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3册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3册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3册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中华文化基金会
  • 出版年份:1983
  • ISBN:
  • 页数:846 页
图书介绍:
《中华文化百科全书 第3册》目录

壹 国史起源 1

一、史之意义与史官职掌 1

第一章 历史 1

第一节 国史概说 1

二、古史掌於贵族或王官 3

三、史书之演变 4

四、国史分类及其范围 5

二、专掌记注之史官 6

一、累世不断之史籍 6

贰 国史特点 6

三、正统思想之树立 7

四、褒善贬恶之书法 8

一、中华民族之起源 9

壹 远古史 9

五、尊王攘夷之观念 9

第二节 各代史实 9

二、传说中之唐虞政治 10

一、夏代之政教 11

贰 上古史 11

二、商代之政教 13

三、西周之政治 15

四、古代之封建制度 17

五、春秋之霸业 19

六、战国之七雄 20

七、春秋战国之政治改革 22

八、古代社会概况 24

九、中原文化之广播与疆域之扩张 28

一、秦之统一及其政策 31

叁 中古史 31

二、秦汉之际 33

三、西汉之政治 34

四、新莽之改制 37

五、东汉之政治 38

六、秦汉之武功 41

七、两汉对外之交通 45

八、秦汉之制度 47

九、佛教与道教 49

一○、两汉之学术 50

一一、两汉之社会 54

一二、三国之鼎立 55

一三、晋之统一与内乱 57

一四、南北朝之对峙 60

一五、魏晋南北朝之制度 61

一六、魏晋南北朝之学术与文化 64

一七、魏晋南北朝之社会 68

一八、隋之统一与政治 71

一九、唐之开国及其盛世 73

二○、隋唐之武功 75

二一、唐中叶後之政局 78

二二、五代之混乱 82

二三、隋唐五代对外之交通 85

二四、中外文化之交流 86

二五、佛教之分宗与新教之传入 88

二六、隋唐之制度 91

二七、隋唐之学术文艺 94

二八、隋唐之社会 98

二九、宋之统一及其初年之政治 101

三○、宋代之变法与党争 102

三一、宋与辽夏之关系 103

三二、宋与金之关系 105

三三、宋之学术思想及文艺 107

三四、宋代之制度与社会 111

三五、蒙古之勃兴及统一 115

三六、元帝国之瓦解 117

三七、中西文化之交通 118

三八、元之制度与学术及社会 120

一、明初之政局 125

肆 近世史 125

二、明与北族之关系 126

三、明之海外通好与倭患 128

四、明末之政局 131

五、明清之际 133

六、新航路之发现与欧人之东向拓殖 134

七、西洋科学之东传 137

八、明代之制度 139

九、明代之学术、宗教及社会 142

一○、清初之内政 146

一一、清代之武功 149

一二、清初之外交 153

一三、清中叶之内乱 154

一四、中英鸦片战争 156

一五、太平天国与捻党 160

一六、英法联军之役 165

一七、晚清之政局 167

一八、西北西南之事变与对外交涉 169

一九、瑷珲条约与中俄交涉 171

二○、中法战争及西南藩属之丧失 174

二一、中日战争 176

二二、中俄密约与沿海港湾之租借 178

二三、维新运动与戊戌政变 180

二四、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 181

二五、清末之宪政运动 183

二六、清代之制度 186

二七、清代之学术 189

二八、清代之宗教与社会 192

一、革命思想之勃兴与国父孙中山先生 194

伍 现代史 194

二、清季之革命运动 196

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之成立 198

四、二次革命之经过 200

五、帝制运动与护国军 201

七、复辟之役与护法之战 204

六、二十一条之交涉 204

八、参战之经过与山东问题 206

九、华盛顿会议与中国 209

一○、军阀之混战 211

一一、五卅惨案之始末 213

一二、国民政府之成立 215

一三、国民革命之经过 217

一四、五三惨案与对日交涉 219

一五、废除不平等条约之经过 220

一六、关税自主之交涉经过 222

一七、中俄之龃龉 224

一八、日本之侵略东北 226

一九、七七芦沟桥事变与对日抗战 228

二○、对外平等新约之签订与抗日之胜利及复员 231

