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史上的两条路线斗争 1
一、什么是哲学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3
三、哲学史上的两条路线斗争 9
(一)古希腊奴隶社会哲学的两条路线斗争 9
(二)西欧封建社会哲学的两条路线斗争 19
(三)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时期哲学的两条路线斗争 21
(四)十七世纪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哲学的两条路线斗争 25
(五)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哲学的两条路线斗争 34
(六)德国古典哲学的两条路线斗争 40
(七)十九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哲学 62
(八)中国古代和近代哲学 64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中的根本革命 7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7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中的根本革命 7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9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9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 9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105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的创造性发展 11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而发展 110
二、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保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115
三、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发展 119
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11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发展的历史条件 119
1.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揭示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意义,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观 124
(二)毛泽东同志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伟大贡献 124
2.毛泽东同志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深刻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运动规律,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28
3.毛泽东同志全面地阐明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关于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141
4.毛泽东同志精辟地发挥了矛盾法则是辩证法的本质的思想,坚持和发展了辩证法和认识论一致的观点 146
5.毛泽东同志发展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思想 149
6.毛泽东同志发展了关于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的原理 155
(三)毛泽东同志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贡献 161
1.毛泽东同志坚持了历史辩证法,发展了两类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学说 161
2.毛泽东同志深刻地分析了当代世界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正确地揭示了我们时代的基本特征,全面地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167
3.毛泽东同志彻底地坚持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运动的理论原则,发展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学说 174
4.毛泽东同志彻底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精神,发展了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学说 180
四、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为彻底粉碎现代修正主义而斗争 185
第四章 物质与意识 215
一、世界的物质性 215
(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215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24
(三)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245
(一)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 253
1.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253
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253
2.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64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 274
(二)批判唯心主义 279
(三)批判二元论和不可知论 306
(四)批判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 318
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324
(一)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 324
(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反对右倾保守 353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390
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390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 390
(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401
(三)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 411
二、认识的基本规律 415
(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及其辩证关系 415
(二)列宁论认识的圆圈 431
三、真理和错误 434
(一)客观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434
1.客观真理。批判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434
2.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439
(二)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错误的态度 462
四、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489
(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489
(二)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505
五、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523
(一)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 523
(二)破资产阶级世界观,立无产阶级世界观 529
(三)改造主观世界的途径 534
(一)两种发展观 547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547
第六章 对立统一规律 547
(二)唯物辩证法的特点 557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 563
1.事物的普遍联系原则 563
2、事物的普遍发展原则 570
(四)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574
(五)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576
(一)矛盾的普遍性 578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578
(二)矛盾的特殊性 590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609
(四)具体分析具体矛盾的重要意义 618
三、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 627
(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627
(二)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 646
四、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650
(一)矛盾的同一性 650
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650
2.矛盾双方无不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657
(二)矛盾的斗争性 673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687
五、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695
(一)对抗性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695
(二)非对抗性矛盾及其解决方法 700
(三)正确区别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706
一、质与量的对立统一 715
(一)事物的质和量 715
第七章 量变质变规律 715
(二)事物的度 724
二、从量变到质变和从质变到量变。批判改良主义 731
三、飞跃形式。爆发式的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752
(一)关于“飞跃” 752
(二)爆发式的“飞跃”。爆发式的革命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756
(三)渐进性“飞跃” 763
第八章 否定的否定规律 770
一、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否定的革命实质 770
(一)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 770
(二)否定的革命实质 780
二、否定的否定,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787
(一)否定的否定,螺旋式上升 787
(二)波浪式前进,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797
三、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旧事物斗争的发展规律 810
(一)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810
(二)新旧事物斗争的发展规律 821
(三)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如何对待新生事物 830
(一)范畴的定义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845
一、范畴的实质 845
第九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845
(二)范畴是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是人类实践的最高概括 848
(三)范畴的运动、联系和相互转化 854
二、本质和现象 859
(一)什么是现象和本质 859
(二)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统一 862
(三)如何把握事物的本质 871
三、形式和内容 876
(一)什么是形式和内容,形式和内容是发展变化的 876
(二)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 878
(三)自觉地运用形式和内容的辩证法指导革命工作 888
四、原因和结果 897
(一)什么是因果性,研究因果关系的意义 897
(二)因果性反映着客观世界的实在联系 904
(三)因果关系的辩证法 907
(四)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因果观 911
五、必然与偶然、必然与自由 917
(一)什么是必然与偶然 917
(二)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 922
(三)必然与自由 929
六、可能与现实 937
(一)可能性是根据一定条件的 937
(二)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942
(三)充分地估计到各种可能性对革命实践的意义 952
第十章 辩证逻辑 960
一、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学的统一 960
(一)辩证唯物主义是辩证法与唯物论的统一 960
(二)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统一 965
(三)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学的统一 968
(四)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 973
二、辩证逻辑的几个基本原则 975
(一)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 975
(二)在联系、运动和发展中把握事物 977
(三)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981
三、辩证逻辑的几个主要方法 984
(一)历史的和逻辑的 984
(二)抽象和具体 986
(三)分析和综合 989
(四)归纳和演绎 993
第十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与自然科学 996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 996
(一)自然科学在本质上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996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 999
二、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的指导意义 1006
三、唯物主义科学观和唯心主义科学观的斗争 1011
第十二章 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1016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及其重大意义 1016
