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邓小平理论概要
邓小平理论概要

邓小平理论概要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昌礼,熊高仲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6592733
  • 页数:372 页
图书介绍:
《邓小平理论概要》目录

绪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1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5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7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7

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内在联系 9

三、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 10

四、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4

第三节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

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要性 19

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内涵 21

第一篇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4

第一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4

第一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24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24

二、在拨乱反正、全面改革中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7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永葆生机的重要法宝 33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4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4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 36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全部过程 39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明概括 41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41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45

第四节 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50

一、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的发展 50

二、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53

三、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统一性 56

第二篇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59

第二章 社会主义本质 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60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 60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重要特征 61

三、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6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68

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69

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70

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 71

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7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75

一、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 75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 77

三、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79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先富、后富和共同富裕 80

第三章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8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8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和特征 8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的意义 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92

一、四个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 92

二、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科学概括 101

第三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和纲领 111

第四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1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11

一、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111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13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117

一、基本路线的形成 117

二、基本路线的内容 118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23

第五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 125

第一节 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6

一、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126

二、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31

四、实行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 133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135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138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138

二、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40

三、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142

四、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43

第三节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44

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144

二、探索和利用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145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146

第四节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147

一、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 147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47

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148

第六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纲领 150

第一节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50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150

二、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152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 154

四、坚持和发展四项基本原则 156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目标 158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纲领的主要内容 158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目标 160

第三节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 165

一、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的提出 165

二、依法治国是我国的重要国策 167

第四节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71

一、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71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173

第七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 175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也要“硬” 176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76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179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保障条件 187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9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191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和建设目标 192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1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辩证的统一 199

一、文明、文化的科学含义 199

二、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统一 200

第四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 204

第八章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204

第一节 “三步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 205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提出 205

二、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举措 209

三、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217

第二节 科教兴国战略 218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8

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22

三、科教兴国战略的组织实施 225

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 228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 229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229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处理好四大关系 231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234

第九章 改革、开放战略 235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235

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35

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241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44

四、社会主义改革战略 247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251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 251

二、必须正确认识对外开放 256

三、对外开放战略 260

第三节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63

一、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263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 264

三、中国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 266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68

第十章 祖国统一战略 270

第一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基本内容及伟大意义 271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271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275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 280

第二节 “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成功实践 284

一、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形成 284

二、香港胜利回归祖国 286

三、澳门胜利回归祖国 288

第三节 坚持“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战略 291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291

二、台湾当局的分裂活动与岛内“台独”活动猖獗,使台湾问题复杂化 293

三、“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模式 294

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98

第十一章 外交战略 300

第一节 时代主题与我国的外交战略 301

一、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 301

二、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07

三、邓小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外交战略 312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16

一、中国外交的根本立场 316

二、中国外交的基本目标 318

三、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320

第三节 扩大党际交流,发展国家关系 322

一、正确处理党际关系,扩大党际交流 322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努力发展国家关系 326

第五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 333

第十二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334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334

一、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334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37

三、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339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346

一、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346

二、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348

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350

四、反对腐败,从严治党 355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358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我们的事业要靠广大人民来完成 358

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依靠力量 359

三、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 366

四、依靠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368

五、人民军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3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