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  农田生态系统卷  江西鹰潭站  1998-2006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  农田生态系统卷  江西鹰潭站  1998-2006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 农田生态系统卷 江西鹰潭站 1998-2006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静,石晓日编;孙鸿烈,于贵瑞,欧阳竹丛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09151116
  • 页数:449 页
图书介绍: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是一个数据密集型的野外科技平台,各野外台站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这些数据是生态学研究的第一手原始科学数据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为切实实现数据的共享,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组织各野外台站开展了数据集的编辑出版工作。本书是其中之一。
《中国生态系统定位观测与研究数据集 农田生态系统卷 江西鹰潭站 1998-2006》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1.1鹰潭站简介 1

1.1.1概况 1

1.1.2基础设施和科研条件 1

1.1.3研究方向 2

1.1.4研究成果 2

1.1.5合作交流 3

1.1.6人才队伍 3

1.2研究数据整理规范 3

1.2.1数据整理目的 4

1.2.2基本原则 4

1.2.3数据综合整理出版说明 4

第二章 数据资源目录 5

2.1生物数据资源目录 5

2.2土壤数据资源目录 6

2.3水分数据资源目录 7

2.4大气数据资源目录 9

第三章 观测场和采样地 17

3.1概述 17

3.2鹰潭站长期观测采样地介绍 21

3.2.1鹰潭站第一综合观测场水土生长期观测采样地 21

3.2.2鹰潭站第二综合观测场水土生长期观测采样地 23

3.2.3鹰潭站第一辅助观测场土生长期观测采样地 23

3.2.4鹰潭站第二辅助观测场土生长期观测采样地 23

3.2.5鹰潭站第三辅助观测场土生长期观测采样地 24

3.2.6鹰潭站站区第一调查点土生长期观测采样地 24

3.2.7鹰潭站站区第二调查点土生长期观测采样地 24

3.2.8鹰潭站第三调查点土生长期观测采样地 25

3.2.9鹰潭站站区第四调查点土生长期观测采样地 25

第四章 长期监测数据 26

4.1生物监测数据 26

4.1.1农田作物种类与产值 26

4.1.2农田复种指数与典型地块作物轮作体系 27

4.1.3农田主要作物肥料投入情况 28

4.1.4农田主要作物农药除草剂生长剂等投入情况 30

4.1.5农田灌溉制度 33

4.1.6水稻生育动态 33

4.1.7作物叶面积与生物量动态 34

4.1.8耕作层作物根生物量 35

4.1.9作物根系分布 36

4.1.10水稻收获期植株性状 36

4.1.11作物收获期测产 37

4.1.12农田作物矿质元素含量与能值 38

4.1.13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季节动态 41

4.2土壤监测数据 42

4.2.1土壤交换量 42

4.2.2土壤养分 43

4.2.3土壤矿质全量 44

4.2.4土壤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 45

4.2.5硝态氮和铵态氮 46

4.2.6土壤速效微量元素 47

4.2.7土壤机械组成 48

4.2.8土壤容重 49

4.3水分监测数据 50

4.3.1土壤含水量 50

4.3.2地表水、地下水水质状况 52

4.3.3地下水位记录 56

4.3.4农田蒸散量 60

4.3.5土壤水分常数 64

4.3.6水面蒸发量 68

4.3.7雨水水质状况 69

4.3.8农田灌溉量 69

4.3.9农田蒸散量(大型蒸渗仪) 72

4.3.10农田土壤水水质 73

4.3.11水质分析方法 74

4.4气象监测数据 75

4.4.1温度 75

4.4.2湿度 76

4.4.3气压 77

4.4.4降水 78

4.4.5风速 80

4.4.6地表温度 80

4.4.7辐射 81

第五章 台站长期试验研究和发表的论文目录 83

5.1鹰潭站红壤水稻土养分循环和有机质周转的长期试验研究 83

5.1.1试验说明 83

5.1.2依托此长期试验已发表的论文 83

5.2鹰潭站土壤侵蚀机理与植被水土保持效应的定量表征的长期试验研究 85

5.2.1试验说明 85

5.2.2依托此长期试验已发表的论文 85

5.3鹰潭站侵蚀劣地植被恢复过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长期试验研究 86

5.3.1试验说明 86

5.3.2依托此长期试验已发表的论文 87

5.4鹰潭站黑土、潮土、红壤长期置换试验—气候和土壤类型对碳氮转化与产量的影响研究 87

5.4.1试验说明 87

5.4.2依托此长期试验已发表的论文 88

5.5鹰潭站红壤旱地养分循环长期试验研究 88

5.5.1试验说明 88

5.5.2依托此长期试验已发表的论文 88

5.6鹰潭站大气氮硫沉降与红壤质量演变长期试验研究 89

5.6.1试验说明 89

5.6.2依托此长期试验已发表的论文 89

5.7鹰潭站重金属在红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和污染土壤修复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 90

