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孔子评传  上
孔子评传  上

孔子评传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匡亚明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305059070
  • 页数:210 页
图书介绍:
《孔子评传 上》目录
标签:评传

第一章 导论 1

一、研究中国古代有重要贡献的人物为什么以孔子为起点 1

二、“以世论人”和“以人论世” 3

三、人类文化知识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问题 5

四、对孔子思想实行“三分法”问题 9

五、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和应注意的三个区别 12

六、关于文献资料等问题 15

第二章 生平概略 17

一、没落的贵族家庭 18

二、幼年在贫贱中成长 23

三、独立谋生,勤奋好学 28

四、“三十而立”至仕鲁之前 34

五、进入贵族统治集团——初次碰壁 46

(一)中都宰 50

(二)小司空 52

(三)大司寇 52

(四)堕三都的失败 55

(五)孔子诛少正卯实无其事考 58

(六)矛盾显露,弃官离鲁 60

六、访问列国诸侯——到处碰壁 63

(一)访问列国诸侯的目的 63

(二)访问列国诸侯的简要经历 64

(三)访问列国诸侯的三个阶段 67

(四)结束流浪,回到鲁国 75

七、“不知老之将至”的晚年 75

(一)关于反对季孙氏实行“田赋”问题 77

(二)关于“西狩获麟”问题 79

(三)关于陈恒杀君、孔子请讨问题 82

(四)妻、儿、弟子相继死亡 83

(五)孔子病逝 86

第三章 孔子时代的社会背景 89

一、西周是领主制封建社会(或初期封建社会) 90

(一)殷周间斗争不仅是两个王朝兴替之争,而且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斗争 90

第一,有了这一大变革的存在,就可以更好地说明五种生产方式(或五种社会制度)在中国的递嬗 92

第二,有了这一大变革的存在,就可以正确说明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94

第三,有了这一大变革的存在,就可以科学地解释孔子思想产生的条件 100

(二)西周领主制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101

第一,西周各级领主对土地的占有 101

第二,主要直接生产劳动者的身份 102

第三,剥削形式 105

第四,分封、宗法、等级三位一体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 107

第五,意识形态 110

(三)从西双版纳解放前领主制封建社会看西周 112

第一,历史简况 113

第二,“土地王有”和“公田”、“私田” 115

第三,村寨制度 118

第四,地租形态 121

第五,直接生产者的社会身份 124

(四)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实际 130

二、春秋是从领主制向地主制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 132

(一)经济结构上领主制向地主制的急剧过渡 132

(二)政治结构上王权衰落和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141

(三)思想意识上某些传统观念在动摇和某些新思潮在萌芽 145

第一,“天”和“天命”观念的变化 145

第二,“礼”观念的变化 146

第三,君臣观念的变化 147

第四,人才标准和人生价值观念的变化 148

第四章 仁的人生哲学思想 150

一、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哲学概括 151

(一)仁的出处和含义 152

(二)“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154

(三)仁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剖析 157

第一,仁作为道德本身内容上的不同层次 158

第二,仁在个人修养上的不同层次 161

第三,仁在“为政”实践中的不同层次 165

(四)仁的实事求是精神 176

第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精神 176

第二,“三为”的区别和统一的知行一致精神 182

(五)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根源及其历史意义 186

第一,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根源 186

第二,仁的人生哲学思想的历史意义 191

二、仁为核心礼为形式的仁礼观 193

(一)仁、礼关系 193

(二)尊尊、亲亲关系 198

(三)正名的意义 201

三、作为仁的人生哲学方法论的中庸 203

(一)中庸的本义 203

(二)中庸的主要特征 205

第一,“过犹不及” 205

第二,“和而不同” 208

第三,“时中”与“权” 2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