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辨证论治讲义  下
中医辨证论治讲义  下

中医辨证论治讲义 下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广东中医学院教育革命组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1975
  • ISBN:
  • 页数:233 页
图书介绍:
《中医辨证论治讲义 下》目录

第四篇 辨证论治总纲 1

第一章 八纲 1

第一节 表里 1

第二节 寒热 2

第三节 虚实 2

第四节 阴阳 3

第二章 八纲相互关系 5

第一节 相互联系 5

第二节 相互转化 6

第三节 相互错杂 7

第四节 证候真假 7

第五篇 外感发热病辨证论治纲要 12

第一章 六淫证治 12

第一节 风的证治 12

一、风的辨证 12

(一)风邪的性质和特点 12

(二)常见的外风证 13

二、外风的治法 13

(一)解表法 13

(二)解表药 14

1.辛温解表药 14

2.辛凉解表药 17

第二节 寒的证治 21

一、寒的辨证 21

(一)寒邪的性质和特点 22

(二)常见的外寒证 22

二、外寒的治法 22

第三节 暑的证治 23

一、暑的辨证 23

(一)暑邪的性质和特点 23

(二)常见的暑证 23

二、暑的治法 23

(一)解暑法 23

(二)解暑药 24

第四节 湿的证治 26

一、湿的辨证 26

(一)湿邪的性质和特点 26

(二)常见的外湿证 26

二、外湿的治法 26

(一)芳香化湿法 27

(二)芳香化湿药 27

(三)祛风去湿法 29

(四)祛风去湿药 30

(五)祛风湿剂 37

第五节 燥的证治 39

一、燥的辨证 39

(一)燥邪的性质和特点 39

(二)常见的外燥证 39

二、外燥的治法 39

(一)润燥法 39

(二)润燥药 39

(三)润燥剂 41

第六节 火(热)的证治 42

一、火的辨证 42

(一)火的性质和特点 42

(二)常见的火证 42

二、火的治法 43

(一)清热泻火法 44

(二)清热泻火药 44

(三)清热凉血法 50

(四)清热凉血药 50

(五)清热解毒法 54

(六)清热解毒药 54

(七)清虚热法 58

(八)清虚热药 58

第二章 卫气营血证治 62

第一节 卫分病证治 63

一、风寒表证 63

(一)证治 63

(二)常用方 63

二、风温表证 66

(一)证治 66

(二)常用方 66

三、暑温表证 67

(一)证治 67

(二)常用方 67

四、湿温表证 68

(一)证治 68

(二)常用方 68

五、秋燥表证 69

(一)证治 69

(二)常用方 69

第二节 气分病证治 70

一、气分热盛 71

(一)证治 71

(二)常用方 71

二、热结胃肠 72

(一)证治 72

(二)常用方 73

三、热郁于肺 75

(一)证治 75

(二)常用方 75

四、热郁于胆 77

(一)证治 77

(二)常用方 77

五、气分湿温 78

(一)证治 78

(二)常用方 79

六、风温时毒 80

(一)证治 80

(二)常用方 80

七、气卫同病 81

(一)证治 81

(二)常用方 81

(一)证治 82

(二)常用方 82

第三节 营分病证治 83

一、营分热盛 83

(一)证治 83

(二)常用方 83

二、热入心包 84

(一)证治 84

(二)常用方 85

三、热动肝风 85

(一)证治 5

(二)常用方 85

四、营气同病 86

第四节 血分病证治 86

一、血分热盛 87

(一)证治 87

(二)常用方 87

二、气血两燔 88

(一)证治 88

(二)常用方 88

第五节 伤阴证治 88

一、肺胃阴伤 89

(一)证治 89

(二)常用方 89

二、肝肾阴虚 90

(一)证治 90

(二)常用方 90

三、心肾阴虚 91

(一)证治 91

(二)常用方 91

第六篇 杂病辨证论治纲要 95

第一章 气血痰食虫证治 95

第一节 气的证治 95

一、气虚的证治 96

(一)气虚的辨证 96

(二)气虚的治法 96

1.补气法 96

2.补气药 96

3.补气代表方 100

四味汤 100

二、气滞的证治 101

(一)气滞的辨证 101

(二)气滞的治法 102

1.行气法 102

2.行气药 102

3.行气代表方 107

三、气逆的证治 110

(一)气逆的辨证 110

(二)气逆的治法 110

1.降气法 110

2.降气药 110

3.降气代表方 112

第二节 血的证治 112

一、血虚的证治 113

(一)血虚的辨证 113

(二)血虚的治法 113

1.补血法 113

2.补血药 113

3.补血代表方 1

二、血瘀的证治 116

(一)血瘀的辨证 116

(二)血瘀的治法 117