5.7.1试验说明 90

5.7.2依托此长期试验已发表的论文 90

5.8鹰潭站稀土的红壤生态效应长期观测试验研究 90

5.8.1试验说明 90

5.8.2依托此长期试验已发表的论文 90

5.9鹰潭站红壤花生连作障碍的生物防治长期定位试验研究 91

5.9.1试验说明 91

5.9.2依托此长期试验已发表的论文 91

第六章 其他研究数据集 92

6.1鹰潭站背景值资料 92

6.1.1红壤生态站土壤类型及背景土壤图(1/6000)概述 92

6.1.2红壤生态站植被性质 101

6.1.3红壤生态站土壤养分状况及养分图(1/60000)概述 104

6.1.4红壤生态站土壤中元素的空间分异 105

6.1.5红壤生态站土壤中Zn、Ni、Cu、Co的分布 107

6.1.6红壤生态站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109

6.1.7红壤生态站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10

6.1.8红壤生态站东塘水库的水生生物及其渔业评价 112

6.1.9余江县五湖水库的水生生物及其渔业评价 113

6.1.10依托上述背景数据发表的论文 114

6.2生态模式评价与优化 115

6.2.1红壤丘陵区生态环境退化及治理对策(以赣东北余江县为例) 115

6.2.2低丘红壤区复合生态模式及其调控 116

6.2.3红壤丘陵区土壤资源特点及复合农林业的应用—以江西红壤“八五”攻关试区为例 118

6.2.4新垦红壤旱坡地耕作制度的比较研究 119

6.2.5红壤旱地几种种植模式及其效益 121

6.2.6低丘红壤橘园间作模式评价与优化 124

6.2.7优质柑橘的适宜栽培区及其生态指标 124

6.2.8低丘红壤四季供草养鱼模式及牧草栽培技术措施 126

6.2.9割草方式及施肥对红壤低丘区象草产量的影响 128

6.2.10江西红壤丘陵区人工草地的重建及其效益 131

6.2.11红壤农业生态模式设计及其优化 133

6.2.12耕作制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134

6.2.13不同冬作和耕作制度的投入产出模型 140

6.2.14红壤旱坡地几中种植模式比较研究 142

6.2.15不同耕作制度下红壤缓坡地水土流失及土壤水分研究 144

6.2.16新垦红壤旱坡地不同耕作制度下的土壤温度研究 145

6.2.17低丘红壤林农间作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147

6.2.18低丘红壤复合橘园环境特征分析 149

6.2.19红壤低丘种草养鱼建立稳定生态系统模式的研究 150

6.2.20亚热带低丘红壤间作栗园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152

6.2.21红壤生态系统的芽孢杆菌资源 154

6.2.22红壤区不同植被下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155

6.2.23低丘红壤区农田的微生物 156

6.2.24论南方贫困地区建立脱贫致富型耕作制度 159

6.2.25红壤丘陵区经济果园的复合利用研究 159

6.2.26南方坡地不同利用方式的环境效应分析 160

6.2.27亚热带低丘红壤猕猴桃—李—草莓立体种植研究 161

6.2.28红壤复合生态模式的优化与推广 163

6.2.29南酸枣林农间作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164

6.2.30南方红壤丘陵区牧草生态系统研究 165

6.2.31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影响的初步分析—以广西南宁市为例 166

6.2.32红壤丘岗区农林渔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优化模式研究 167

6.2.33鹰潭市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及其对策 175

6.2.34红壤退化中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175

6.2.35红壤丘陵区农户经济行为特征分析 175

