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促进产业技术进步_基于技术标准化的研究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11139044
  • 页数:329 页
图书介绍:本书采用理论推演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从技术标准化到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研究框架,探索通过技术标准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机理、规律及战略对策。可供企业、产业和政府部门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以及有关研究者参考使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目录

第一部分 研究综述、科学问题与项目研究设计一、相关研究综述 1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1

(二)文献综述 10

二、科学问题与项目研究设计 30

(一)科学问题 30

(二)项目研究设计 32

第二部分 技术标准化与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关系三、技术标准化及其战略意义 34

(一)技术标准与技术标准化基本内涵 34

(二)技术标准化的战略意义 41

四、技术标准化与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关系 48

(一)战略关系概述 48

(二)技术标准化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主要作用 56

五、基于技术标准化的技术能力及其评价 58

(一)技术能力研究基础 58

(二)技术能力评价设计要求与现有指标体系 60

(三)技术标准化:产业技术能力研究的重要维度 65

(四)基于技术标准化的高技术企业技术能力评价 71

第三部分 技术标准化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机理六、技术标准化过程三重螺旋结构及其运行 88

(一)背景与研究问题界定 88

(二)技术标准化三重螺旋结构模型及机理 90

(三)启示与政策含义 95

七、技术标准联盟是促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业组织形式 97

(一)技术标准战略联盟的内涵 97

(二)技术标准联盟的参与主体、合作要素与发展阶段 100

(三)企业技术标准合作与联盟动力及机理 106

八、技术标准化是培育和发展主导企业的战略平台 118

(一)技术标准化中的主导企业及其战略影响 118

(二)技术标准化合作中主导企业剩余控制权配置博弈 119

九、技术标准化是发展、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重要载体 133

(一)技术标准化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及其作用机理 133

(二)基于专利组合的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动力与策略 141

十、技术标准产业化是推动产业集聚变革与创新的动力 157

(一)企业集聚的本质及其演化与创新 158

(二)技术标准产业化促进企业集聚虚拟化发展机理 163

(三)基于技术标准产业化的企业虚拟集群 172

十一、技术标准化是科学实践政府职能与政策作用的战略途径 180

第四部分 实证与对策研究 183

十二、综合案例研究 183

(一)案例研究设计 183

(二)TD-SCDMA案例研究 185

(三)闪联技术标准联盟案例研究 223

(四)案例研究启示 258

十三、问卷调查与分析 261

(一)问卷调研背景与目的 261

(二)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262

(三)分析方法和工具 263

(四)实证数据分析 263

(五)结论与启示 280

十四、促进自主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技术标准化对策 282

(一)利用科技资源国际流动与重组机会,发展技术标准合作与创新网络 282

(二)制定积极的标准化战略,促进技术标准产业联盟与合作 284

(三)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85

(四)提高主导企业的战略地位、战略能力和技术标准化合作绩效 286

(五)推进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 287

(六)实施共赢的企业、产业和区域合作政策 288

(七)积极推进技术标准产业化,促进大型企业国际化发展 289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90

附录 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策略问卷 292

参考文献 299

后记 328

图1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33

图2 移动通信服务产业标准GSM的产业化经济效果模型 47

图3 研究和开发、技术标准和技术进步的关系 50

图4 企业R&D协作网络与技术标准化联盟的互动机制 55

图5 基于技术标准化的产业技术能力评价指标基本构架 68

图6 基于技术标准化三螺旋结构的企业技术能力评价体系 75

图7 企业技术能力指标体系权重 76

图8 中兴通讯2001—2008年技术能力综合指数 86

图9 三螺旋(体)结构图 89

图10 R&D、技术标准、标准产业化三者交互影响 91

图11 技术标准化三重螺旋结构模型 91

图12 技术标准联盟主体与要素构成钻石模型 101

图13 两阶段合作博弈事件次序 123

图14 鼎桥人员数量变化 130

图15 鼎桥发明专利申请数 130

图16 中国移动首次TD商用试验网设备招标 131

图17 中国移动第二次TD商用试验网设备招标 131

图18 联盟内部企业持续研发的动力 151

图19 TDD专利分布 154

图20 SCDMA专利分布 154

图21 标准网络中互补产品质量变化互动模型 166

图22 互补产品质量各阶段中变量的变化与关系 171

图23 基于技术标准产业化的企业虚拟集群结构 175

图24 中国移动用户规模及预测 187

图25 TD-SCDMA建网时间的投资与服务收入预测 188

图26 2G与3G支持的业务速率 189

图27 TD-SCDMA产业化历程 195

图28 TD-SCDMA技术标准化三螺旋结构演进 196

图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发明专利申请量 197

图30 TD-SCDMA产业联盟组织结构 203

图31 TD-SCDMA主要设备厂商研发投入 206

图32 TDD和SCDMA发明专利 208

图33 TD系统设备(一期)市场份额 210

图34 TD手机市场份额 210

图35 TD数据卡市场份额 211

图36 第二轮TD终端招标手机芯片市场份额 211

图37 中兴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R&D投入 213

图38 中兴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R&D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 213

