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资本论》第2卷讲解  《实践》增刊
《资本论》第2卷讲解  《实践》增刊

《资本论》第2卷讲解 《实践》增刊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
《《资本论》第2卷讲解 《实践》增刊》目录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简介 1

一、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及其在《资本论》逻辑体 1

系中的地位 1

目录 1

二、第二卷的逻辑结构 3

关于第二卷“前言”的提示 4

一、《资本论》第二卷的编辑经过 4

二、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驳斥 5

一、研究对象 10

二、本篇结构 10

《资本论》第二卷 10

第一篇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10

资本的流通过程 10

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 11

一、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及其三个阶段 11

二、从资本总流通过程看第二卷同第一卷在研究 12

对象上的联系与区别 12

三、关于第一篇的研究方法 12

一、G到W的内容及其数量关系 13

Ⅰ.第一阶段G—W 13

二、G—W的实质是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 14

三、对G—A的再分析 15

Ⅱ.第二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 19

一、A和P m的结合使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19

二、生产资本的职能是榨取剩余价值 21

Ⅲ.第三阶段W'—G' 22

一、商品资本(W')是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22

是预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 24

二、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W'—G') 24

三、对第三阶段终点G'性质与职能的剖析 26

Ⅳ.总循环 28

一、货币资本总循环公式 29

二、总循环是产业资本的总循环 30

三、货币资本总循环公式的特点 33

第二章生产资本的循环 38

一、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表示产业资本的再生产 38

二、生产资本循环公式的特点 38

Ⅰ.简单再生产 39

一、W'—G'—W运动的内容 39

二、W'—G'—W运动的中断和经济危机 45

Ⅱ.积累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46

一、扩大再生产的先决条件是追加货币资本的积累 46

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本循环公式 47

Ⅲ.货币积累 48

Ⅳ.准备金 49

第三章商品资本的循环 52

一、商品资本循环的总公式及其特点 52

二、商品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 55

三、作为社会总资本运动形式的W'…W' 57

第四章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61

一、产业资本总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61

二、产业资本总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 62

三、资本循环与商品流通的交错 68

四、批判以交易方式作为划分经济时代标志的错误 73

五、关于W'的实现问题 73

第五章流通时间 77

一、生产时间 77

二、流通时间 79

Ⅰ.纯粹的流通费用 83

第六章流通费用 83

1.买卖时间 84

一、买卖时间是资本价值在流通领域中由一种形 84

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所需的时间 84

二、买卖时间的性质 85

三、纯粹商业劳动的非生产性质 86

2.簿记 87

一、簿记的费用属于纯粹流通费用 87

二、簿记的重要性 87

3.货币 88

Ⅱ.保管费用 89

1.一般储备的形成 90

一、商品储备及其费用 90

二、一般储备与资本主义特有的储备形式 91

2.真正的商品储备 93

一、商品储备绝对和相对增大的历史趋势 93

二、储备费用及其性质 94

三、自愿储备和非自愿储备 95

Ⅲ.运输费用 97

一、运输业的生产性质 97

二、运输费用的补偿 98

第二篇 资本周转 104

一、研究对象 104

二、本篇结构 105

第七章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06

一、什么是资本周转 106

二、研究资本周转应当采用什么公式 107

三、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07

Ⅰ.形式区别 109

第八章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09

一、固定资本及其流通 110

二、流动资本及其周转 113

三、结论 116

Ⅱ.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和积累 117

一、固定资本的磨损与补偿 117

二、固定资本的维持和修理 118

三、折旧基金及其职能 120

一、预付资本的总周转 122

二、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周期及其计算方法 122

第九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周转的周期 122

三、固定资本周期更新是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 123

第十章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重农 125

学派和亚当·斯密 125

一、斯密把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看成是 126

资本投入不同经济部门所产生的差别 126

二、斯密把流动资本混同于流通资本 126

的错误及其根源 127

四、综述斯密在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划分问题上 127

乱的 127

三、斯密对固定资本所下的定义也是错误而又混 127

五、批判斯密把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价值排除在流 128

动资本之外等错误理论 128

第十一章 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理论。李 132

嘉图 132

一、李嘉图的“双重错误” 132

二、对“双重错误”的正面批判 133

三、斯密错误理论所造成的后果 136

二、劳动期间对资本周转速度和流动资本预付额 138

的影响 138

第十二章劳动期间 138

一、生产时间、劳动期间和工作日的概念 138

三、劳动期间长短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不同 139

影响 139

四、对劳动期间的历史考察 139

五、劳动期间的缩短 139

第十三章生产时间 141

一、生产时间及其构成 141

二、自然作用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142

四、生产时间和劳动期间不一致的四种情况 143

三、生产资料的储备对生产时间和资本周转的影响 143

第十四章流通时间 145

一、出售时间 145

二、购买时间 146

第十五章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148

Ⅰ.劳动期间等于流通期间 150

一、研究这种情况的意义 150

二、资本Ⅰ和资本Ⅱ运动的特点 150

三、周转额和周转次数的计算 150

二、举例和分析 151

一、和第Ⅰ节所述情况的异同点 151

Ⅱ.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 151

Ⅲ.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 152

Ⅳ.结论 153

Ⅴ.价格变动的影响 154

一、价格变动与流通中货币资本量的关系 154

二、影响预付资本量的三种情形 155

第十六章可变资本的周转 158

Ⅰ.年剩余价值率 158

一、本章的研究对象与角度 158

二、年剩余价值率和实际剩余价值率 159

三、年剩余价值率(M')和实际剩余价值率(m')的差别来源于预付可变资本和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的差别 160

四、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和预付可变资本的差别 161

是由二者周转期间的差别决定的 161

五、可变资本的预付和流回反映了资本的本质 163

Ⅱ.单个可变资本的周转 164

一、从单个可变资本的周转看可变资本周转的特点 164

二、周转期间的差别对可变资本周转的影响 165

Ⅲ.从社会的角度考察的可变资本的周转 166

一、劳动力占用和生活资料 166

二、周转周期不同的单个可变资本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内容之一 167

一、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实现的影响 170

第十七章剩余价值的流通 170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生产资本的两条途径——外延的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 171