1.活血祛瘀法 117

2.活血祛瘀药 117

3.活血祛瘀代表方 120

三、血热的证治 122

(一)血热的辨证 122

(二)血热的治法 122

四、出血的证治 122

(一)出血的辨证 122

(二)出血的治法 123

1.止血法 123

2.止血药 123

3.止血代表方 128

第三节 痰饮的证治 129

一、痰饮的辨证 129

二、痰饮的治法 130

(一)祛痰法 130

(二)祛痰药 131

1.温化寒痰药 131

2.清化热痰药 133

3.止咳平喘药 136

(三)祛痰方 138

第四节 食的证治 140

一、食滞的辨证 140

二、食滞的治法 140

1.消导法 140

2.消导药 140

3.消导方 142

第五节 虫的证治 143

一、虫的辨证 143

二、虫的治法 143

1.驱虫法 143

2.驱虫药 144

3.驱虫方 144

第二章 脏腑证治 148

第一节 心病证治 148

一、心气虚与心阳虚 148

(一)证治 149

(二)常用方 149

二、心血虚与心阴虚 150

(一)证治 150

(二)常用方 151

三、心火亢盛 151

(一)证治 151

(二)常用方 152

四、痰迷心窍 痰火扰心 152

五、补充用药 153

第二节 肺病证治 156

一、肺气虚 156

二、肺阴虚 156

(一)证治 156

(二)常用方 157

三、风寒束肺 157

(一)证治 157

(二)常用方 157

四、风热犯肺 158

五、燥热伤肺 158

六、痰浊阻肺 159

七、补充用药 159

(一)敛肺止咳药 159

(二)固表止汗药 160

(三)养肺胃阴药 160

第三节 脾胃病证治 163

一、脾气虚 163

(一)脾不健运证治 163

(二)脾虚下陷证治 164

(三)脾不统血证治 165

二、脾阳虚 166

(一)证治 166

(二)常用方 166

三、寒湿困脾 167

(一)证治 167

(二)常用方 167

四、脾胃湿热 168

(一)证治 168

(三)常用方 168

五、胃火炽盛 170

六、胃阴不足 170

(一)证治 170

(二)常用方 170

七、补充用药 171

(一)利水渗湿药 171

(二)养阴生津药(见养肺胃阴药) 173

(三)温中祛寒药 173

第四节 肝胆病证治 178

一、肝气郁结 178

(一)证治 178

(二)常用方 178

二、肝阳上亢 179

(一)证治 179

(二)常用方 179

三、肝火上炎 180

(一)证治 180

(二)常用方 181

四、肝风内动 181

(一)肝阳化风证治 181

(二)常用方 182

(三)热极生风证治 182

(四)常用方 182

(五)血虚生风证治 183

五、肝胆湿热 183

六、补充用药 183

第五节 肾、膀胱病证治 188

一、肾阳虚 188

(一)肾阳虚衰证治 188

(二)常用方 188

(三)肾气不固证治 189

(四)常用方 189

(五)肾虚水泛证治 190

(六)常用方 190

二、肾阴虚证治 191

三、膀胱湿热 191

(一)证治 191

(二)常用方 191

四、补充用药 192

(一)补阴药 192

(二)补阳药 193

(三)利水通淋药 194

(四)涩精药 196

第六节 大小肠病证治 200

一、大肠湿热 200

(一)证治 200

(二)常用方 200

二、大肠液亏 201

(一)证治 201

(二)常用方 201

三、小肠实热证治 201

四、补充用药 202

(一)润肠通便药 202

(二)涩肠止泻药 202

(三)攻下逐水药 204

第七节 脏腑兼病证治 207

一、心脾两虚证治 207

二、心肾不交 208

(一)证治 208

(二)常用方 208

三、肺脾两虚证治 209

四、肺肾阴虚证治 2

五、肝胃不调证治 209

(一)证治 209

(二)常用方 209

六、脾肾阳虚证治 210

七、肝肾阴虚证治 211

第七篇 辨证论治的原则 216

第一节 调动两个积极性 216

第二节 抓主要矛盾 217

一、治病求本 217

二、标本缓急 217

三、扶正祛邪 218

四、补虚泻实 219

五、正治反治 220

第三节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21

一、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21

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222

三、密切注视“证”的转化 222

第四节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2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