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解题决策  高中历史
解题决策  高中历史

解题决策 高中历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险峰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0252957
  • 页数:3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解题类的教辅图书。书中高中课程标准,全面讲解高中历史各个阶段的专题知识和解题方法。
《解题决策 高中历史》目录

必修1 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

一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2

二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3

三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4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5

一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5

二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5

三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6

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7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8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8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8

三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0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1

一 宰相制度的废除 11

二 内阁的出现 12

三 军机处的设立 12

四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13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5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5

一 希腊文明的摇篮 15

二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5

三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16

四 雅典民主制的特征 18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8

一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8

二 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9

三 维系统治影响后世 20

四 比较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政治改革和法律制度方面的特点 21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23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23

一 光荣革命 23

二 议会权力的确立 23

三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4

四 东西方政治的特点及原因 25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26

一 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26

二 1787年宪法的颁布 26

三 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28

四 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28

第9课 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28

一 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29

二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宪法颁布 29

三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30

四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度 32

五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2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34

第10课 鸦片战争 34

一 虎门销烟 34

二 鸦片战争 35

三 战火再燃 35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37

一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37

二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38

三 天国悲剧 39

四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40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41

一 甲午中日战争 41

二 八国联军侵华 42

三 《辛丑条约》的签订 43

四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的异同 43

五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44

第13课 辛亥革命 45

一 武昌起义 45

二 中华民国成立 46

三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47

四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8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49

一 五四风雷 49

二 中国共产党诞生 50

三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51

四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53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53

一 南昌起义 53

二 土地革命 54

三 红军长征 55

第16课 抗日战争 56

一 全民族的抗战 56

二 日军的滔天罪行 57

三 抗战的胜利 58

第17课 解放战争 60

一 内战的爆发 60

二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61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61

四 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比较 62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64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64

一 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64

二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64

三 巴黎公社 65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67

一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67

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67

三 伟大开端 68

四 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比较 69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71

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71

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71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72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73

四 《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比较 74

五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异同 74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75

一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75

二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77

三 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77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79

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79

二 香港、澳门的回归 81

三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82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84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84

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84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85

三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86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政策和中华民国的对外政策 87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88

一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8

二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88

三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91

四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及成就 92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94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94

一 从盟友到对手 94

二 美苏“冷战” 95

三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96

四 美苏两极世界的形成、影响、特点及演变 97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98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98

二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01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02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03

一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03

二 和平与动荡并存 105

三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06

四 两极格局瓦解的因素 107

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 108

必修2 11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11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111

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11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11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12

四 封建社会统治者重视维护小农经济的原因和措施 114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14

一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14

二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15

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17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118

一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18

二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120

三 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21

四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22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123

一 土地制度的演变 123

二 “重农抑商” 124

三 “海禁”与“闭关锁国” 126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28

第5课开辟新航路 128

一 东方的诱惑 128

二 新航路的开辟 129

三 走向会合的世界 130

四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 131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32

一 “海上马车夫” 132

二 “日不落帝国” 133

三 英国、荷兰早期殖民扩张的异同 134

四 世界市场的拓展 134

五 资本积累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区别 135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36

一 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36

二 工业革命的影响 137

三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39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40

一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40

二 垄断组织的出现 141

三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42

四 世界市场的发展 143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45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45

一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45

二 洋务运动 146

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48

四 资本主义萌芽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区别 148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49

一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49

二 短暂的春天 150

三 曲折的发展 151

四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53

五 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53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55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55

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55

二 探索与失误 156

三 国民经济的劫难 158

四 从1956年到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的成功探索、失误及教训 159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60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160

二 经济体制改革 160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62

四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63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64

一 经济特区的创办 164

二 沿海开放区的开辟 165

三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67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69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69

一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69

二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71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72

一 铁路与公路 172

二 水运和航空 174

三 通信工具的变迁 175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176

一 报刊业走向繁荣 176

二 影视事业的发展 177

三 因特网的兴起 178

四 我国近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 179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80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80

