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岭南武术文化研究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岭南武术文化研究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岭南武术文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吉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66932
  • 页数:3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深入挖掘岭南武术文化的本体文化及相关文化的基础上,揭示了岭南武术文化的概念及其内涵;在研究方法上,除运用文献资料法、人类学社会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传统方法外,注重借鉴历史地理学、文化心理学及文化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多方位论述了岭南武术文化的特色,尝试提出了岭南武术文化形成及传承的“中心/边缘圆周理论”、文化结构的“四层分”理论、国际传播的“综合创新论”,力求在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理论上有所突破,是结合岭南地域武术文化实际做出的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理论的初步探索,使地域武术文化研究有了一定意义的理论成果,它为形成和丰富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理论作出了积极探索。
《当代浙江学术文库 岭南武术文化研究》目录

导论 1

一 研究缘起及其目的、意义 1

二 已有的学术启示 7

三 研究思路 31

四 研究方法 33

五 理论假设 34

六 调研准备工作 35

上篇 追根溯源 39

第一章 岭南地域界定及其地理环境与民性 39

第一节 岭南疆域及其历史沿革 39

第二节 岭南历史地理人文环境 43

一 蛮烟瘴雨,蛮夷宝地——相对封闭而又开放的自然地理 44

二 化外之地——相对安定、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 50

第三节 “锐兵任死”——岭南百越先民及其民性 52

一 岭南百越先民 52

二 “锐兵任死”的百越民性 54

第四节 岭南地理环境的内部差异比较 55

本章小结 56

第二章 粤人好技击 58

第一节 岭南民间武风民俗 58

一 岭南民间“武”俗 58

二 野史透露的岭南“武”林 59

三 少数民族之“武”俗 63

四 文物映射的岭南“武”风 65

第二节 吉光片羽中的岭南古代武将 72

一 勇抗秦戈的译吁宋、杰骏 72

二 和辑汉越的赵佗 73

三 破秦封侯的梅鋗 74

四 隋朝麦铁杖 74

五 唐朝阳山两虎将 76

六 南汉智勇双全的良将苏章 77

七 明朝东莞“好书剑”的何真 77

第三节 建功立业的科举武将 78

一 岭南武举科考史上的武状元 78

二 从民间遗存的清代练武石看武举对民间武风的影响 83

三 晚清“大内高手”的辉煌历史显现的岭南武术根基 88

四 其他县志中散记的武科举及武将 94

第四节 巾帼不让须眉——岭海武林中的女英雄 95

一 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 95

二 威震倭胆的壮族巾帼英雄——瓦氏夫人 97

本章小结 102

第三章 岭南武狮、武戏、武踪 104

第一节 “武狮合一”的南狮武技 104

一 南狮(又称为“醒狮”)的起源 104

二 南派武术与舞狮的“武狮合一” 105

三 “武狮合一”是南狮武技蕴含的文化信息 108

第二节 “武、戏结合的梨园子弟”——岭南粤剧艺术之中的武术 113

一 粤剧的历史沿革 113

二 粤剧艺术与岭南南派武功的文化渊源 120

三 粤剧艺人“反清复明”的政治背景及其深厚的思想历史文化基础 125

第三节 客家民俗中的武术遗踪 130

一 吃夜粥——客家集族而居的乡村习武之风 131

二 迎神赛会、转火安龙——客家宗族祭祀仪式中的武术式样 132

三 舞狮及舞麒麟 133

第四节 英歌——潮汕传统民俗中的武术 134

一 潮汕英歌的多元起源 134

二 英歌中隐藏的南派武术式样 135

三 英歌民俗活动折射的潮汕民众文化心理 136

第五节 蚂拐武术——壮族图腾崇拜中的武术文化遗存 138

一 图腾崇拜——青蛙 138

二 蚂拐节——青蛙图腾崇拜民俗活动中的蚂拐武术 139

三 壮族图腾崇拜中武术遗存的族群文化透视 140

本章小结 142

第四章 穿越历史烽烟:军事战争洗礼的岭南武术 144

第一节 壮族武术在抗倭战争及其与吴越文化的交流 144

一 “狼兵”的起源 144

二 从文献看狼兵的武艺及其在作战时的威力 146

三 狼兵抗倭战争的时代背景及其在抗倭战争中的武艺表现 148

四 狼兵万里抗倭的壮族文化与吴越文化的多元交流与融合 153

第二节 太平天国起义中的武术 163

一 “大馆”聚众习武,传播革命思想 163

