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目的在建立独立的知识论尤注重於知识之集合性 1
2.本书以知识讲文化又以文化讲知识 虽似循环的然却并不想避免 1
绪论 1
3.有些由意义而成的概念其起源不尽出於经验而乃是出於逻辑 2
3.文化之最低的与最高的两种定界 2
4.本书之主张为多元相交作用论 5
5.本书分三部分 6
第一编 从知识而说到文化(关於知识的性质) 7
第一章 直接的见闻 7
1.见闻的知觉与辨别的解释是虽可分析而实际上总在一起的 7
2.心是级级高升的综合作用 8
3.感觉是混合的作用 9
4.知觉是配合的作用 在配合中意义始参入 而感觉与知觉都是造成者 10
1.必有相关者在感觉背後 13
第二章 在外的相关者 13
2.但相关者究竟为何却不可多说 只能承认为止 14
3.相关者是大概的限点而已 只由於推测而知 15
第三章 概念作用 19
1.腾离了现前的知觉便升为概念 19
2.概念由於腾离了知觉把其中的意义抽出而凝合为一以成 其腾离的过程是由於从影相淡褪变为模糊而起後来变为记号 再移用於他处遂成为符号 符号一起概念乃完成 20
4.概念中有由逻辑性质而成的倘其规范作用愈大便愈变为范畴 范畴的出现却必与文化全部相配合 24
第四章 空时与物 27
1.外在者知觉概念三者是叠合的 因为知觉是外在者的指数 概念虽直接代表知觉却又必间接指谓外在者 27
2.以空时二者为例 其根据皆在於外在者 其形态皆现於知觉 其性质则为概念所说明但三者不一致 28
3.再以物为例以明此种叠合及其不一致 30
4.这种叠合因其中有互相影响故难以分析 因为愈研究其真正性质却结果反愈变为概念 既为概念则必受概念的性质所拘束 31
第五章 主观与客观 34
1.每一种造成者必有所依凭的所与 此外尚有所受的影响 由知觉到概念是所与的左右力渐减低而影响的参加力渐增大 34
2.主观与客观的分别有两种 即物心与能所 36
3.尚有第三种即人我 乃是由社会而生的 三种主客之分皆是用客观为材料以造成主观 37
第六章 知识即价值 39
1.知识必有所为 39
2.有个永不站住的逝去 同时有个反抗逝去的稍稍握住 40
3.握住即是知识 本书把知识的三种看法合而为一 42
第二编 从文化而说到知识(关於知识的制限) 45
第一章 言语 45
1.言语有民族性 抽象名词往往代表那个民族的文化 45
2.文字变化与思想有关系 48
3.言语与常识的构成 51
4.言语只可用行为主义说明之 52
5.言语拘束思想之又一例 54
第二章 逻辑 56
1.逻辑与言语之关系 传统逻辑的性质 56
2.传统逻辑基於本体属性之哲学 57
3.新逻辑是基於函数关系的哲学 60
4.形而上学的逻辑是基於自身超越的哲学 61
5.辩证法逻辑是基於相反律 四种逻辑各有用途互不相同 62
6.对於逻辑性质的一个反驳 64
第三章 哲学 68
1.总括性的概念乃哲学所从事的 68
2.理论知识容易为我们自己的态度所左右 69
3.理论知识亦必是有所为的 70
4.范?的来源有二 即逻辑上所推得与文化上所需要 72
5.一切哲学以本体论宇宙论居首而以人生论道德社会论政治论居尾其实乃系倒装 74
6.从哲学方法上证之 76
7.科学理论即为哲学 77
第四章 社会思想 79
1.社会团结的需要影响於思想 社会内对抗情形亦然 79
2.以中国为例而证明之 80
3.政治理想与政治实施为二 82
4.教育是政治的奴隶 84
第五章 真理 87
1.知觉的徵验只能於反证上有力量 87
3.境况决定以外必须加以面观的有限可能 89
2.真是由於订正而出 89
4.修改旧来的三种标准 92
5.境况决定说须包有历史 94
6.并且又须包有未来的动势 故真理有些略同於理想 95
第三编 中国思想之特徵 99
第一章 中西思想之根本异点 99
1.中国无本体哲学而有整体哲学 无个体哲学而有职司哲学 99
2.中国思想上天之特别地位 102
3.中国思想分先秦宋明清代三期 各有特色 104
第二章 中国思想的社会背境 106
1.中国书籍是专给士阶级用的 106
2.儒家思想最宜於统一後的士 108
3.在孟子上容易证明理论是填满文化上间隙的需要 111
4.宋明理学是加强士的心理上信力 113
5.理学修养是中国的瑜伽 114
6.神秘的整体主义 117
7.清儒是转向於注重人性的研究 118
8.中国名学与西方不同 120
第三章 中国哲学上的范畴 123
1.论思想轨型以范畴来表现之 123
2.西洋思想上的范畴表 126
3.中国思想上的范畴表 130
4.中西思想的不同是由於范畴有所不同 132
5.讨论「本」的范畴及其影响 134
6.本的范畴与社会组织之关系 135
7.其及於道德观念的作用 138
8.附论二点 139
结论 141
1.一个大概的总结 141
2. 回答一个诘难 143
3.一个余义 143
4.一个更正附带於此 144
附录 147
一 科学与历史之对比及其对中西思想不同之关系 147
二 从中国言语构造上看中国哲学 157
三 思想言语与文化 171
四 不同的逻辑与文化并论中国理学 198
五 思想自由与文化 225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弹好钢琴必备的五线谱知识》杨青华威武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全解 2015-2019 中药学专业知识 1》黄坤主编 2020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初中物理知识地图》赵端旭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