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现代古典学批判  以“中国哲学”为中心
现代古典学批判  以“中国哲学”为中心

现代古典学批判 以“中国哲学”为中心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邓曦泽著;蒙培元,陈炎丛书主编;黄玉顺,干春松副主编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212045531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持、主编的一套具有高品位学术价值的丛书。丛书集中讨论儒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系来自北京、山东、四川、上海等地以及海外的专业学者。其中,蒙培元、黄俊杰、黄玉顺、李幼蒸、张志伟、吴光等,均为海内外学术界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学者。主编蒙培元、黄俊杰两位为国内知名哲学家,儒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本丛书的主要意义在于,立足于现代社会、全面审视儒学对现代社会的双重意义。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丛书站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立场,发掘儒学对于现代人生价值、民主社会、和谐世界和现代正义理念等方面的启示和意义。第一批书目为:1.《生活儒学讲录》;2.《现代古典学批判》;3.《中国文化的再展开》;4.《新世纪大陆新儒家研究》;5.《生活·仁爱·境界》。预计本丛书会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和争议,进而对安徽人民出版社的品牌有所拉动,有益于提升安徽人民出版社在学术界的美誉度。
《现代古典学批判 以“中国哲学”为中心》目录

总论 1

南辕北辙的现代古典学——以“中国哲学”为例 3

一、现代古典学的问题 3

二、现代古典学的方法及其无效与困境 5

三、突出困境之可能 14

背景分析与方法论 17

第一章 反古思潮的“反古逻辑”批判 19

一、国势衰微是反古思潮的历史境遇 19

二、“反古逻辑”:国势衰微,罪在文化 21

三、时人叙述的“反古逻辑” 28

四、“反古逻辑”的困境之一:存在者领域的三分法导致的困境 33

五、“反古逻辑”的困境之二:生存方式的三分法导致的困境 39

六、“反古逻辑”的困境之三:历史如何可能阻碍我们 43

七、附论:经济决定论的“崇古逻辑”批判 51

第二章 面对问题本身:问题、方法与效用 55

一、生存活动的基本结构 55

二、解读《论六家要旨》 56

三、“问题+方法+效用”的思路 60

核心论证:现代古典学之言说与生存困境 69

第三章 自我观与自他观:“中国哲学”言说方式之反思 71

一、“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实为言说方式问题 71

二、“A是B”,呈现的是B 73

三、“A是B”之B乃是生存语言 76

四、“中A是西B”这种言说方式导致的生存困境 79

五、自我观:走出困境、回归本位的基本路径 82

第四章 论“中国哲学”的意义困境 89

一、解释生活即意义建构 91

二、“中国哲学”不能解释民间生活 98

三、“中国哲学”不能解释国家政治生活 102

拓展论证:现代古典学的全面困境 109

第五章 问题与方法:比较研究的可能性 111

一、比较的一般特征 111

二、“中国哲学”作为一种比较哲学及其无效 118

三、“问题与方法”的比较法:《论六家要旨》的启示 128

第六章 断裂与传承:中国现代学术的学统问题 138

一、问题、基本思路与个例选择 138

二、个例分析 143

三、传承还是断裂:二者的交织与困境 150

第七章 从熊十力看“中国哲学”的言说困境 157

一、命名的尴尬和言说的困难:从“现代”“新”“儒学”说起 157

二、自我观:熊十力对言说方式的自觉 162

三、体用不二通大道 165

四、时势造成的言说困难 173

五、我们仍在歧途 178

第八章 合法性、方法论、格义与言说方式之牵挂 191

一、破题:合法性蕴含的方法论问题 191

二、方法、格义与言说方式 193

三、合法性问题的三种发问方式和中国究竟有没有哲学 203

第九章 论德性与权力的断然分离——牟宗三没有理清的关系 207

一、德性呈现 208

二、德性与权力的断然分离 210

三、为政以德的政治诉求 216

第十章 走出历史的玩偶化——以古今对诸子百家的评论为例 219

一、近代对历史的玩偶化 219

二、古人对百家争鸣的评论 222

三、今人对百家争鸣的评论 228

四、摈弃目的论历史观,走出历史玩偶化 236

第十一章 始乱终弃:现代语境中的古典解释 239

第十二章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及其背后的国家命运 244

一、解析“中国哲学” 244

二、“中国哲学”的学术设定及其相应本质 271

三、合法性问题背后的中国命运 286

四、对“中国哲学”的另行批判 315

出路:公共儒学进路 325

第十三章 正德利用厚生:从政治合法性到儒学公共性 327

一、政治合法性基础:正德利用厚生 328

二、造反与革命:合法性基础之呈现 343

三、儒学公共性:建构中华民族的公共交往平台 349

第十四章 论文化复兴对制度的依赖问题 366

一、王国维之死蕴含的文化与制度的关系问题 366

二、界定与基本思路 371

三、举例分析历史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应程度 375

四、文化复兴对制度的依赖程度 379

参考文献 3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