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证据学  第2版
证据学  第2版

证据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樊崇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9787810873147
  • 页数:3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内容有绪论、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证据法的原则、证据的概念和意义、证据的种类、证据的分类、证据的收集和保全、证明的概述、证明对象、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据的审查、判断、证据规则等。
《证据学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证据学的研究对象 2

一、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 3

二、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 4

三、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 5

四、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 6

五、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 7

六、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经验及证据理论 11

第二节 证据学的体系 12

一、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学体系 12

二、大陆法系国家证据学体系示例 13

三、新中国证据学体系示例 14

四、本书的体系安排 14

第三节 证据学的研究方法 16

一、借鉴和创新的研究方法 17

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方法 17

三、系统、全面研究的方法 18

四、比较研究的方法 18

五、实证研究的方法 19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23

第一节 神示证据制度 23

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 23

二、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 23

三、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 24

四、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 27

第二节 法定证据制度 28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的历史条件 28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 30

三、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 30

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31

一、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 31

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理论和立法 32

三、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评价 35

第四节 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36

一、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 36

二、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证据法律制度 40

三、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 40

第三章 证据法的原则 45

第一节 证据裁判原则 45

一、证据裁判的历史 45

二、证据裁判原则的基本内容 47

三、证据裁判原则的例外 49

第二节 直接言词原则 51

一、直接言词原则的含义 51

二、直接言词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53

三、直接言词原则的意义 54

第四章 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58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58

一、证据与诉讼证据 58

二、与证据概念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58

第二节 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 59

一、证据的客观性 59

二、证据的关联性 61

三、证据的合法性 63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 66

一、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 66

二、证据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 68

第五章 证据的种类 71

第一节 物证 71

一、物证的概念 71

二、物证证明力的特点 72

三、物证的意义 72

四、物证的收集及保管 73

五、物证的审查、判断 77

第二节 书证 79

一、书证的概念及意义 79

二、书证的证明力特点和分类 81

三、书证的提供、收集与审查、判断 83

第三节 证人证言 88

一、证人证言的概念、意义 88

二、证人的条件、权利、义务 89

三、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序 97

四、证人证言证明力的确定 98

第四节 被害人的陈述 101

一、被害人陈述的概念、意义 101

二、被害人陈述证明力的特点 102

三、被害人陈述的收集和审查、判断 103

第五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108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意义 108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明力的特点 110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收集和证明力的确定 111

第六节 当事人的陈述 118

一、当事人陈述的概念、意义 118

二、自 认 121

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及其陈述的证明力的特点 125

四、询问当事人及对当事人陈述的审查、判断 126

第七节 鉴定结论 128

一、鉴定结论的概念、意义 128

二、鉴定人的条件、权利和义务 130

三、鉴定结论证明力的特点和审查、判断 133

第八节 勘验、检查笔录及现场笔录 135

一、勘验、检查笔录及现场笔录的概念、意义 135

二、勘验、检查笔录及现场笔录证明力的特点 137

三、勘验、检查笔录及现场笔录的内容与制作 137

四、勘验、检查笔录及现场笔录的审查、判断 140

第九节 视听资料 141

一、视听资料的概念、意义 141

二、视听资料证明力的特点 144

三、视听资料的收集和证明力的确定 145

第六章 证据的分类 150

第一节 证据分类的概念和意义 150

一、证据分类的概念 150

二、证据分类的意义 150

三、世界各国证据分类简介 151

第二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152

一、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概念 152

二、划分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意义 153

三、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 153

第三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154

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概念和区分标准 154

二、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特点和运用 156

第四节 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 158

一、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概念和区分 158

二、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运用规则 159

第五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160

一、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概念 160

二、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证明力的特点 161

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163

第六节 本证和反证 164

一、本证和反证的概念 164

二、区分本证和反证的意义 166

第七章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169

第一节 证据的收集 169

一、收集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169

二、收集证据的范围和渠道 173

三、收集证据的原则和要求 173

四、收集证据的方法 181

第二节 证据开示和举证时限 183

一、刑事证据开示制度 183

二、民事证据开示制度 188

三、举证时限制度 192

第三节 证据的保全 197

一、证据保全的概念、意义 197

二、证据保全的种类 200

三、证据保全的程序和要求 201

第八章 证明概述 207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207

一、证明的概念 207

二、人类历史上不同的诉讼证明制度 210

三、证明的构成环节 211

四、证明的真理性和正当性原理 212

五、证明的种类 214

第二节 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的证明 215

一、三大诉讼证明的共同特征 215

二、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 216

第九章 证明对象 220

第一节 证明对象概述 220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 220

二、证明对象的特征 220

三、程序法事实、证据事实与证明对象 222

第二节 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 225

一、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225

二、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228

三、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 230

第十章 证明责任 235

第一节 证明责任概述 235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 235

二、我国关于证明责任的立法规定 238

三、证明责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39

四、英美法系的证明责任概念 241

五、我国关于证明责任的理论研究 242

第二节 证明责任的承担 243

一、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244

二、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247

三、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257

第十一章 证明标准 263

第一节 证明标准的概念、意义 263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意义 263

二、证明标准的理论概括与争论 264

三、外国立法中的证明标准 266

第二节 我国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268

一、我国诉讼法对证明标准的规定 268

二、我国证明标准的特点 269

三、我国证明标准的适用 272

第十二章 证据的审查、判断| 276

第一节 证据审查、判断的概念和意义 276

一、证据审查、判断的概念 276

二、证据审查、判断与案件的证明标准 277

三、证据审查、判断与证据的收集 282

四、审查、判断证据的意义 282

第二节 证据审查、判断的内容 283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思想武器和理论前提 283

二、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合法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核心 287

第三节 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294

一、个别审查 294

二、综合审查 294

三、辨认 295

四、对质 296

五、技术鉴定 299

六、侦查实验 299

七、推理、判断的逻辑方法 300

第十三章 推定和司法认知 304

第一节 推定 304

一、推定概述 304

二、法律上的推定 318

三、事实上的推定 324

第二节 司法认知 327

一、司法认知概述 327

二、司法认知的范围 333

三、司法认知的构想 337

四、司法认知的规则 341

第十四章 证据规则 346

第一节 证据规则的概念、意义 346

一、证据规则的概念 346

二、加强对证据规则研究的必要性 352

三、制定证据规则的可行性 353

四、证据规则体系的完善 355

五、证据规则的意义 357

第二节 证据规则的内容 358

一、外国证据规则简介 358

二、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369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74

四、相关证据规则 379

说明 38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