第三节 历史著作 234

二、汉书 235

一、史记 235

壹 正史类 235

四、三国志 236

三、後汉书 236

六、宋书 237

五、晋书 237

九、陈书 238

八、梁书 238

七、南齐书 238

一一、北齐书 239

一○、魏书 239

一四、北史 240

一三、南史 240

一二、周书 240

一六、旧唐书 241

一五、隋书 241

一八、旧五代史 242

一七、新唐书 242

二一、辽史 243

二○、宋史 243

一九、新五代史 243

二三、元史 244

二二、金史 244

二五、明史 245

二四、新元史 245

贰 编年类 246

二六、清史稿 246

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247

一、大事纪 247

四、御定通鉴纲目 248

三、两朝纲目备要 248

六、通鉴外纪 249

五、资治通鉴 249

九、汉纪 250

八、後汉纪 250

七、纲目续麟 250

一一、纲目分注补遗 251

一○、续资治通鉴长编 251

一三、通鉴前编 252

一二、大事纪续编 252

一、通鉴纪事本末 253

叁 纪事本末类 253

三、宋史纪事本末 254

二、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 254

五、明史纪事本末 255

四、元史纪事本末 255

六、绥寇纪略 256

七、左传纪事本末 256

肆 别史类 257

八、绎史 257

二、东观汉纪 258

一、逸周书 258

四、通志 259

三、建康实录 259

六、契丹国志 260

五、路史 260

八、钦定历代纪事年表 261

七、大金国志 261

一、国语 262

伍 杂史类 262

九、历代史表 262

二、战国策校注 263

五、北狩见闻录 264

四、渚宫旧事 264

三、贞观政要 264

七、汝南遗事 265

六、大金吊伐录 265

九、钦定蒙古源流 266

八、平宋录 266

一、唐大诏令集 267

陆 诏令奏议类 267

四、尽言集 268

三、包孝肃奏议 268

二、两汉诏令 268

六、王端毅公奏议 269

五、谠论集 269

九、杨文忠公三录 270

八、关中奏议 270

七、马端肃奏议 270

一一、诸臣奏议 271

一○、两河经略 271

一三、钦定明臣奏议 272

一二、历代名臣奏议 272

二、杜工部年谱 273

一、孔子编年 273

柒 传记类 273

四、伊雒渊源录 274

三、高士传 274

六、唐才子传 275

五、京口耆旧传 275

九、明儒学案 276

八、百越先贤志 276

七、浦阳人物记 276

一一、东林列传 277

一○、中州人物考 277

一三、古列女传 278

一二、儒林宗派 278

捌 载记类 279

一四、朱子年谱 279

三、华阳国志 280

二、越绝书 280

一、吴越春秋 280

五、蛮书 281

四、十六国春秋 281

八、南唐书 282

七、江表志 282

六、江南别录 282

一○、十国春秋 283

九、安南志略 283

一、唐六典 284

玖 职官类 284

一一、朝鲜史略 284

四、钦定历代职官表 285

三、翰林记 285

二、麟台故事 285

拾 政书类 286

五、官箴 286

二、唐会要 287

一、通典 287

五、东汉会要 288

四、西汉会要 288

三、五代会要 288

七、明会典 289

六、钦定大清会典 289

八、文献通考 290

一一、钦定续文献通考 291

一○、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291

九、历代建元考 291

一二、钦定皇朝通典 292

一五、汉官旧仪 293

一四、钦定皇朝通志 293

一三、钦定续通典 293

一七、谥法 294

一六、大唐开元礼 294

二○、大清律例 295

一九、唐律疏义 295

一八、钦定康济录 295

一、史通 296

壹壹 史评类 296

三、六朝通鉴博议 297

二、唐鉴 297

五、涉史随笔 298

四、唐史论断 298

八、通鉴问疑 299

七、三国杂事 299

六、历史名贤确论 299

左丘明 300

壹 周代 300

第四节 历史名家 300

一、司马迁 301

贰 汉代 301

叁 三国 302

二、班固 302

陈寿 303

肆 晋代 303

韦昭 303

二、范晔 304

一、裴松之 304

伍 南北朝 304

四、沈约 305

