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天然产物分离技术
天然产物分离技术

天然产物分离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振宇,卢卫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1981205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生物来源的蛋白质、多肽、有机酸、核酸、多糖、生物碱、多酚、脂类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技术;同时对现代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了大量的阐述,如新型萃取、膜分离、离心分离、色谱分离、分子蒸馏、亲和层析技术等,并将生物分离过程科学与化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理论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天然产物分离技术》目录

第一篇 天然产物 1

第一章 萜类物质 3

一、绪论 3

二、单萜类 5

(一)几种主要的单萜类化合物 6

(二)单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8

三、环烯醚萜类 8

四、倍半萜类 9

(一)几种主要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10

(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10

五、二萜类 10

(一)几种主要的二萜类化合物 11

(二)二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11

六、三萜类 11

(一)几种主要的三萜类化合物 12

(二)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12

七、四萜类 12

(一)几种主要的四萜类化合物 13

(二)四萜类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 13

八、萜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14

九、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5

(一)萜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5

(二)萜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5

参考文献 16

第二章 多酚类 17

一、概述 17

二、多酚类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17

(一)多酚类物质的结构 17

(二)多酚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18

三、多酚类物质的分类 18

(一)花色苷类 18

(二)微量类黄酮 19

(三)黄酮及黄酮醇类 19

(四)异类黄酮及新异黄酮类 20

四、多酚类物质的生理功能 21

(一)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和抗心血管疾病 21

(二)多酚类物质的抗癌作用 21

(三)多酚类物质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22

参考文献 22

第三章 甾体类化合物 24

一、概述 24

(一)甾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分类 24

(二)甾体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25

(三)甾体化合物的显色反应 26

二、C21甾类化合物 27

三、强心苷类化合物 28

(一)强心苷的结构、分类及重要化合物 28

(二)强心苷的性质 28

(三)强心苷的生理功能 29

四、甾体皂苷 29

(一)甾体皂苷的结构、分类 29

(二)甾体皂苷的性质 31

(三)甾体皂苷的生理功能 31

参考文献 32

第四章 脂肪酸 33

一、概述 33

二、脂肪酸的分类及化学结构 33

(一)饱和脂肪酸 33

(二)不饱和脂肪酸 33

(三)特殊脂肪酸 35

三、脂肪酸的理化性质 35

(一)脂肪酸的物理性质 35

(二)脂肪酸的化学性质 36

四、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37

(一)单不饱和脂肪酸生理功能 37

(二)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理功能 38

参考文献 38

第五章 生物碱 40

一、概述 40

二、生物碱的分类及化学结构 40

(一)有机胺类生物碱 40

(二)吡咯衍生物类生物碱 42

(三)吡啶衍生物类生物碱 42

(四)喹啉衍生物类生物碱 43

(五)异喹啉衍生物类生物碱 43

(六)吲哚衍生物类生物碱 43

(七)嘌呤酮衍生物类生物碱 43

(八)萜类生物碱 43

(九)甾体类生物碱 43

(十)吖啶酮衍生物类生物碱 44

(十一)喹唑酮类生物碱 44

(十二)莨菪烷衍生物类生物碱 44

(十三)咪唑衍生物类生物碱 44

(十四)大环类生物碱 44

三、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44

(一)生物碱的性状 44

(二)生物碱的旋光性 44

(三)生物碱的酸碱性 45

