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新闻理论教程
新闻理论教程

新闻理论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保卫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03141685
  • 页数:34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国家精品课系列教材,第一版在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为目前国内最具影响的新闻理论教材,第一版54万字,此次修订,立足结合课时需要,拟定在35万字左右。在内容上,本书将包含新闻理论的全部知识点,并分十五章逐次论之。
《新闻理论教程》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 1

一、世界新闻学的形成 1

二、中国新闻学的形成和发展 3

三、世界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 7

第二节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8

一、新闻学研究的内容 8

二、新闻学研究的方法 10

第三节 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 13

一、服务实践,指导实践 13

二、继承传统,改革创新 15

三、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 18

第一编 新闻 23

第一章 新闻的定义 23

第一节 新闻的起源与本源 23

一、新闻的起源 23

二、新闻的本源 25

第二节 新闻的定义 26

一、“新闻”一词的含义 26

二、新闻的定义 27

第三节 新闻的基本特性 33

一、新闻的基本特性 33

二、认识新闻基本特性的意义 34

第二章 新闻的基本属性 38

第一节 新闻的信息属性 38

一、新闻具有信息属性 38

二、认识新闻信息属性的意义 43

第二节 新闻的舆论属性 46

一、新闻具有舆论属性 46

二、认识新闻舆论属性的意义 50

第三节 新闻的宣传属性 54

一、新闻具有宣传属性 54

二、认识新闻宣传属性的意义 59

第三章 新闻的选择标准 63

第一节 新闻选择的主体与过程 63

一、新闻选择的主体 63

二、新闻选择的过程 64

三、新闻选择标准的构成 65

第二节 新闻价值选择标准 67

一、新闻价值选择的依据 67

二、新闻价值选择的要求 72

第三节 新闻政策选择标准 75

一、新闻政策选择的依据 75

二、新闻政策选择的要求 79

第二编 新闻业 87

第四章 新闻业的产生与发展 87

第一节 世界新闻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87

一、大众化报刊的兴起 87

二、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 89

三、资本主义报业垄断化的出现 90

四、多媒体融合并存传播局面的形成 92

五、世界新闻业未来竞争的态势及特点 92

第二节 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94

一、新中国新闻事业的起步与发展 95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新闻业的飞跃发展 99

三、全球化竞争中中国新闻业的创新与发展 102

第三节 新闻业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105

一、人类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活动是新闻业产生的渊源 105

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近代新闻业的产生 106

三、物质生产、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进步决定着新闻业的发展水平 107

四、社会和阶级的需要推动着新闻业的发展 109

第五章 新闻业的性质与功能 113

第一节 新闻业的性质 113

一、新闻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113

二、新闻业是适应和满足人们信息与新闻需要的社会公共文化事业 114

三、新闻业是一定阶级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 116

四、新闻业是信息与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18

五、新闻业性质的完整表述与全面理解 118

第二节 新闻业的功能 120

一、传播信息,报道新闻 120

二、反映舆论,引导舆论 122

三、服务受众,服务社会 1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闻业的性质与任务 126

一、社会主义新闻业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126

二、社会主义新闻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127

三、社会主义新闻业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有力工具 129

第三编 新闻工作 133

第六章 新闻工作的基本业务规范 133

第一节 坚持新闻报道真实性原则 133

一、新闻真实的意义 133

二、真实性原则的内涵与本质 138

三、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139

四、防止虚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 141

第二节 实现新闻报道客观与公正 152

一、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与要求 152

二、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与要求 158

三、坚持新闻报道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 162

第三节 体现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167

一、新闻自由原则的产生 168

二、新闻自由原则的内涵 172

三、两种不同性质的新闻自由 176

四、社会责任原则的产生及其内涵 182

五、社会责任原则实现的条件 189

六、坚持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 191

第七章 新闻工作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194

第一节 新闻工作的道德规范 194

一、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 194

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依据 198

三、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与要求 199

四、新闻职业道德评价 201

五、中国新闻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 202

六、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状况 204

第二节 新闻工作的法律规范 206

一、新闻传播法律规范的形成 206

二、新闻传播法律规范的依据 210

三、新闻传播法律规范的内涵与要求 214

四、中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216

第八章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规范 220

第一节 坚持党性原则 220

一、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由来及依据 220

二、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内涵 227

三、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231

第二节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37

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的依据与内涵 237

二、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的现实意义 244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基本要求 248

第三节 坚持新闻舆论监督 253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与依据 253

二、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 258

三、新闻舆论监督的原则与要求 263

第四编 新闻受众 273

第九章 新闻受众的地位与作用 273

第一节 认识受众的地位与作用 273

一、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 273

二、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76

三、正确认识受众的地位与作用 277

第二节 开展受众调查与研究 278

一、受众调查与研究的依据及意义 278

二、受众调查与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82

第三节 接受受众批评与监督 285

一、接受受众批评与监督的依据及意义 285

二、接受受众批评与监督的要求 286

第十章 服务受众,引导受众,依靠受众 289

第一节 满足受众兴趣与需要 289

一、受众兴趣与需要理论提出的背景 289

二、受众兴趣与需要原则的内涵及要求 292

第二节 正确引导受众 296

一、正确认识满足受众兴趣与需要同正确引导受众的关系 296

二、正确引导受众的原则与方法 298

第三节 坚持依靠受众 301

一、坚持依靠受众的依据及意义 301

二、坚持依靠受众的目标及要求 303

第五编 新闻从业者 309

第十一章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特征与职业修养 309

第一节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特征 309

一、新闻职业的含义 309

二、新闻职业的基本特征 310

三、新闻职业的弱点 312

第二节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修养 313

一、新闻从业者的素质特征 313

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修养 3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闻业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 320

一、胸怀全局、顾全大局,坚持党性原则 320

二、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321

三、心系群众、以人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323

四、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坚持创新理念 323

第十二章 新闻从业者的教育与培养 327

第一节 新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27

一、世界新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27

二、中国新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329

三、新闻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333

第二节 新闻教育的内涵与实施 334

一、新闻教育的理念及新闻人才素质要求 334

二、新闻教育的专业目标及教学方法 338

第三节 新闻教育的提高与普及 341

一、新闻从业者的在职教育与岗位培训 341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与大众化 343

后记 34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