三、裴骃 305

一、姚思廉 306

陆 唐代 306

五、魏收 306

三、魏徵 307

二、长孙无忌 307

五、刘知几 308

四、李延寿 308

七、杜佑 309

六、司马贞 309

刘煦 310

柒 五代 310

二、欧阳修 311

一、宋祁 311

捌 宋代 311

五、晁公武 313

六、陈振孙 313

二、胡三省 314

四、郑樵 314

三、司马光 314

一、马端临 314

玖 元代 314

一、全祖望 315

拾 清代 315

三、吴荣光 316

二、章学诚 316

一、夏曾佑 317

壹壹 民国 317

二、柯劭忞 318

一、廿五史修撰者 321

附录 321

二、廿五史例目表 324

三、廿五史帝纪表 326

四、廿五史中之各表表 329

五、廿五史中各志表 332

六、廿五史中类传表 335

七、中国历代疆域图 339

八、中西日佛回中国史纪元对照表 353

九、中国历代传承系统表 369

一○ 中国历代名人生卒时代表 374

壹 上古社会组织 399

第一节 氏族概说 399

第二章 氏族 399

贰 中华民族之族系 404

叁 氏族之定义 410

肆 中华民族之融合 411

壹 姓氏含义 412

第二节 姓氏起源 412

一、姓之含义 413

二、氏之含义 415

三、姓氏在含义上之区别 418

一、以国为氏 419

贰 姓氏起源 419

三、以邑为氏 424

二、以郡国为氏 424

四、以乡为氏 430

五、以地为氏 431

六、以姓为氏 433

七、以字为氏 435

八、以名为氏 438

九、以次为氏 441

一○、以族为氏 443

一一、以官为氏 444

一三、以凶德为氏 445

一二、以爵为氏 445

一五、以技为氏 446

一四、以吉德为氏 446

一七、以谥为氏 447

一六、以事为氏 447

一八、以爵系为氏 448

二二、以国爵为氏 449

二一、以名氏为氏 449

一九、以国系为氏 449

二○、以族系为氏 449

二四、以官名为氏 450

二三、以邑系为氏 450

二七、以爵谥为氏 451

二六、以谥氏为氏 451

二五、以邑谥为氏 451

二八、代北复姓 452

三○、诸方复姓 453

二九、关西复姓 453

三一、代北三字姓 454

三二、辽姓 455

三三、金姓 456

三四、元姓 457

三五、清姓 459

二、赐姓 461

一、姓氏不分 461

叁 姓氏混淆 461

三、冒姓 462

四、改姓 463

六、避仇 464

五、避讳 464

九、华化 465

八、省文 465

七、音讹 465

一二、外来之姓 466

一一、以恶德为氏 466

一○、以名字官地为氏 466

一四、吹律定姓及其他 467

一三、夷汉姓之混淆 467

一、从图腾演变为姓 468

壹 殷商以前 468

第三节 姓氏演变 468

三、父系之发达与姓族之解体 469

二、由姓分衍为氏 469

一、姓之保存由母系转移到父系 470

贰 周代 470

三、姓氏演变与婚姻关系 471

二、封建宗法与氏之演变 471

四、氏之平民化与宗族组织之解体 472

一、废姓用氏,以氏为姓 477

叁 秦汉以後 477

二、姓氏合一 479

三、变姓 480

四、姓之多元化 482

五、结论 486

二、氏之功用 487

一、姓之功用 487

第四节 姓氏功用 487

壹 维系血缘亲属关系 487

一、姓别婚姻 488

贰 姓别婚姻氏别贵贱 488

二、氏别贵贱 490

一、陈姓 492

第五节 台湾一百大姓考 492

二、林姓 493

三、黄姓 494

四、张姓 497

五、李姓 498

六、王姓 499

七、吴姓 501

八、刘姓 502

九、蔡姓 503

一○、杨姓 504

一一、许姓 505

一二、郑姓 506

一三、谢姓 508

一四、郭姓 509

一五、洪姓 510

一六、邱姓 511

一七、曾姓 512

一八、廖姓 513

一九、赖姓 514

二○、徐姓 515

二一、周姓 516

二二、叶姓 517

二三、苏姓 518

二四、庄姓 519

二五、江姓 520

二六、吕姓 521

二七、何姓 522

二八、罗姓 523

二九、高姓 524

三○、萧姓 525

三一、潘姓 526

三二、朱姓 527

三三、简姓 528

三四、钟姓 529

三五、彭姓 530

三六、游姓 531

三七、詹姓 533

三八、胡姓 534

三九、施姓 535

四○、沈姓 536

四一、余姓 537

四二、赵姓 538

四三、卢姓 539

四四、梁姓 540

四五、颜姓 541

四六、柯姓 542

