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证券信用交易制度比较分析
证券信用交易制度比较分析

证券信用交易制度比较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页数:88 页
图书介绍:
《证券信用交易制度比较分析》目录

目录 1

一、信用的本质 6

目录 绪论:信用、信用危机与信用交易 6

(一)信用保证制度化的重要性 7

二、信用的制度化保证和信用交易制度化 7

(二)信用交易制度是信用交易的制度化结果 8

(一)当前我国的信用现状 9

三、中国当前的信用特征以及信用交易的适用性 9

(二)当前信用危机的根源 10

(三)信用交易制度的适用性问题 11

第一章:信用交易发展历史和现状 13

(一)信用交易的渊源 13

(一)信用交易的渊源 13

一、西方国家信用交易的发展及特点 13

一、西方国家信用交易的发展及特点 13

第一章:信用交易发展历史和现状 13

(二)信用交易在美国的发展历史 14

(二)信用交易在美国的发展历史 14

(三)美国信用交易的基本特点 15

(三)美国信用交易的基本特点 15

二、日本信用交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16

(一)基本历史与状况 16

二、日本信用交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16

(一)基本历史与状况 16

(二)基本特点 19

(二)基本特点 19

(一)基本发展历程 20

三、台湾的信用交易发展及其基本特点 20

三、台湾的信用交易发展及其基本特点 20

(一)基本发展历程 20

(二)基本特点 21

(二)基本特点 21

一、信用交易模式的分类 22

第二章:各国和地区信用交易模式比较 22

一、信用交易模式的分类 22

第二章:各国和地区信用交易模式比较 22

二、典型的市场化模式:美国模式 23

二、典型的市场化模式:美国模式 23

三、典型的专业化模式:日本模式 24

三、典型的专业化模式:日本模式 24

四、借鉴市场化模式的专业化模式:台湾模式 26

四、借鉴市场化模式的专业化模式:台湾模式 26

(一)客户资格管理 29

一、信用交易的资格管理 29

第三章:信用交易制度的环节及其监管手段 29

(一)客户资格管理 29

一、信用交易的资格管理 29

第三章:信用交易制度的环节及其监管手段 29

(二)证券资格管理 30

(二)证券资格管理 30

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管理 31

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管理 31

三、信用交易的帐户管理 33

三、信用交易的帐户管理 33

四、信用交易过程的动态管理 34

四、信用交易过程的动态管理 34

(一)融资购券 35

(一)融资购券 35

(二)融券卖空 37

(二)融券卖空 37

(三)融资融券的除权处理 38

(三)融资融券的除权处理 38

五、证券金融公司的转融通手段 39

五、证券金融公司的转融通手段 39

六、对证券公司的管理 40

(一)功能管理 40

六、对证券公司的管理 40

(一)功能管理 40

(二)规模管理 41

(二)规模管理 41

(三)比例管理 42

(三)比例管理 42

(一)法律监管 43

七、信用交易的监管 43

七、信用交易的监管 43

(一)法律监管 43

(二)市场监管 45

(二)市场监管 45

(一)我国地下信用交易的现状及分析 46

一、我国信用交易的现状及法制空白 46

第四章:关于信用交易的法制框架 46

第四章:关于信用交易的法制框架 46

一、我国信用交易的现状及法制空白 46

(一)我国地下信用交易的现状及分析 46

(二)当前中国信用交易法律规范的不足 48

(二)当前中国信用交易法律规范的不足 48

二、建立信用交易的法制框架 51

(一)基本法律概念 51

(二)信用交易法制的约束框架 51

(二)信用交易法制的约束框架 51

二、建立信用交易的法制框架 51

(一)基本法律概念 51

(一)信用交易制度对证券发行的支持 53

(一)信用交易制度对证券发行的支持 53

一、信用交易对一级市场的影响 53

一、信用交易对一级市场的影响 53

第五章:信用交易与证券市场发展之关系 53

第五章:信用交易与证券市场发展之关系 53

(二)不对称信用交易在新股发行中的运用 54

(三)信用交易必然导致证券评级制度的发展 54

(三)信用交易必然导致证券评级制度的发展 54

(二)不对称信用交易在新股发行中的运用 54

(一)对二级市场影响的利弊分析 55

二、信用交易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55

(一)对二级市场影响的利弊分析 55

二、信用交易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55

(二)二级市场对信用交易的利用与调控 57

(二)二级市场对信用交易的利用与调控 57

三、围绕信用交易制度来构架国有股变现的模式 58

三、围绕信用交易制度来构架国有股变现的模式 58

(一)现有的三个国有股转流通思路 59

(二)利用信用交易制度解决国有股问题:扩张资金供给 59

(二)利用信用交易制度解决国有股问题:扩张资金供给 59

(一)现有的三个国有股转流通思路 59

(三)利用信用交易制度解决国有股问题:扩张证券需求 60

(三)利用信用交易制度解决国有股问题:扩张证券需求 60

(四)前两种模式的结合:资金供给和证券需求的同步扩张 62

(四)前两种模式的结合:资金供给和证券需求的同步扩张 62

(一)混业经营趋势下信用交易的功能 63

(一)混业经营趋势下信用交易的功能 63

四、信用交易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可能的作用 63

四、信用交易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可能的作用 63

(二)信用交易制度对目前股票抵押贷款制度的补充 64

(二)信用交易制度对目前股票抵押贷款制度的补充 64

(三)信用交易的融券渠道对未来社保基金的重要性 65

(三)信用交易的融券渠道对未来社保基金的重要性 65

第六章:关于开展信用交易的制度性建议 68

一、关于信用交易模式的选择 68

(一)模式选择与理由 68

一、关于信用交易模式的选择 68

第六章:关于开展信用交易的制度性建议 68

(一)模式选择与理由 68

(二)证券金融公司的性质、结构、资券来源 69

(三)信用交易模式中各方的职责 69

(二)证券金融公司的性质、结构、资券来源 69

(三)信用交易模式中各方的职责 69

(四)清算与交割的处理 70

二、关于从事信用交易的证券商的资格限制 71

三、关于信用交易帐户开户资格与制度建设的几点考虑 71

(一)开户流程 71

(二)基本建议 71

四、关于保证金融资的制度性建议 73

(一)保证金融资基本流程设计 73

(二)保证金融资交易的设计重点 73

五、关于保证金融券的制度性建议 77

(一)基本流程 77

(二)保证金比率的计算 77

(三)直接融券法和间接融券法的选择 78

(四)补仓与平仓 78

(五)分红与派息的处理 79

二、开放中国信用交易的步骤 80

第七章:关于信用交易发展的策略性建议 80

一、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信用交易的趋势所在 80

(一)外在压力:国际化趋势必然 80

(二)内在需求:金融市场发展 80

(三)功能需要:财政手段 80

(一)稳健方案 80

(二)激进方案 81

(三)中间方案 81

三、把握信用交易模式的市场化趋势 81

四、从创造证券需求的角度来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 82

五、通过信用交易形成混业经营的初步格局 82

六、运用融券机制为社保基金提供再投资出口 82

七、建立开放、统一的证券评级体系 83

八、建立四级监管的信用交易监管体系 83

主要参考文献 85

附录: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信用交易的条款 8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