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机制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机制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机制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芷英著;王树荫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红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5112384
  • 页数:3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北京市社科课题,对思想政治教育从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机制研究》目录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其历史演变 1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3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4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7

第二章 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基础 8

一、心理发展是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前提 8

(一)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8

(二)思想政治品德与心理的关系 20

二、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 27

(一)思想政治品德认知的深化 27

(二)思想政治品德情感的激发 29

(三)思想政治品德意志的培养 32

(四)思想政治品德行为的养成 33

三、思想政治品德的心理结构 33

(一)思想政治品德的心理内容 34

(二)思想政治品德的心理成分 38

(三)思想政治品德的心理动力 39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机制 45

一、心理过程与接受 46

(一)认知过程——接受的先导系统 46

(二)情感过程——接受的调控系统 53

(三)意志过程——接受的保证系统 56

二、个性心理与接受 59

(一)个性倾向性是个体接受的动力 59

(二)个性心理特征决定个体的接受差异 65

三、心理状态与接受 73

(一)心理状态影响接受态度 74

(二)心理状态影响接受质量 74

(三)心理状态影响接受行为 74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的心理机制 76

一、激励的心理依据 76

(一)需要 77

(二)动机 80

(三)个体行为与激励 89

二、激励的理论依据 93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93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99

(三)综合型激励理论 104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 108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原则 108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方法 111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互动的心理机制 116

一、人际互动的前提条件 116

(一)人际交往 117

(二)人际关系 121

二、人际互动的心理依据 126

(一)同化融合说 126

(二)去个性化说 132

(三)社会比较说 135

三、人际互动的表现形式 136

(一)人际吸引 136

(二)社会助长作用 146

(三)社会惰化作用 148

(四)合作与竞争 150

四、人际互动的心理效应 152

(一)角色效应 152

(二)名片效应 153

(三)自己人效应 153

(四)期待效应 154

(五)霍桑效应 155

第六章 教育对象学习的心理机制 156

一、学习的心理过程 156

(一)学习的内涵 156

(二)学习的过程 158

(三)学习的分类 162

二、学习的心理依据 164

(一)现代西方学习理论 165

(二)学习动机理论 189

(三)西方道德教育理论 205

三、学习的心理机制 232

(一)理解与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 233

(二)迁移与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 235

(三)强化与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 239

(四)三条基本学习规律与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 241

(五)学习动机的激发与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 241

(六)自主性的发掘与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 254

(七)榜样的树立与思想政治品德的学习 258

第七章 教育对象态度转变的心理机制 262

一、态度与行为 262

(一)态度的构成 262

(二)态度的特点 263

(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264

二、态度形成与改变的理论依据 265

(一)认知失调理论 265

(二)认知平衡理论 266

(三)认知说服理论 269

(四)刺激——反应理论 278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态度转变 280

(一)教育者与态度转变 280

(二)教育对象与态度转变 285

(三)教育内容与态度转变 290

(四)教育方式与态度转变 297

(五)教育环境与态度转变 300

第八章 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 304

一、自我教育的心理依据 304

(一)自我教育的心理条件——自我意识的成熟 305

(二)自我教育的心理动因——自我意识的分化 311

二、自我教育的心理结构 314

(一)自我认识系统 314

(二)自我调控系统 316

(三)自我发展系统 317

三、自我教育的心理过程 318

(一)自我引导 319

(二)自我比较 319

(三)自我强化 321

(四)自我否定 322

(五)自我监督 323

四、自我教育的心理功能 324

(一)唤起功能 324

(二)定向功能 325

(三)推动功能 327

(四)自持功能 328

(五)促进功能 329

五、自我教育的心理效应 331

(一)升华效应 331

(二)归因效应 332

(三)自我暗示效应 333

主要参考文献 3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