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研究
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研究

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相丽玲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63529377
  • 页数:278 页
图书介绍: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竞争力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区域、企业、组织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本书研究了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定义了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概念;提出了知识社会中知识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命题;建立了知识资源的开发模型、知识资源增长模型、区域知识竞争力模型;确定了影响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六个关键要素、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并对2006—2007年度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指数的进行了总排名、六大关键要素排名、各级分指标排名及部分区域的知识竞争力综合评价。
《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研究》目录

第1章 引言 1

1.1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3

1.1.3研究目的 7

1.1.4研究的可行性 7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8

1.2.1文献检索 8

1.2.2文献综述 9

1.2.3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20

1.3本书解决的科学问题 21

1.3.1疑难问题 21

1.3.2具体问题 23

1.4研究内容 24

1.5研究思路与方法 25

1.5.1研究思路 25

1.5.2研究方法 25

1.6创新点 27

第2章 知识竞争力的概念框架 28

2.1知识 28

2.1.1工业社会以前知识的内涵:作为经验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 28

2.1.2工业社会知识的内涵:系统化的科学与技术知识 30

2.1.3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内涵:作为生产力要素和资源的知识 31

2.2竞争力 32

2.2.1定义 32

2.2.2竞争、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35

2.2.3知识竞争力与科技竞争力的区别 36

2.3区域竞争力 37

2.3.1区域 37

2.3.2区域竞争力 38

2.3.3国家(国际)竞争力、区域(次国家)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40

2.4区域知识竞争力 41

2.4.1国际竞争力报告对知识竞争力概念的修正 42

2.4.2我国学者对“知识竞争力”概念的理解 44

2.5本章小结 45

第3章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46

3.1经济学理论基础 46

3.1.1区域经济学 46

3.1.2集群优势理论 52

3.1.3新经济增长理论 54

3.2管理学理论基础 58

3.2.1竞争优势理论 58

3.2.2核心竞争力理论 62

3.2.3竞合理论 62

3.2.4创新理论 63

第4章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理论框架 68

4.1知识社会的竞争力命题与假设验证 68

4.1.1问题的来源 68

4.1.2命题 69

4.1.3基本假设 69

4.1.4假设验证 69

4.1.5结论 78

4.2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78

4.2.1基于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知识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79

4.2.2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知识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89

4.3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100

4.3.1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100

4.3.2指标体系 102

4.4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模型 114

4.4.1国外区域竞争力模型分析 114

4.4.2国内区域竞争力模型分析 125

4.4.3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模型的构建 130

4.5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132

4.5.1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132

4.5.2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133

4.6本章小结 137

第5章 区域知识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138

5.1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知识竞争力指数排名 138

5.1.1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知识竞争力指数总排名(2006—2007年度) 138

5.1.2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知识竞争力指数六大关键要素排名 138

5.1.3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知识竞争力指数单项(四级指标)排名 138

5.2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41

5.2.1北京市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41

5.2.2上海市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42

5.2.3广东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43

5.2.4江苏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44

5.2.5浙江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45

5.2.6山东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46

5.2.7辽宁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47

5.2.8天津市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48

5.2.9湖北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49

5.2.10陕西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50

5.2.11四川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51

5.2.12福建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52

5.2.13安徽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53

5.2.14湖南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54

5.2.15河南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55

5.2.16内蒙古自治区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56

5.2.17河北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57

5.2.18重庆市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58

5.2.19山西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59

5.2.20江西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60

5.2.21吉林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61

5.2.22黑龙江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62

5.2.23海南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63

5.2.24云南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64

5.2.25贵州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65

5.2.26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66

5.2.2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67

5.2.28甘肃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68

5.2.29西藏自治区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69

5.2.30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70

5.2.31青海省知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171

5.3本章小结 172

第6章 结论、策略与展望 174

6.1主要结论 174

6.1.1知识社会的竞争力命题 174

6.1.2知识生产率的测度与提升 174

6.1.3知识资源的开发与增长模型 174

6.1.4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指数排名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175

6.2提升我国区域知识竞争力的策略 175

6.2.1构建区域知识产权战略体系 175

6.2.2完善区域知识产权的市场交易机制 177

6.2.3加强区域知识产权管理 179

6.2.4加快跨区域研发合作 180

6.2.5健全金融资本投融资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 182

6.2.6加快中西部地区知识基础设施的投入,促进我国知识产业的全面发展 184

6.3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187

6.3.1研究的局限性 187

6.3.2未来展望 187

附表1 188

附表2 259

附表3 264

参考文献 270

致谢 27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