一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80

二 “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181

三 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的原因 182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183

一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目的及内容 183

二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 184

三 罗斯福新政的“新”的含义 185

四 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必然性、实质和评价 186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87

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87

二 建立“福利国家” 187

三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88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90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90

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0

二 新经济政策 191

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92

四 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 192

五 斯大林模式 193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95

一 赫鲁晓夫改革 195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

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7

四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点 198

五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及启示 199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00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00

一 布雷顿森林会议 200

二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200

三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02

四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的异同点及三大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2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203

一 欧洲联盟 203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 205

三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05

四 经济区域集团化 206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07

一 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207

二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208

三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9

四 经济全球化及其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210

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211

必修3 213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13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213

一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13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 213

三 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观点的比较 215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16

一 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 216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216

三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17

第3课 宋明理学 218

一 三教合一 218

二 程朱理学 219

三 陆王心学 220

四 比较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 221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22

一 李贽的“离经叛道” 222

二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223

三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223

四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224

五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思想家 224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226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226

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226

二 “美德即知识” 226

三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227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27

一 文艺复兴 227

二 宗教改革 228

三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新航路开辟之间的内在联系 229

第7课 启蒙运动 230

一 理性时代的到来 230

二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230

三 启蒙运动的扩展 231

四 启蒙思想与中国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不同 232

五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点和联系 233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234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234

一 四大发明 234

二 《九章算术》和珠算 234

三 《石氏星表》和浑仪 235

四 《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235

五 《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235

六 中国古代科技发达、领先世界的原因 236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237

一 从《诗经》到唐诗 237

二 宋词和元曲 238

三 明清小说 239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241

一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41

二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241

三 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242

四 京剧的出现 243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245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245

一 经典力学 245

二 相对论的创立 246

三 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246

第12课 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247

一 教会的禁锢 247

二 达尔文与进化论 248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249

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 249

二 电器革命的出现 250

三 信息技术的发展 251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53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253

一 “开眼看世界” 253

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53

三 维新变法思想 254

四 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的异同 256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57

一 《新青年》的诞生 257

二 新文化运动 258

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60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62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262

一 三民主义的提出 262

二 三民主义的实践 263

三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64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265

一 革命道路的探索 265

二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65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266

一 邓小平理论 266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68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269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269

一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269

二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269

三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270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71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271

二 文艺的春天 272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272

一 人民教育的奠基 272

二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冲击 273

三 教育的复兴 273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275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275

一 浪漫主义文学 275

二 现实主义文学 276

三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277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278

一 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278

二 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278

三 现代主义美术 279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281

一 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281

二 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282

三 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282

选 修 285

选 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85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285

一 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285

二 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 285

三 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 285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286

一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286

二 秦国变法改革的条件和机遇 287

三 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和内容 287

四 商鞅变法的结局及历史作用 287

五 商鞅变法的性质 287

六 春秋时期的改革与战国时期的变法在目的、内容、特点等方面的区别 287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288

一 改革的历史背景 288

二 改革的措施 288

三 改革的作用 289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290

一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90

二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90

三 王安石变法的结局 290

四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290

五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290

六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比较 290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292

一 中世纪的天主教 292

二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292

三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292

四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293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294

一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94

二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294

三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后果 294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95

一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95

二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96

三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96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297

一 德川幕府统治时的日本 297

二 日本的开国与社会危机 298

三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298

四 明治维新的内容 298

五 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298

六 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 298

七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299

八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结果不同的原因 299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 301

一 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 301

二 维新运动的兴起 301

三 百日维新 301

四 百日维新的失败 301

五 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302

选 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303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303

一 洛克的民主思想 303

二 卢梭的民主思想 303

三 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03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304

一 大抗议书 304

二 内战 304

第三单元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304

一 《独立宣言》 304

二 《人权宣言》 305

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05

第五单元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307

一 法国大革命 307

二 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 307

三 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308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309

