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科学院卷之第一编中国科学院发展史  预印本
中国科学院卷之第一编中国科学院发展史  预印本

中国科学院卷之第一编中国科学院发展史 预印本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科学院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
  • 页数:115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院卷之第一编中国科学院发展史 预印本》目录

第一章 中国科学院初创时期(一九四九——一九五五年) 1

第一节 中国科学院的建院基础和历史背景 1

一、一九四九年以前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历史背景 1

目录 1

二、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工作的认识及基本政策 3

第二节 中国科学院的建立 4

第三节 中国科学院的早期建设 5

一、确定办院方针 5

二、接管和调整研究机构 7

三、团结争取和教育改造科学家 10

一、学习苏联 13

第四节 加强领导,为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而努力 13

二、一九五三年中国科学院党组给中共中央的报告和中央的批示 15

三、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建立 18

四、发展地区科学事业 19

第五节 中国科学院早期工作的成就与贡献 23

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成就 23

二、调查国家自然条件和勘察国家自然资源 26

三、关于基础研究的政策及成果 28

四、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 29

一、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与中国科学院的发展 31

第一节 兴旺的一九五六年 31

第二章 中国科学院发展时期(一九五六——一九六六年) 31

二、第一个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的制定和中国科学院 33

三、贯彻“双百方针” 37

四、第一次自然科学奖金的颁发 39

第二节 中国科学院在曲折中前进 39

一、“反右”运动及其对中国科学院的干扰 39

二、中国科学院第二次学部大会 41

三、“大跃进”对中国科学院的干扰 42

四、一九五八年以后,中国科学院工作的进展 44

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诞生 45

一、文件的制定背景 46

第三节 “科学十四条”与中国科学院的整顿 46

二、文件的主要内容 47

三、中国科学院的整顿 49

第四节 广州会议和中国科学院 52

一、广州会议的召开与知识分子问题 52

二、十年规划的主要内容 53

三、广州会议以后的中国科学院 53

第五节 一九五六——一九六六年科学技术的贡献 55

一、对国防科研及新技术的贡献 55

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考察的研究成果 60

四、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62

三、支援农业方面的科学贡献 62

五、基础研究的成就 64

六、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 65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 67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席卷中国科学院 67

一、科学研究工作遭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68

二、研究机构的肢解及其影响 69

三、科学家和领导干部横遭批判与迫害 73

第二节 一九七二年的形势和“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 74

一、工作会议召开的背景 74

二、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及结果 75

第三节 整顿及“汇报提纲” 77

一、“汇报提纲”出现的背景 77

二、“汇报提纲”的主要内容 77

三、科技人员对批判“汇报提纲”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抵制和斗争 79

第四节 在“文化大革命”的困乱期间,难得的科研成就 79

一、部分科研工作得以继续进行的社会及心理背景 79

二、重大科研成就 80

第五节 两次科学远景规划的制定 81

第四章 调整与改革时期(一九七七——一九八八年) 82

第一节 揭批“四人帮”,迎来科学的春天 82

一、明辨是非,端正政策 82

二、平反冤、假、错案,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83

四、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84

三、收回和新建研究机构 84

第二节 科学研究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86

一、参加制定各项科技规划,恢复基础研究 86

二、适应规划及各方面的要求,确定办院方针 89

三、学部委员制的恢复 90

四、设立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 93

第三节 面向经济建设,全面安排,探索改革的途径 94

一、加强“面向经济建设”的研究和推广 95

二、加强基础研究,建立开放实验室 100

三、改革院、所两级的管理体制 104

一、鼓励冒尖,在工作中加速人才成长 106

二、加强中国科技大学的建设 106

四、新的办院方针和模式的形成 106

第四节 大量培养人才,促使科技队伍年轻化 106

三、恢复研究生制度,授与博士、硕士学位 107

四、大量选派科研人员出国深造 107

五、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 108

第五节 敞开国际学术交流的大门 108

第六节 加强科学出版和新闻事业 110

一、科学书刊出版事业 110

二、重视科学新闻媒介的作用 111

结束语 1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