(四)生物碱的溶解度 45

(五)生物碱的沉淀反应 45

(六)生物碱的显色反应 46

四、生物碱的生理功能 46

(一)生物碱的抗肿瘤活性 46

(二)生物碱对神经系统作用及解痉挛活性 46

(三)生物碱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活性 47

(四)生物碱的抗菌、抗病毒活性 47

(五)生物碱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47

参考文献 47

第六章 多糖 49

一、概述 49

二、多糖的分类及化学结构 49

(一)多糖的分类 49

(二)多糖的化学结构 50

三、多糖的理化性质 51

四、多糖的生理功能 51

(一)多糖的抗氧化作用 52

(二)多糖的免疫活性 52

(三)多糖的抗病毒、抗肿瘤活性 54

(四)多糖的抗衰老作用 54

(五)多糖的抗凝血作用 55

(六)多糖的抗溃疡作用 55

(七)多糖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55

(八)其他 55

参考文献 56

第七章 氨基酸、蛋白质 57

一、氨基酸 57

(一)概述 57

(二)氨基酸的分类及化学结构 57

(三)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58

(四)氨基酸的生理功能 61

二、蛋白质 63

(一)概述 63

(二)蛋白质的结构 63

(三)蛋白质的分类 66

(四)蛋白质的性质 66

(五)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67

参考文献 68

第二篇 分离技术 71

第八章 超声波萃取 73

一、概述 73

(一)超声波简介 73

(二)超声波萃取的分类 74

二、超声波萃取的基本原理 75

(一)超声波萃取的基本原理 75

(二)超声波萃取的技术特点 75

(三)超声波萃取的动力学研究 76

三、影响超声波萃取的参数 78

(一)超声频率 78

(二)超声强度 79

(三)样品颗粒的大小 80

(四)提取溶剂的性质 80

(五)超声时间与提取率 80

(六)溶剂浸渍时间 81

四、超声波萃取技术的应用 81

(一)超声波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81

(二)超声波萃取技术在天然植物和药物活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83

参考文献 83

第九章 微波萃取 85

一、概述 85

二、微波萃取的基本原理 86

(一)微波萃取的基本原理 86

(二)微波萃取的技术特点 86

三、微波萃取动力学模型 87

(一)离子传导机理 88

(二)偶极子转动机理 88

四、微波萃取工艺流程及设备 90

(一)设备种类 90

(二)容器设计和材料 91

五、影响微波萃取的工艺参数 91

(一)破碎度 92

(二)溶剂的选择 92

(三)极性 92

(四)温度 92

(五)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 93

六、微波萃取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 93

(一)萃取天然产物 93

(二)微波萃取技术在特殊环境中的应用 94

(三)微波萃取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95

参考文献 96

第十章 强电场萃取 97

一、概述 97

二、强电场萃取的基本原理 98

(一)强电场萃取的技术特点 98

(二)强电场萃取的基本原理 98

(三)强电场萃取的动力学模型 99

三、强电场萃取工艺流程及设备 100

(一)强电场萃取工艺流程 100

(二)强电场萃取设备 100

四、影响强电场萃取的工艺参数 102

(一)电场强度 102

(二)脉冲数 102

(三)脉冲频率、振幅 103

(四)萃取设备参数 103

(五)萃取溶液的浓度、料液比 104

五、强电场萃取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 104

(一)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食品功能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104

(二)酒类催陈 107

(三)解冻 108

(四)杀菌 108

(五)腐乳催熟 109

(六)干燥 109

(七)贮藏保鲜 110

六、PEF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11

参考文献 111

第十一章 超临界流体萃取 113

一、概述 113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基本原理 115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基本原理 115

(二)超临界流体CO2萃取 115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流程及设备 116

四、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工艺参数 119

(一)超临界流体的选择 119

(二)萃取条件的选择 119

五、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 120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20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121