6.2.36红壤丘陵地区有机农药污染的生物和土壤生态效应—5年试验结果报告 176

6.2.37红壤低丘区降雨特点及季节性干旱的发生与防治 176

6.2.38鄂南红壤丘陵区种植结构调整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78

6.2.39红壤区雨季农田蒸散量的估算 179

6.2.40江西余江县水体浮游动物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80

6.2.41江西余江县水体营养状况评价 181

6.2.42红壤旱地钾素含量和供钾特点 182

6.2.43红壤地区早稻氮肥用量模型的研究 185

6.2.44土壤缺硫的诊断 187

6.2.45大气硫的农区效应 189

6.2.46红壤农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监测预研究 189

6.2.47低丘红壤地区猕猴桃多层次立体复合栽培研究 192

6.2.48依托上述数据发表的论文 194

6.3红壤物质循环过程与调控 196

6.3.1华中红壤丘陵地区土壤的钾肥效应和施钾前景 196

6.3.2江西鹰潭地区硫肥肥效的研究 198

6.3.3红壤新垦旱地施用硼肥初报 199

6.3.4施用石灰石粉对红壤酸度的影响 200

6.3.5智利硝石对红壤地区柑橘产量、质量及土壤影响的研究 201

6.3.6碳化煤球炉渣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204

6.3.7红壤低丘多花黑麦草割草管理和施氮量效应的试验研究 205

6.3.8除草型复(混)肥对水稻除草增产的效果 207

6.3.9低丘红壤水动态和元素浓度特征 208

6.3.10红壤丘陵地橘园土壤的有效水库容及水分动态初步研究 209

6.3.11红壤的细菌资源 210

6.3.12红壤区土壤的反硝化细菌 212

6.3.13根瘤菌高效耐酸菌株的选育及其在红壤地区应用效果的研究 213

6.3.14侵蚀红壤中VA菌根真菌的侵染力及接种效应的研究 215

6.3.15红壤荒地中微生物研究 216

6.3.16垃圾堆肥的微生物特性及其在红壤上的肥效 217

6.3.17赣中低丘红壤生态系统的线虫种群特征 220

6.3.18红壤与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及其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21

6.3.19红壤丘陵区水分、养分循环特点与资源的合理利用 230

6.3.20红壤柑橘园各生育期的土壤肥力指标 231

6.3.21江西省耕地的有机质平衡及瘠地红壤的有机质积累研究 233

6.3.22石灰石粉对红壤某些化学性质的影响 235

6.3.23红壤旱地和水稻土的施肥效应 236

6.3.24南方几种土壤的供硫潜力 237

6.3.25红壤生态站土壤结构状况 239

6.3.26红壤的库容及其对抗旱性能的影响 240

6.3.27关于红壤有效水范围的探讨 242

6.3.28红壤丘陵区橘园土壤的水分特性及其管理 243

6.3.29红壤农田生态系统低投入研究 244

6.3.30低丘红壤薪炭林生物量和养分循环及能量的研究 245

6.3.31亚热带人工林地的生物归还动态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247

6.3.32肥力贫瘠化红壤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249

6.3.33贫瘠红壤的肥力变化 251

6.3.34第四纪红黏土发育的红壤持水特征 253

6.3.35我国中亚热带红壤区雨养旱地避旱复种的对策 257

6.3.36红壤丘陵区甘薯引种鉴定及栽培技术配套研究—甘薯栽培技术管理的研究 258

6.3.37红壤低丘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征 258

6.3.38中亚热带低丘红壤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特征研究—Ⅰ.农田养分循环 260

6.3.39中亚热带低丘红壤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特征研究—Ⅱ.农田养分平衡 265

