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三八年以来的变迁
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三八年以来的变迁

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三八年以来的变迁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齐光裕著
  • 出 版 社:杨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1996
  • ISBN:9579272476
  • 页数:1198 页
图书介绍:
《中华民国的政治发展 民国三八年以来的变迁》目录

自序 1

目录 4

表目录 15

图目录 21

导论 23

壹、研究动机 23

贰、研究目的 25

叁、研究范围 26

肆、研究架构 26

第一章 政治发展的概念分析 31

第一节 政治发展研究的起源与经过 31

第二节 政治发展的定义 37

第三节 本文相关概念论述 44

壹、过程-阶段理论 45

贰、环境因素 51

叁、宪政体制 58

肆、政党政治 78

伍、政治参与 102

第二章 民主奠基期的政治发展 151

第一节 环境因素 151

壹、外环境因素 151

一、中共的直接威胁 151

二、国际环境的变化 157

贰、内环境因素 163

一、经济状况 163

二、社会状况 175

第二节 宪政体制的探讨 180

壹、临时条款与宪政发展 183

一、临时条款的时代背景 183

二、临时条款的延长与扩张 185

三、临时条款的施行 189

四、临时条款的争议-性质论 202

五、临时条款的评析 208

贰、戒严令与宪政发展 211

一、戒严的缘起 211

二、戒严实施的范围 213

三、戒严的检讨 219

第三节 政党政治的探讨 222

壹、中国国民党的改造 223

一、国民党改造的肇始 223

二、国民党改造的内容 230

三、国民党改造的评析 237

贰、青年党与民社党的运作 255

一、中国青年党 255

二、中国民主社会党 259

叁、政治异议表达的发展 264

一、「自由中国」半月刊与「中国民主党」 264

二、「大学杂志」时期 271

第四节 政治参与的探讨 284

壹、政治参与与规范面分析 284

一、四权行使法规 284

二、人民团体组织法规 307

三、大众传播法规 314

四、集会游行法规 327

贰、政治参与运作面分析 328

一、四权行使 328

二、人民团体组织 356

三、大众传播 363

四、群众运动 369

本章小结 370

第三章 民主茁壮期的政治发展 399

第一节 环境因素 399

壹、外环境因素 399

一、中共的统战策略 399

二、国际的情势发展 406

贰、内环境因素 417

一、经济状况 417

二、社会状况 425

第二节 宪政体制的探讨 439

壹、威权体制的转型 440

一、威权体制转型的相关概念 440

二、威权体制转型的指标分析 442

三、威权体制转型的理论依据 444

贰、解除戒严的实施 447

一、解严的背景因素 448

二、解严的时代意义 459

三、解严后发展情形 463

叁、国是会议的召开 472

一、国是会议召开的缘起与经过 472

二、国是会议的内容与发展 475

三、国是会议的检讨 488

第三节 政党政治的探讨 494

壹、解严前后政治反对势力的组织发展 494

一、中坜事件与美丽岛事件 495

二、美丽岛事件后到民进党成立 504

贰、解严前后国民党的改革推动 513

一、改革的发动者-蒋经国 514

二、改革的承继者-李登辉 522

叁、解严后新兴政党林立 526

一、新兴政党产生因素分析 527

二、新兴政党的活动状况 530

第四节 政治参与的探讨 540

壹、政治参与规范面分析 540

一、四权行使法规 540

二、人民团体组织法规 566

三、大众传播法规 570

四、集会游行法规 579

贰、政治参与运作面分析 585

一、四权行使 585

二、人民团体 603

三、大众传播 605

四、群众运动 607

本章小结 614

第四章 民主落实期的政治发展 643

第一节 环境因素 643

壹、外环境因素 643

一、中共的统战策略 643

二、国际的情势发展 664

贰、内环境因素 678

一、经济状况 679

二、社会状况 682

第二节 宪政体制的探讨 685

壹、回归宪法与一机关两阶段修宪 686

一、回归宪法与第一阶段修宪 686

二、第二阶段修宪 703

贰、第三阶段修宪 736

一、第三阶段修宪的经过 736

二、第三阶段修宪的内容 739

三、第三阶段修宪的评析 754

第三节 政党政治的探讨 768

壹、国民党的发展 772

一、国民党与民主化 773

二、国民党与本土化 787

贰、民进党的发展 794

一、民进党的组织体质 796

二、民进党的意识型态 812

叁、新党的发展 818

一、新党与制度化 824

二、新党与普遍化 828

第四节 政治参与的探讨 831

壹、政治参与规范面分析 831

一、四权行使法规 831

二、人民团体组织法规 885

三、大众传播法规 889

四、集会游行法规 901

贰、政治参与运作面分析 904

一、四权行使 904

二、人民团体 918

三、大众传播 925

四、群众运动 944

本章小结 947

第五章 综论:中华民国政治发展的评析与展望 965

第一节 宪政体制与政治发展 965

壹、宪政改革后政府体制的问题 968

一、国民大会的定位问题 968

二、总统权限的问题 984

三、中央体制的问题 999

贰、我国宪政发展的努力方向 1012

一、容让妥协 1012

二、力行宪政 1020

第二节 政党政治与政治发展 1027

壹、选举制度与政党政治的影响 1028

一、选举制度概述 1028

二、我国选举制度对政党政治的影响 1035

三、我国选举制度改进的建议 1044

贰、统独争议与国家认同问题 1047

一、台独理论的评析 1047

二、国家认同的途径 1067

第三节 政治参与和政治发展 1083

壹、四权行使的评析 1083

一、四权行使的成就 1087

二、四权行使的检讨 1102

贰、人民团体组织的评析 1113

一、人民团体组织发展的成就 1113

二、人民团体组织的检讨 1117

叁、大众传播的评析 1124

一、大众传播发展的成就 1124

二、大众传播发展的检讨 1127

肆、群众运动的评析 1131

一、群众运动的影响 1132

二、群众运动的检讨 1136

参考书目 11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