Ⅰ.简单再生产 173

一、剩余价值的实现和货币流通规律 173

二、对把剩余价值的来源归结为实现剩余价值所需货币来源问题的资产阶级理论的批判 175

三、简单再生产条件下,资本家个人消费基金的来源和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176

四、驳断言可变资本(工资)增加必然引起生活资料价格上涨和货币流通量增加的资产阶级献媚者 179

五、资本周转和货币流通的本质区别 181

一、实现追加剩余产品所需追加货币的来源问题 182

Ⅱ.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182

二、作为货币准备金的剩余价值的积累问题 183

三、贮藏货币的形成 184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190

第十八章导言 190

Ⅰ.研究的对象 190

一、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190

二、本篇同第一卷以及第二卷第一、二篇的关系 194

Ⅱ.货币资本的作用 195

一、货币在单个资本周转中的作用 196

二、在预付资本量为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生产要素作用的途径 197

三、对公有制社会有计划、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科学预言 199

第十九章前人对这个问题的阐述 202

Ⅰ.重农学派 202

一、《经济表》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第一次系统描述 202

二、斯密再生产理论同魁奈《经济表》的关系 205

Ⅱ.亚当·斯密 206

1.斯密的一般观点 207

一、关于产品价值构成和不变资本价值问题 207

二、关于两大部类产品的实现 208

三、马克思在纠正斯密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所建立的科学的实现论 209

2.斯密把交换价值分解为V+m 212

一、“斯密教条”的错误 212

二、“斯密教条”中的个别合理因素 213

三、对“斯密教条”的进一步批判 215

3.不变资本部分 216

一、斯密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分解为(V+m), 216

从而把C从商品价值中驱逐出去 216

二、“斯密教条”的理论根源在于不完善的价值论 216

三、总结 218

及资本流通和一般商品流通的区别 219

4.亚·斯密所说的资本和收入 219

一、亚当·斯密混淆劳动力买卖和劳动力使用以 219

二、劳动力的双重作用。驳斯密关于可变资本执 221

行“双重职能”的谬论 221

三、批判斯密把收入看作价值源泉,从而背离劳 224

动价值论的错误 224

四、对斯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综合分析 224

5.总结 225

一、“斯密教条”的现实基础 225

再批判 227

二、对斯密从价值分解导出价值决定这一错误的 227

三、斯密在研究方法(次序)上的错误 231

Ⅱ.以后的经济学家 232

第二十章简单再生产 236

Ⅰ.问题的提出 236

一、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应当分析商品资本循 236

环公式 236

二、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角度与方法 237

三、关于本章的研究对象——简单再生产 241

一、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几个前提 243

Ⅱ.社会生产的两个部类 243

二、简单再生产的基础和要点 244

Ⅲ.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Ⅰ(V+m)和ⅡC 246

的交换 246

一、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46

二、货币流通对社会产品交换的媒介作用 246

Ⅳ.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 248

品 248

一、第Ⅱ部类内部必要消费品和奢侈品的交换 248

二、驳危机来自费用不足的谬论 252

Ⅴ.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 254

一、货币流通媒介作用的一般规律 254

二、货币流通媒介作用的三种情况 256