6.3.40华中丘陵红壤的水分问题—Ⅲ.茶园红壤的水分状况 268

6.3.41不同耕作制度下红壤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 269

6.3.42用15N微区试验研究钾肥对油菜吸氮的影响 270

6.3.43赣中丘陵红壤的温度状况 271

6.3.44新垦红壤橘园施钾、硫和镁肥的效应及其对土壤的影响 273

6.3.45酸性红壤铝毒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及其调控研究 274

6.3.46从农田气候生产潜力看红壤地区的水问题(以江西余江地区为例) 275

6.3.47稻作初期红壤的温度水分状况与元素迁移的基本特征 275

6.3.48几种有机化学品在红壤中的残留动态及其植物的生态效应研究 277

6.3.49红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与植物生长 279

6.3.50红壤丘陵区水田土壤元素淋溶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281

6.3.51有机肥和化肥影响下的三种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变化 282

6.3.52提高红壤水有效性的初步研究 284

6.3.53中国酸雨的分布、成因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285

6.3.54江西省降水、灌溉水和土壤渗漏水的含硫量及其变化 286

6.3.55施肥方式对玄武岩发育水稻土肥力演变的影响 288

6.3.56红壤水特性的形成机理 289

6.3.57应用综合调控技术提高白塔渠道灌区的灌溉效益 290

6.3.58红壤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及提高途径 292

6.3.59我国南方红壤磷吸附量的研究 294

6.3.60红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植物效应 296

6.3.61红壤利用方式对线蚓数量特征的影响 297

6.3.62耕作方式对红壤水分渗入特性的影响及测定方法的比较 297

6.3.63水面分子膜对提高氮肥利用率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299

6.3.64红壤生态农业的微滴灌试验 300

6.3.65旱作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耐旱性 300

6.3.66红壤区的5龄南酸枣林农业生态系统三要素分布及流动 301

6.3.67依托上述数据发表的论文 303

6.4红壤资源潜力与持续利用 306

6.4.1我国热带亚热带土壤合理利用和土地退化的防治 306

6.4.2江西省农田养分循环和平衡 307

6.4.3红壤性水稻土节能增产试验研究 307

6.4.4丘陵茶园草甘膦防除杂草试验 309

6.4.5几种桉树的引种及其光合蒸腾强度试验 309

6.4.6红壤低丘速生薪炭林栽培试验初报 312

6.4.7红壤生态站侵蚀土壤特性及其改良利用 312

6.4.8红壤生态站侵蚀土壤和流失泥沙特性的对比研究 313

6.4.9持久农业与红壤的开发利用 314

6.4.10我国热带亚热带森林土壤肥力性状与利用途径 316

6.4.11江西省冬季农业生产潜力的分析 317

6.4.12低丘红壤区主要气候因子的产量效应 317

6.4.13赣南稀土尾砂堆积场地恢复植被的试验 318

6.4.14胡枝子—红壤荒丘复被的先锋植物 320

6.4.15胡枝子接种VA菌剂的效果 320

6.4.16美国几种草木在我国红壤地区的试种 321

6.4.17红壤上耐瘠禾本科牧草品种的筛选 322

6.4.18红壤丘陵地区甘薯引种鉴定及栽培技术配套研究Ⅰ.甘薯引种鉴定的研究 322

6.4.19江西鹰潭地区红壤性水稻土发展大麦的前景 324

6.4.20东塘水库水质及浮游生物特点与鱼的放养量 325

6.4.21红壤生态系统综合治理技术及农业持续发展 326

6.4.22我国南方丘陵区红壤资源潜势、问题与持续利用耕作制度 332

6.4.23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农村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 335