(三)超临界流体萃取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122

(四)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122

参考文献 123

第十二章 反胶束萃取 124

一、反胶束的形成与性质 124

二、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基本原理 126

(一)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平衡特性 127

(二)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热力学模型 127

(三)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动力学 128

三、影响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主要因素 128

四、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应用 130

(一)分离蛋白质混合物 130

(二)浓缩α-淀粉酶 131

(三)从发酵液中提取细胞外酶 131

(四)直接提取细胞内酶 132

(五)反胶束萃取用于蛋白质复性 132

(六)从植物中同时提取油和蛋白质 132

五、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过程开发与展望 133

(一)新型的反胶束体系 133

(二)蛋白质的反胶束萃取 133

(三)反胶束萃取的工业化 133

参考文献 134

第十三章 离心分离 135

一、概述 135

二、离心分离的基本原理 135

(一)离心分离的基本原理 135

(二)离心分离的技术特点 140

三、离心机 140

(一)离心机种类 141

(二)转子 143

(三)离心管 145

(四)附件 146

四、离心分离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 146

(一)牛生长激素(BGH)的分离提取 146

(二)细菌中分离糖原 147

(三)载脂蛋白分离 147

(四)肝炎病毒分离 147

参考文献 148

第十四章 层析技术 149

一、概述 149

(一)层析 149

(二)分类 149

(三)层析的基本原理 150

二、吸附层析 151

(一)概述 151

(二)吸附层析的基本原理 151

(三)影响吸附层析的因素 152

(四)吸附层析技术的特点 154

(五)吸附层析技术的应用 154

三、薄层层析 155

(一)概述 155

(二)薄层层析工艺 155

(三)薄层层析技术的应用 156

四、分配层析 157

(一)概述 157

(二)分配层析的基本原理 158

(三)影响分配层析的因素 159

五、离子交换层析 160

(一)概述 160

(二)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 161

(三)离子交换层析的分离过程 162

(四)影响离子交换层析的因素 162

(五)离子交换层析技术的应用 168

六、凝胶过滤层析 168

(一)概述 168

(二)凝胶过滤层析的基本原理 169

(三)凝胶过滤层析工艺 169

(四)影响凝胶过滤层析的因素 171

(五)凝胶过滤层析技术的应用 172

七、亲和层析 173

(一)概述 173

(二)亲和层析原理 174

(三)亲和层析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174

(四)影响亲和层析的因素 176

(五)亲和层析技术的应用 179

八、高效液相层析 182

(一)概述 182

(二)高效液相层析的类型 182

(三)高效液相层析的基本原理 183

(四)高效液相层析的工艺及设备 184

(五)影响高效液相层析的工艺参数 186

(六)高效液相层析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 187

九、工业化层析 189

(一)概述 189

(二)工业化层析基本原理 189

(三)工业化层析工艺 191

(四)影响工业化层析的工艺参数 193

(五)工业化层析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 194

十、模拟移动床的色谱技术 195

(一)概述 195

(二)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 196

(三)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的工艺流程及设备 197

(四)影响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的工艺参数 199

(五)模拟移动床色谱技术应用实例 199

参考文献 203

第十五章 膜分离技术 205

一、概述 205

(一)膜分离过程 205

(二)膜的分类 205

(三)膜技术的发展 206

(四)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 208

(五)膜过滤动力学模型 209

(六)膜的污染与清洗 210

二、反渗透 212

(一)概述 212

(二)反渗透基本原理 218

(三)反渗透工艺 219

(四)影响反渗透的工艺参数 220

(五)反渗透技术应用实例 221

三、微滤 222

(一)概述 222

(二)微滤基本原理 222

(三)微滤工艺及设备 224

(四)操作因素对微滤膜的影响 228

(五)微滤技术的应用 228

四、超滤 231

(一)概述 231

(二)超滤的基本原理 232

(三)超滤工艺及设备 235

(四)影响超滤的工艺参数 237

(五)超滤技术的应用 239

五、纳滤 244

(一)概述 244

(二)纳滤基本原理 244

(三)纳滤工艺及设备 246

(四)操作因素对纳滤的影响 248

(五)纳滤技术的应用 248

六、亲和膜分离 250

(一)概述 250

(二)亲和膜的基本原理和特征 250

(三)亲和膜过滤技术体系及其分类 251

(四)亲和膜过滤装置 253

(五)亲和膜超滤技术的应用 254

七、透析 257

(一)概述 257

(二)透析的基本原理 257

(三)透析膜的材料及分类 258

(四)透析膜的表征 260

(五)透析技术的应用 263

八、电渗析 264

(一)概述 264

(二)电渗析的基本原理 264

(三)离子交换膜及分类 266

(四)电渗析器 267

(五)电渗析技术的应用 268

参考文献 269

第十六章 液膜分离 271

一、概述 271

(一)发展概况 271

(二)液膜的分类 272

二、液膜分离的机理 274

(一)选择性渗透 274

(二)液滴反应分离 274

(三)载体传递分离 274

(四)液膜传质动力学模型 275

三、液膜组成及分离操作过程 276

(一)液膜的组成 276

(二)液膜分离操作过程 277

四、影响液膜分离效果的因素 278

(一)液膜体系组成 278

(二)分离的工艺条件 279

五、液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280

(一)液膜技术在提取贵金属中的应用 280

(二)液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280

(三)液膜萃取技术在医药化工中的研究进展 281

参考文献 281

第十七章 泡沫分离技术 283

一、概述 283

二、泡沫分离技术的分类 283

三、泡沫分离的基本原理 285

(一)表面活性剂及其界面特性 285

(二)Gibbs(吉布斯)等温吸附方程 285

(三)泡沫分离技术的特点 286

(四)泡沫的形成与结构 287

四、泡沫分离的设备及工艺流程 288

五、影响泡沫分离技术的因素 290

(一)进料浓度的影响 290

(二)气泡尺寸的影响 291

(三)气体流量的影响 292

(四)泡沫排液的影响 292

(五)温度的影响 292

(六)pH的影响 292

(七)聚并的影响 293

(八)重力的影响 293

(九)溶质种类的影响 293

六、泡沫分离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294

(一)泡沫分离法在蛋白质分离浓缩中的应用 295

(二)泡沫分离法在分离天然活性物质方面的应用 295

(三)泡沫分离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296

参考文献 297

第十八章 分子蒸馏 298

一、概述 298

二、分子蒸馏基本原理 299

(一)分子蒸馏基本原理 299

(二)分子蒸馏技术特点 300

(三)分子蒸馏技术参数 302

三、分子蒸馏工艺流程及设备 303

(一)种类 303

(二)分子蒸馏工艺流程 303

(三)分子蒸馏蒸发器设备结构 305

四、影响分子蒸馏的工艺参数 307

(一)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307

(二)进料温度 307

(三)惰性气体对传质效率的影响 308

(四)转速和流速的调控 308

(五)携带剂的应用 308

五、分子蒸馏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实例 308

(一)分子蒸馏技术应用原则 309

(二)分子蒸馏技术应用作用 309

(三)分子蒸馏技术应用实例 310

参考文献 3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