核酸及其分布 157

二、DNA与RNA的分子结构 158

三、DNA与RNA在活体内的自我复制 162

第三节 DNA与遗传密码 163

一、三联体密码 164

二、三联体密码的翻译 164

第四节 DNA与蛋白质的合成 165

一、mRNA、tRNA和rRNA 166

二、核糖体 168

三、在核糖体上形成蛋白质 169

四、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170

第五节 基因的概念和基因作用的调控 171

一、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 171

二、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达 171

三、基因作用的调控 173

第六节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174

一、突变的分子机制 174

二、突变的修复和回复突变 178

第十一章 遗传工程 183

第一节 遗传工程的概念 183

二、用噬菌体或质粒攫取基因或基因组 184

一、利用理化的方法分离基因 184

第二节 基因的分离与合成 184

三、用鸟枪射击法分离基因 185

四、基因的化学合成 186

五、基因的酶促合成 187

第三节 运载工具与限制性内切酶 187

一、运载工具 187

二、限制性内切酶 188

第四节 重组DNA分子 189

第五节 DNA分子无性系的建立和“目的”基因的表达 191

一、DNA分子无性繁殖系的建立 191

二、“目的”基因的正确表达 192

第六节 基因工程的现状和展望 192

第七节 细胞工程 194

一、体细胞杂交 194

二、细胞核的移植 196

三、细胞器的摄取 197

第十二章 细胞质遗传 198

第一节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和表现 198

一、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98

二、细胞质遗传的表现 199

第二节 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201

一、细胞质基因的存在 201

二、细胞质基因的特性 202

第三节 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关系 202

第四节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别及其遗传机理 204

一、雄性不育的类别及其遗传特点 205

二、雄性不育性的发生机理 208

三、质核型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209

第一节 生物进化的概念 211

第十三章 遗传与进化 211

第二节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 213

第三节 群体的遗传平衡 215

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215

二、哈德—魏伯格定律 216

第四节 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 218

一、突变 218

二、选择 219

三、遗传漂移 221

四、迁移 222

第五节 隔离在进化中的作用 222

第六节 物种的概念与形成方式 223

一、物种的概念 223

二、物种形成的方式 22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