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
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

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炎治著
  • 出 版 社: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4606800
  • 页数:277 页
图书介绍:本书遵循现状研究、机理研究、模拟研究、政策研究的思路,研究了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影响因素、影响效应及其2010年的情景模拟仿真,构建了结构分解分析(SDA)模型和基于投入产出的非线性优化模型,详细分析了技术因素和需求结构因素对我国能源强度变化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分情景优化模拟了2010年我国能源强度的变化趋势。
《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目录

1问题、文献及研究设计 1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的背景 1

1.1.2问题的提出 3

1.1.3研究的意义 3

1.1.4基本概念说明 5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8

1.2.1国外研究现状 8

1.2.2国内研究现状 16

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3

1.3研究目标、内容及创新 24

1.3.1研究目标 24

1.3.2研究内容 24

1.3.3研究创新 25

1.4研究方法和方案 26

1.4.1研究方法 26

1.4.2研究方案 27

2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三个倒“U”型及其动因 28

2.1降低我国能源强度的必要性 28

2.1.1成绩与差距:中国的能效之路还很长 28

2.1.2有限与扩张: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29

2.1.3环境与安全:能源相关问题日益突出 31

2.2先行工业化国家能源强度的演变规律及启示 32

2.2.1先行工业化国家能源强度的演变规律及动因 32

2.2.2先行工业化国家能源强度的演变规律对我国的启示 35

2.3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三个倒“U”型及动因分析 36

2.3.1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阶段划分:三个倒“U”型 36

2.3.2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第一个倒“U”型(1953~1967年)及动因分析 38

2.3.3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第二个倒“U”型(1968~2002年)及动因分析 39

2.3.4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第三个倒“U”型(2003~2006年)及动因分析 49

2.3.5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总体特征 52

2.4我国能源强度的国际比较 54

2.5本章小结 54

3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单因素静态分析与多因素动态冲击响应 56

3.1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单因素影响机理:经验分析 56

3.1.1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56

3.1.2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56

3.1.3投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58

3.1.4货物进出口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59

3.1.5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65

3.1.6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的影响 68

3.2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单因素静态分析:实证研究I 70

3.2.1能源强度演变的指数分解分析: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 70

3.2.2投资影响能源强度演变的实证分析 74

3.2.3净出口影响能源强度演变的实证分析 83

3.2.4能源结构影响能源强度演变的实证分析 85

3.3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多因素动态冲击响应:实证研究Ⅱ 88

3.3.1向量自回归模型及其解释 89

3.3.2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90

3.3.3实证分析 91

3.4本章小结 97

4基于SDA框架的我国能源强度演变分析 99

4.1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在能源中的应用 99

4.1.1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原理 99

4.1.2能源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一些主要系数 103

4.2能源强度演变的SDA模型 106

4.2.1 SDA的基本原理 106

4.2.2能源强度演变的SDA模型构建 108

4.3可比价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112

4.3.1行业分类调整 113

4.3.2可比价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原理 113

4.3.3价格指数的数据来源及处理 113

4.3.4可比价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结果 118

4.4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SDA分解结果及分析 119

4.4.1我国生产能耗强度变化的SDA分解结果及分析 133

4.4.2我国行业完全能耗强度的SDA分解结果及分析 136

4.5本章小结 151

5技术进步对我国能源强度的作用机制 153

5.1技术进步的定义及测量 153

5.1.1技术进步的定义 153

5.1.2技术进步的测量方法 155

5.2技术进步影响我国能源强度的计量分析 159

5.2.1技术进步的测量方法比较与选择 159

5.2.2技术进步的分解 160

5.2.3技术进步的测量 164

5.2.4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170

5.3本章小结 174

6我国能源强度演变的情景优化模拟 175

6.1生产能耗强度的敏感性分析及系数调整 175

6.1.1能源直接消耗系数的敏感性分析及重要系数调整 176

6.1.2直接消耗系数的敏感性分析及预测调整 181

6.1.3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对生产能耗强度的影响 189

6.2基于投入产出的能源强度非线性优化模型 201

6.2.1优化模型的构建 201

6.2.2优化模型求解的遗传算法 203

6.3模型系数及情景方案设定 206

6.3.1模型系数的设定 206

6.3.2经济发展情景 209

6.3.3情景方案设定 211

6.4优化结果及比较分析 213

6.4.1模型运行结果 213

6.4.2结果分析 217

6.4.3实现20%节能目标的补充情景 219

6.5本章小结 220

7节能政策建议 222

7.1节能的宏观调控措施——本书研究结论的推衍 222

7.2“十一五”我国节能工作面临的挑战 224

7.3节能的具体政策建议 226

7.3.1加大宣传力度,转变节能观念 226

7.3.2增加节能投资,促进节能技术进步 227

7.3.3加强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结构节能 231

7.3.4引导和促进节能机制转换 236

7.4本章小结 239

8结论及展望 241

8.1主要研究结论及创新 241

8.1.1主要研究结论 241

8.1.2研究创新 244

8.2未来研究展望 246

附录1 LMDI分解残差为0的证明 248

附录2 1997年价的2000年投入产出表 249

附录3 1997年价的2002年投入产出表 253

附录4 1997年价的2005年投入产出表 257

参考文献 26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