四七、孙姓 543

四八、魏姓 545

四九、翁姓 546

五○、戴姓 548

五一、范姓 549

五二、宋姓 550

五三、方姓 552

五四、邓姓 553

五五、杜姓 554

五六、傅姓 555

五七、侯姓 557

五九、温姓 558

五八、曹姓 558

六○、薛姓 560

六一、丁姓 561

六二、马姓 563

六三、蒋姓 564

六四、唐姓 565

六五、卓姓 566

六六、蓝姓 567

六七、冯姓 568

六八、姚姓 569

六九、石姓 570

七○、董姓 571

七一、纪姓 572

七二、欧姓 573

七三、程姓 574

七五、古姓 575

七四、连姓 575

七七、汤姓 577

七六、汪姓 577

七八、姜姓 578

七九、田姓 580

八○、康姓 581

八一、邹姓 582

八二、白姓 584

八三、涂姓 585

八四、尤姓 586

八五、巫姓 587

八六、韩姓 588

八七、龚姓 589

八八、严姓 590

八九、袁姓 591

九一、黎姓 592

九○、钟姓 592

九二、金姓 593

九三、阮姓 594

九五、倪姓 595

九四、陆姓 595

九七、童姓 596

九六、夏姓 596

九九、柳姓 597

九八、邵姓 597

第六节 氏族著述 599

一○○、钱姓 599

古今姓氏书辨证 600

元和姓纂 600

姓源韵谱 600

蒙古新字百家姓 601

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 601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601

姓氏急就篇 601

通志氏族略 602

帝王系谱 602

万姓统谱附氏族博考 603

姓源珠玑 603

千姓编 603

阙里世系 603

皇朝百族谱 603

重编百家姓五种 604

奇姓通明 604

姓? 604

姓汇 604

姓氏谱纂 604

御制百家姓满汉对音 605

史姓韵编 606

希姓补 607

氏族笺释 607

姓氏谱 607

千家姓文 607

历朝人物氏族会编 607

群史姓纂韵谱 608

一、中国族谱简目 611

附录 611

二、台湾公藏族谱简目 612

三、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所藏中国族谱简目 620

四、哈佛燕京学社汉和图书馆所藏中国族谱简目 626

五、中华民国海内外宗亲组织名称一览表 635

壹 家、家庭、家族 645

第一节 绪论 645

第三章 家庭 645

贰 家(家庭)之起源 648

叁 家庭之类型 652

一、家庭对个人之重要 658

肆 家庭之重要 658

二、家庭对社会之重要 659

三、家庭对国家之重要 660

四、家庭对民族之重要 661

伍 中国家族社会之特性 662

一、母系与父系 689

壹 婚姻之缘起 689

第二节 婚姻与家庭 689

贰 婚姻之目的 691

二 婚姻之始 691

叁 婚姻之类型 694

一、多夫多妻制 695

二、一夫多妻制 698

三、一夫一妻制 705

肆 择偶之范围 709

伍 婚姻之方法 715

一、早期之方法 716

二、後期之方法 721

三、特殊之方法 727

陆 婚姻之成立 736

一、婚姻之年龄 737

二、婚姻之责任 741

一、六礼 745

柒 婚姻之程序 745

二、婚约 747

三、仪文 749

一、自然之消灭 752

捌 婚姻之消灭 752

二、人为之消灭 758

玖 婚姻与家庭之关系 769

一、婚姻与家族之关系 769

二、婚姻与配偶之关系 778

三、婚姻与亲属之关系 786

第三节 家庭社会形态 792

壹 概说 792

贰 上古家族社会 795

叁 中古家族社会 802

肆 近代家族社会 809

伍 现行家庭形态 812

陆 中国家庭之今昔比较 817

一、传统家族制度 817

二、现代家庭态势 821

壹 绪言 827

一、家庭教育之界说 827

第四节 家庭教育 827

二、家庭教育之重要 828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之关系 829

贰 胎教与幼教 831

一、胎教 831

二、幼教 832

叁 女教 835

一、中国旧日女子之地位 835

二、中国传统女教之情形 838

肆 家庭教育重要书目 839

一、家训类 839

二、女训类 844

三、蒙学类 84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