一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309

二 辛亥革命前反对专制的斗争 309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311

一 英国宪章运动 311

二 第一国际 311

三 第二国际 311

四 19世纪70年代前后欧美工人运动特点的变化及原因 312

五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312

选 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14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14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 314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 314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315

一 凡尔赛体系 315

二 华盛顿体系 315

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 316

四 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316

五 国际联盟 316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317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17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的局部战争 317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317

四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317

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317

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 317

七 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 317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319

一 雅尔塔体系 319

二 “冷战” 319

三 和 平 319

四 联合国 320

五 联合国和国际联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原因 320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322

一 朝鲜战争 322

二 越南战争 322

三 中东战争 322

四 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322

五 海湾战争 322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 324

一 和平成为时代主题 324

二 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324

三 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324

选 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325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325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325

一 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 325

二 巩固统一国家采取的措施 325

三 暴政导致的结果 325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325

一 贞观之治 325

二 民族和睦 326

三 开明交往 326

四 善于反省 326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326

一 巩固统一 326

二 维护国家主权 326

三 对康熙帝的评价 326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327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327

一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 327

二 孔子的教育思想 327

三 对后世的影响 327

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328

一 柏拉图的政治运动 328

二 理念论 328

三 理想国 328

四 柏拉图学园 328

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328

一 博学家 328

二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比较 328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329

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329

一 克伦威尔的治军之道 329

二 护国公 329

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 329

一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329

二 主持制定宪法 329

三 执政的主要活动 329

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330

一 崛起原因 330

二 称霸欧洲 330

三 改造法国 330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330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330

一 锐意改革 330

二 创立政党 330

三 建立共和国 330

四 捍卫民主共和 330

五 促成国共合作 330

第2课 圣雄甘地 331

一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31

第3课 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332

一 凯末尔的成就 332

二 凯末尔改革的内容 332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332

第1课 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332

一 编写中医巨著《本草纲目》 332

二 《本草纲目》被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332

第2课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333

一 为中国建造第一条铁路 333

二 为中国铁路鞠躬尽瘁 333

第3课 中国地质力这的奠基人李四光 333

一 创立地质力学 333

二 推动中国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 333

三 其他领域 333

选 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 334

第一单元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334

一 什么是历史 334

二 什么是历史学 334

三 历史学“重现”历史 334

四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334

第二单元 人类起源之谜 335

一 人类的起源 335

二 人类进化的历程 335

三 寻找人类的祖先 336

四 人类起源在何方 336

第三单元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336

一 伊文思的惊人发现 336

二 克里特文明的“重现” 336

第四单元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337

一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 337

二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的区别 338

第五单元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 338

一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 338

二 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 338

三 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 338

四 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 338

第六单元 玛雅文明的消失 339

一 玛雅文明的历程 339

二 玛雅人的智慧 339

三 玛雅文明的特征 339

第七单元 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340

一 穆塔帕王国与“黄金国”的传说 340

二 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掘 340

三 大津巴布韦国家的衰落 340

选 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341

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341

第二单元 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 341

一 雄伟的金字塔群 341

二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新生 342

第三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342

一 古代希腊的历史遗迹 342

二 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 342

第四单元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343

一 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 343

二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343

第五单元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343

第1课 万里长城 343

一 历代长城 343

二 完备复杂的防御体系 343

三 长城的文化内涵 344

四 长城的重大积极作用 344

第2课 秦始皇陵及深埋两千多年的兵马俑 344

一 秦始皇陵 344

二 秦兵马俑 345

第六单元 明清的宫殿、皇家园林和陵墓 345

一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故宫 345

二 颐和园 345

三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 346

四 宏伟壮观的明十三陵 346

第七单元 多姿多彩的中国古城和古村落 346

一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346

二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346

第八单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 347

一 古雅的昆曲 347

二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34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