二、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1024
三、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 1027
四、两种历史观的斗争。批判唯心史观 1031
第十三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060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060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060
(二)社会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 1069
(三)社会意识的特点 1075
二、两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 1083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1095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 1104
四、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1104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百战百胜的武器 1108
第十四章 社会基本矛盾 1112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112
(一)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112
1.什么是生产力 1112
2.什么是生产关系 1114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117
1.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 1117
2.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1120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1124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128
(一)什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128
1.什么是经济基础 1128
2.什么是上层建筑 1131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133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133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1142
(三)要重视抓上层建筑 1147
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1152
四、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规律 1156
五、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中的运动规律 1165
第十五章 阶级和阶级斗争 1173
一、阶级的产生和阶级的消灭 1173
二、阶级斗争是有阶级的社会发展的动力 1185
(一)阶级斗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问题之一 1185
(二)阶级斗争是有阶级的社会发展的动力 1190
(一)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1196
三、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伟大的历史使命 1196
(二)无产阶级担负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 1200
(三)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 1205
(四)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彻底完成 1211
四、阶级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方法 1219
五、批判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 1227
第十六章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234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234
二、工农是群众的主体 1247
三、对待群众运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 1253
四、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261
第十七章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1272
一、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272
二、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1276
三、世界上一切革命斗争都是为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 1279
四、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 1284
五、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300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首要条件 1300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任务 1309
国家消亡的前提 1326
(三)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是 1326
六、工农联盟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 1330
七、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 1343
第十八章 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 1355
一、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355
(一)应该把民族区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1355
(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积极因素 1357
(三)国际无产阶级是民族解放运动最可靠的同盟者 1362
(四)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在世界革命运动中的巨大作用 1365
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和解放战争是进步的、革命的、不可避免的 1373
三、被压迫民族彻底解放的基本道路 1379
(一)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彻底胜利的基本道路 1379
(二)无产阶级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应该起领导作用 1383
四、社会主义国家、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要互相支持 1394
五、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打倒帝国主义 1400
第十九章 战争与革命 1406
一、我们的时代仍然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406
二、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1420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对待战争的态度 1430
四、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1447
五、人民军队与人民战争 1455
六、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1467
(一)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战略思想的基础 1467
(二)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策略思想和战术思想的根本原则 1481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1492
一、工人阶级斗争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 1492
义 1492
二、共产主义的两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1498
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 1508
第二十一章 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段论 1518
一、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是不断革命 1518
二、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上)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1525
三、坚持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 1543
第二十二章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 1553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1553
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1564
三、开展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1575
(一)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的 1582
四、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进行革命,最重要的,是要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582
(二)对反动派造反有理 1584
(三)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587
(四)要认真注意政策 1587
(五)正确地对待干部 1589
(六)实行革命的三结合 1591
(七)人民解放军要支持无产阶级革命派 1592
(八)要斗私批修 1594
五、反潮流是马列主义的一个原则 1595
六、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1604
七、光辉的五·七道路 1612
八、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问题 1620
第二十三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工作方法 1623
一、两种对立的工作方法 1623
二、政治挂帅 1629
三、群众路线 1633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根本组织路线 1633
(二)必须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人民群众,必须用正确 1638
的方法领导人民群众 1638
(三)发扬民主作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1641
四、调查研究,掌握政策 1644
(一)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 1644
(二)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649
1.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看问题 1649
2.要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 1650
3.要全面地看问题,要看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1653
4.典型调查 1657
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658
(三)正确地执行党的政策 1660
五、要考虑到全局 1663
六、抓点 1666
七、一般和个别相结合 1672
八、两条腿走路 1679
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683
十、树立对立面,变坏事为好事 1687
十一、革命干劲与科学分析相结合 1694
(一)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 1694
(二)在任何工作中都必须坚持革命干劲和科学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1698
十二、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 1700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MBA大师.2020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专用辅导教材 数学考点精讲》(中国)董璞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药鉴定学实验 供中药学 药学及相关专业使用 第2版》吴啟南 2018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李隆庭,徐一星主编 2012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配套辅导用书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题集 第5版》李元起主编 2018
-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素描基础与设计》施猛责任编辑;(中国)魏伏一,徐红 2019
- 《全国校外艺术课堂新形态示范教材系列 少儿钢琴表演曲集》唐冠祥编著 2019
- 《幸福的哲学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3》周国平 2019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巴丹吉林沙漠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循环模式》(中国)王旭升 2019
- 《吉林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发展报告》赵光远,王桂华主编 2019
- 《吉林省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于凡著 2019
- 《吉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倪锦丽著 2019
- 《吉林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报告2017》黎健主编 2019
- 《吉林省志 卷11 政事志/侨务》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9
- 《吉林市志 文化志》张国利主编;吉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1999
- 《一个人的47公里》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编 2010
- 《飞诺藏金 春秋战国篇》宛鹏飞编著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