图39 华为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R&D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 214

图40 华为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R&D投入 214

图41 中国移动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资本支出 216

图42 TD-SCDMA产业链 218

图43 2005—2010年中国数字家庭产业规模 225

图44 国内外主要相关数字技术标准分布 226

图45 闪联技术标准发展的主要阶段 228

图46 闪联技术标准联盟产业链厂商分布 231

图47 闪联成员的扩张 233

图48 闪联技术标准工作组职责 235

图49 闪联技术标准联盟(工作组)组织结构 236

图50 闪联主导企业的研发投入 241

图51 闪联主导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 242

图52 闪联主导企业专利申请数量 243

图53 闪联主导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 243

图54 闪联专利统计 244

图55 闪联终端产品分布 246

图56 闪联产品销售数量增长 247

图57 闪联主导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情况 249

图58 闪联主导企业利润增长情况 250

图59 闪联主导企业盈利水平变动情况 251

图60 闪联主导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变化 252

图61 闪联主导企业发展综合指数变化 253

图62 闪联技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254

图63 样本企业主导产品主要技术来源 264

图64 样本企业拥有技术专利类型 264

图65 样本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水平分布 270

图66 2000年以来专利技术产业化率 270

图67 企业R&D机构设置情况 272

图68 企业研发经费的主要来源 272

图69 企业研发立项依据分布 272

图70 企业R&D存在的主要问题 272

图71 企业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分布 273

图72 样本企业主要技术标准来源分布 273

图73 技术标准的专利来源分布 274

图74 企业制定或使用技术标准的目的 274

图75 企业技术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75

图76 企业联盟与合作的主要对象 276

图77 企业合作研发活动的主要内容 276

图78 企业与大学等合作的主要模式 276

图79 企业技术创新合作关心的主要问题 276

图80 企业联盟体现知识产权的主要模式 277

图81 联盟与合作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277

图82 政府为企业提供的主要服务 278

图83 政府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需做工作 278

表1 技术标准化战略选择的优势、劣势和风险比较 38

表2 影响公司标准化战略选择的关键因素 39

表3 企业技术标准化战略组合 39

表4 国家技术能力现有评价维度与指标 62

表5 技术标准组织与技术标准联盟评分 77

表6 产业链状况评分 78

表7 中兴通讯R&D指标原始数据 81

表8 中兴通讯R&D指标处理后累积指数和截面指数 82

表9 中兴通讯技术标准化指标原始数据 82

表10 中兴通讯技术标准化指标处理后累积指数和截面指数 83

表11 中兴通讯技术标准产业化指标原始数据 84

表12 中兴通讯技术标准产业化指标处理后累积指数和截面指数 84

表13 中兴通讯技术能力一级指标累积指数和截面指数 85

表14 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发展的三阶段结构与内容 106

表15 企业之间合作的动力与利益概览 106

表16 企业的专利组合分类 144

表17 企业专利的赋值 145

表18 企业合作的不同收益 146

表19 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 147

表20 企业联盟动力的大小 148

表21 企业技术标准竞争与合作策略对比 152

表22 TD-SCDMA专利的分布 154

表23 企业集群理论发展概览 160

表24 互补产品质量互动模型参数表 170

表25 三种主流3G标准主要技术性能比较 190

表26 TD-SCDMA技术标准化进程 192

表27 TD-SCDMA标准基本技术的发展 193

表28 TD-SCDMA标准的产业化与技术扩散 200

表29 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表 202

表30 TD-SCDMA技术标准的产品与市场开发 207

表31 大唐在TD-SCDMA产业领域的扩展与技术合作 212

表32 TD-SCDMA产业联盟的发展 217

表33 TD-SCDMA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219

表34 TD-SCDMA与WCDMA标准发展对比 221

表35 闪联技术标准协议内容 224

表36 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主导企业代表 227

表37 闪联技术标准发展的主要阶段 228

表38 闪联技术标准的发展历程与大事记 229

表39 闪联技术标准产业化进程 232

表40 闪联技术标准联盟成员构成 233

表41 闪联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结构 234

表42 闪联主导企业的研发投入 241

表43 闪联主导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 242

表44 闪联部分主导企业推出的代表性产品 245

表45 闪联主导企业营业收入 249

表46 闪联主导企业利润 250

表47 闪联主导企业盈利水平 251

表48 闪联主导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数 251

表49 闪联主导企业发展综合指数 252

表50 样本企业资产总额分布 263

表51 样本企业销售收入分布 264

表52 样本高技术企业分布特征 265

表53 态度量表均值 266

表54 技术标准化对企业发展作用重要性信度汇总 267

表55 影响联盟与合作成败因素重要性信度汇总 268

表56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素重要性信度汇总 268

表57 技术标准化对企业发展的主要作用及其程度 274

表58 技术标准化对高技术企业发展作用均值 279

表59 样本高技术企业资产总额、研发人员与专利数的相关矩阵 2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