二 “团营”筹备起义时的军阵武艺训练 165

三 革命领袖倡武术,太平将领多高手 169

四 太平天国起义中的巾帼英雄 172

五 太平军中的“童子军” 175

本章小结 176

第五章 移民、民族碰撞中的岭南武术文化演进 178

第一节 广府武术的兴盛 178

一 佛山岭南南派武术中兴之地的确立 178

二 佛山成为岭南南派武术中兴之地的历史文化分析 179

第二节 修文讲武:客家武术形成的历史渊源 183

一 迁徙:客家“尚勇好武”的生存需要 184

二 农隙讲武:“客人多精技击”的尚武传统 185

三 土客之争:客家生存的社会环境 186

第三节 好勇斗械:潮汕武术文化形成与发展 187

一 好勇之习:潮汕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 187

二 械斗之风:潮汕尚武的根源之一 188

三 内盗外倭:潮汕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189

本章小结 190

第六章 国家兴亡,武夫有责——近代革命中的岭南武术及社团 191

第一节 岭南武术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中的表现 191

一 三元里人民抗英吼声震天地 191

二 寸金桥起义风起云涌 194

三 浩气长存、碧血倾洒黄花岗 195

四 国内革命及抗日战争中活跃的岭南武林志士 197

五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武术的推崇 198

第二节 近代岭南武术社团及其对武术的传播 199

一 精武思潮下的北拳南传 199

二 北拳南传的两广国术馆 204

三 近代岭南精武思潮影响下成立的其他各地精武会及武术社团 205

四 精武思潮南下涌现的武术精英谱 207

本章小结 210

中篇 岭南武术文化形成的地域特征及其文化诠释 215

第七章 岭南武术典型拳种的个案分析 215

第一节 神秘的洪拳 215

一 洪拳“神秘”之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215

二 洪拳在岭南传播与发展的历史分期 218

三 洪拳的传统技法 220

四 洪拳三宝及其技击理论 232

五 黄飞鸿、林世荣一脉洪拳的当代传承 234

第二节 刚猛的蔡李佛拳 235

一 蔡李佛拳产生的地域及历史文化背景 235

二 蔡李佛拳的传承及国际传播 241

三 蔡李佛拳技法 246

第三节 深藏的咏春拳 251

一 扑朔迷离的咏春拳源流 251

二 咏春拳传承的几大支流 251

三 咏春拳技术风格、技法及理论 253

四 咏春使者:叶问宗师与咏春拳的世界传播 256

第四节 古朴的客家拳——李家教 257

一 客家武术概况 257

二 古朴的客家拳——李家教 258

第五节 岭南武术的独特练功器具——木人桩 264

一 南派功夫最优秀的练功器具——木人桩 264

二 岭南各家木人桩探奥 265

本章小结 275

第八章 岭南武术文化地域特征、文化心理及理论构建 277

第一节 岭南武术文化的地域特征 277

一 岭南武术文化形成的历史分期 277

二 岭南武术技术特征形成的地域文化影响 279

三 岭南武术套路蕴含的地域文化密码 284

第二节 岭南武术文化形成的深层文化心理 288

一 宋、明两朝灭亡及其移民众多、民族冲突与融合 288

二 宋、明两朝灭亡积淀的深层岭南武术文化心态 291

第三节 岭南武术文化心理的外在表现 293

一 负面:暴动迭起与会党云涌 293

二 正面:抵御外辱的反帝斗争与民主革命 294

第四节 岭南武术文化的多元理论构建 295

一 “中心与边缘”——岭南武术文化圆周理论 295

二 岭南武术文化结构的“四层分”理论 299

本章小结 304

下篇 合乎逻辑的历史轨迹:岭南武术文化的当代发展 309

第九章 当代岭南武术文化的革新与发展 309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岭南武术文化的新气象 309

一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观摩交流中的岭南民间高手 309

二 当代岭南武术的革新:竞技南拳 311

第二节 岭南武术学术研究及交流活动 314

一 捷足先登的广东20世纪80年代武术挖掘整理 314

二 岭南出版的武术著作及报纸杂志 316

三 岭南举办的武术擂台赛等交流活动 320

本章小结 321

第十章 当代港、澳武术的发展及香港功夫电影对武术国际化的影响 323

一 当代香港、澳门武术的发展 323

二 岭南武术文化传播的艺术天使——香港功夫(武侠)电影 327

本章小结 335

第十一章 岭南武术文化对外交流与武术国际传播综合创新论 336

第一节 岭南武术文化的对外交流及其文化心理 336

一 岭南珠三角武术的地域传承 336

二 情感纽带:海外华侨华人传播武术的文化心理 342

第二节 综合创新——武术文化国际传播论 344

本章小结 348

结论 349

主要参考文献 357

附录 368

后记 3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