三、货币流通媒介作用的重要性 258

Ⅵ.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 259

一、从价值角度看Ⅰ C 259

二、从实物角度看Ⅰ C 259

三、Ⅰ C补偿的特殊方式 260

四、对公有制社会生产资料补偿问题的设想 260

一、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261

Ⅶ.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261

二、结论 262

Ⅷ.两个部类的不变资本 264

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264

二、把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组成和物质组成相比较 264

时产生的困难 264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是社会 266

总产品的实物补偿 266

二、亚当·斯密 267

一、施托尔希 267

Ⅸ.对于亚·斯密、施托尔希和拉姆赛的回顾 267

三、拉姆赛 268

Ⅹ.资本和收入:可变资本和工资 269

一、简单再生产的若干基本原理 269

二、驳“对一个人是资本的东西,对另一个人就 270

是收入”的观点 270

三、从Ⅰ Ⅴ所经历的变化看资本和收入的区别 273

Ⅺ.固定资本的补偿 275

一、本节的研究对象与角度 275

三、货币在固定资本更新上的独特作用 276

二、固定资本补偿的特点 276

1.损耗的价值部分在货币形式上的补偿 277

一、困难及其形成 277

二、关于解决上述困难的种种设想 278

2.固定资本的实物补偿 279

一、问题的解决 279

二、固定资本补偿的三种情况 281

三、对几种违反上述规律情况的分析 284

要求,以及发生不平衡时的补救办法 285

二、第Ⅰ部类固定资本补偿的变化对第Ⅰ部类的 285

衡条件的破坏以及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285

一、简单再生产中,Ⅱ C(1)和ⅡC(2)平 285

3.结论 285

Ⅻ.货币材料的再生产 287

一、金的再生产与流通中的货币 288

二、对流通中货币来源问题上错误观点的批判 289

ⅩⅢ.德斯杜特·德·特拉西的再生产理论 292

一、驳关于资本家因在商品买卖中互相欺骗而致 292

富的谬论 292

二、驳关于向劳动者高价出售是利润源泉的谬论 293

利润说 294

三、驳所谓资本家向有闲阶级出售消费品而得到 294

第二十一章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297

一、第二十一章的研究对象 297

二、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两个条件 298

三、用于积累的货币来源 298

Ⅰ.第Ⅰ部类的积累 299

1.货币贮藏 299

一、一部分资本家积累的货币是另一部分资本家 299

提供的 299

机的可能性 300

二、货币积累与实际积累的不平衡增加了经济危 300

2.追加的不变资本 301

一、第Ⅰ部类工人的剩余劳动是扩大再生产的物 301

质基础 301

二、影响追加的不变资本量的因素 302

三、由潜在的追加不变资本到实际的追加不变资本的转化 303

3.追加的可变资本 305

Ⅱ.第Ⅱ部类的积累 305

一、第Ⅰ部类单方面积累给第Ⅱ部类产品实现带来的困难 305

二、第Ⅱ部类积累困难对第Ⅰ部类积累的影响 306

三、对“商品储备说”的批判 307

Ⅲ.用公式来说明积累 308

一、用年产品新的组合说明积累 308

二、第Ⅱ部类追加货币资本的来源 311

三、用公式和实例说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12

1.第一例 312

2.第二例 315

一、第二例假定条件的变化及其依据 315

二、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 316

四、再论Ⅰ(V+1/2m)>ⅡC 318

三、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 318

五、第二例的推演 319

3.积累时ⅡC的交换 321

一、扩大再生产时Ⅱ C交换的三种情况 321

二、关于ⅡC交换中的几种特殊情况 322

三、对扩大再生产平衡条件的小结 323

Ⅳ.补充说明 323

一、金生产者体现(V+m)的金产品成为第Ⅱ部 324

类的货币来源 324

二、在两大部类交换中货币贮藏的形成 32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