6.4.24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评价 336

6.4.25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其评价 338

6.4.26江西红壤丘陵地区乡村林业典型调查与分析 340

6.4.27低丘红壤区水资源的时空变异及综合开发利用 340

6.4.28红壤上以覆盖耕作为手段的持续农业的研究Ⅰ.坡地的土壤水分特性和玉米生长 348

6.4.29中低产红壤性水稻土的综合改造技术 349

6.4.30红壤多年施用石灰对作物产量及硼、钼营养的影响 350

6.4.31石灰石粉和石灰对旱地红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52

6.4.32红壤施用磷肥对豆科作物结瘤及产量的影响 353

6.4.33微生物肥料在红壤上的应用 353

6.4.34有效微生物菌剂对新垦红壤种植花生的影响 355

6.4.35红壤中几种土著VA菌根真菌对植物生长的效应 355

6.4.36 VA菌根对加速侵蚀劣地植被恢复的作用 356

6.4.37低丘红壤荒坡垦植果树的改土增肥效应 356

6.4.38 15N自然丰度法测定豆科作物共生固氮初报 358

6.4.39低丘红壤森林植被的恢复与重建 359

6.4.40湿地松林地修筑集水槽及栽种胡枝子在改良林业中的作用 361

6.4.41含濒危植物群落迁地保护的初步研究 361

6.4.42长喙毛莨泽泻的繁育特性与迁地保护 363

6.4.43弯叶画眉草在红壤矿区尾砂坝的生态适应性及其防护效果 363

6.4.44热带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越冬返青的生长动态研究 364

6.4.45综合开发山区资源,促进农业持续发展—赣南丘陵山区资源综合开发模式及技术体系的调查研究 365

6.4.46红壤岗地上种植牧草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研究 369

6.4.47低丘红壤豆科绿肥接种根瘤菌的效果 370

6.4.48红壤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生态特征研究 371

6.4.49用植物茎秆栽培平菇的试验 376

6.4.50适宜在江西红壤丘陵地区发展的三种经济树种 376

6.4.51亚热带人工林地的土壤肥力变化及坡地的农林复合利用 376

6.4.52第四纪红黏土侵蚀区水土资源建设和植物群落多元化研究 377

6.4.53复合农林休闲轮作制的研究 378

6.4.54复合农林业在低丘红壤区的应用 380

6.4.55江西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分析 381

6.4.56施肥对消除花生连作障碍的效果 382

6.4.57中亚热带主要森林类型下土壤肥力的性状 383

6.4.58植被刈割间隔时间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 385

6.4.59蚯蚓和蚁类活动对红壤性质的影响 387

6.4.60红壤中VA菌根真菌优良菌种的筛选 389

6.4.61赣东北无花果引种栽培初报 390

6.4.62高产水稻品种引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391

6.4.63蓄水保墒是三峡库区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392

6.4.64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一优二高”农业—鹰潭市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392

6.4.65侵蚀退化土壤恢复重建关键技术研究 393

6.4.66红壤地区土壤微生物生态与资源利用 396

6.4.67美国几种草木的根际溶磷细菌 397

6.4.68水稻间隙灌溉试验报告 398

6.4.69 RYY4—1型土壤湿度仪的室内外标定 399

6.4.70“韶栗18”板栗空苞的发生及防治 401

6.4.71南酸枣花生(肥田萝卜)林—农间作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403

6.4.72“巴西陆稻”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404

6.4.73早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405

6.4.74依托上述数据发表的论文 405

6.5红壤退化过程与恢复 409

6.5.1红色黏土区侵蚀劣地快速绿化和土壤侵蚀监测研究 409

6.5.2侵蚀劣地土壤的基本性质 409

6.5.3第四纪红黏土区侵蚀土壤的退化特性 414

6.5.4地表径流中的水化学性质 417

6.5.5水土流失中的固体径流分析 418

6.5.6第四纪红黏土流失区的产沙量分析 422

6.5.7土壤孔隙分布和持水通气性能 429

6.5.8第四纪红黏土区侵蚀土壤的夏季水分动态 432

6.5.9第四纪红色黏土流失区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433

6.5.10侵蚀劣地上胡枝子根系生长发育研究 435

6.5.11红壤生态站侵蚀土壤的光谱反射特性研究 436

6.5.12我国红壤地区的养分退化现状和主要退化过程 436

6.5.13三峡库区水田坝乡附近土壤的容量剖析 438

6.5.14红壤的积累态磷与磷肥积累利用率 439

6.5.15我国土壤中的稀土元素 440

6.5.16 VA菌根真菌耐酸性能的研究 441

6.5.17红壤区经果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量与酶活性 443

6.5.18红壤站附近土壤的容重养料及其数理统计分析 444

6.5.19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中芽孢杆菌分类区系 444

6.5.20覆盖措施对红壤水分及花生生长的影响 446

6.5.21农业集约化与持续化的关系探讨—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 446

6.5.22五湖水库和东塘水库的理化性质 447

6.5.23猪屎豆花期叶片生理生态指标周日变化测定报告 448

6.5.24依托上述数据发表的论文 44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