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  从董仲舒到陆象山
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  从董仲舒到陆象山

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 从董仲舒到陆象山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祥龙著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49518418
  • 页数:3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讲述从秦汉起头的儒家哲理在重大历史阶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儒家的哲理应对。分两个部分,其一,拒秦兴汉,讲解秦汉之际儒家与法家的哲理交锋,以董仲舒为代表,开出汉儒“王官学”的盛大气象;其二,应对佛教,讲解两汉之际佛教入华对儒家正统形成的挑战,中华佛学开出思想之花,与儒学相激荡,最终结出宋明儒学的果实。由此,全书勾勒出中华古哲理传承与演变的历史图景。
《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 从董仲舒到陆象山》目录
标签:应对 哲学

开讲辞 1

第一讲 秦朝与法家的盛灭——华夏文化与哲理的历史拐点 4

第一节 秦政的人事来源 6

第二节 秦政的思想来源——《韩非子》(上)——奸蔽无处不在 10

第三节 秦政的思想来源——《韩非子》(下)——如何烛奸去蔽 18

第四节 秦朝覆灭的关键人物——赵高和李斯 29

第二讲 秦灭汉兴的哲理效应 38

第一节 秦之兴旺与士人之绝望 39

第二节 “秦灭”造就的千古良机——反秦乃汉文化与哲理之源 41

第三节 秦的灭亡带走了哪些哲理的成功机会? 44

第四节 反秦兴汉成就了什么哲理与政治? 48

第三讲 董仲舒的哲理与儒家历史主导的形成(一)——过秦、天人相与、元时、改制 56

第一节“过秦”的含义何在? 56

第二节 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一)——天人相与之际 59

第三节 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二)——元深天端之时义 69

第四节 受命改制——如何理解“应天化”中的“不变”? 73

第五节 改制中的元更化——如何“犯上”而又“不作乱”? 81

第四讲 董仲舒的哲理与儒家历史主导的形成(二)——三统与一统、天人感应 88

第一节 通三统和独尊儒术 88

第二节 简单评议徐复观先生的《两汉思想史》 98

第三节 天人感应 104

第五讲 董仲舒的哲理与儒家历史主导的形成(三)——阴阳五行、类比感应法、深察名号 113

第一节 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 113

第二节 董仲舒的五行说 125

第三节 天人感应的具体途径 128

第四节 类比法 132

第五节 深察名号的哲理 137

第六讲 佛教入华的哲理途径 148

第一节 佛教与中华古文化的奇妙因缘 148

第二节 印度佛教的基本哲理 152

第三节 般若中观与中华古哲理(老庄、玄学)的关系 169

第四节 《肇论》开出的中华哲理新境界(一) 179

第五节 《肇论》开出的中华哲理新境界(二)——《不真空论》与《般若无知论》 185

第七讲 中国佛教的特征——《起信论》、天台宗和华严宗 193

第一节《大乘起信论》的如来藏心论 193

第二节 天台宗哲理要点 211

第三节 华严宗哲理要点(一) 220

第四节《金师子章》要点讲解(一)——金与狮子相、华严判教 229

第五节《金师子章》要点讲解(二)——十玄门与六相圆融 231

第六节《金师子章》要点讲解(三)——(因陀罗网境界)法界[性]缘起和理事无碍 237

第八讲 宋明儒学的哲理回应(一)——周敦颐如何开创了宋明道学 248

第一节 周敦颐之前儒家哲理无天险可守 249

第二节 周敦颐其人其书及其佛道因缘大略 252

第三节《太极图说》与道、佛的关系 258

第四节《太极图说》与《通书》的哲理意蕴 268

第九讲 宋明儒学的哲理回应(二)——二程 289

第一节 二程与周敦颐和华严宗的关系 289

第二节 二程的理学 298

第三节 二程的理气说和格物致知说 310

第四节 二程理学的问题 315

第十讲 宋明儒学的哲理回应(三)——朱陆异同 320

第一节 朱子生平简述 320

第二节 朱子学说简括 322

第三节 朱陆鹅湖之会 331

第四节 陆象山之心学撮要 338

第五节 心学之问题 342

本书引用的主要文献 347

后记 3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