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面向零时间运作的单元组织研究
面向零时间运作的单元组织研究

面向零时间运作的单元组织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群慧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16109229
  • 页数:2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合拢系统理论、类生物理论等分析工具,结合经济学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对单元组织的结构特征、单元组织的构建与评价、单元组织的协调机制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
《面向零时间运作的单元组织研究》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7

第一节 问题的起源 10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15

一 基于时间的竞争 15

二 零时间企业 24

三 单元及单元组织 26

四 合拢理论及合拢组织 29

五 组织协调机制 35

六 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42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44

一 研究思路 44

二 主要内容 46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8

一 研究方法 48

二 技术路线 50

第二章 零时间企业的组织结构特征 51

第一节 组织结构与竞争环境的关系 54

第二节 零时间企业的结构模式与特征 57

一 零时间企业的内涵及实施法则 57

二 零时间企业的结构模式 62

三 零时间企业的结构特征 64

第三节 组织结构与市场响应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71

一 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71

二 组织结构的特征维度 72

三 市场响应能力的主要内容 76

四 研究假设 78

五 研究设计与方法 84

六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85

七 实证研究结论与启示 95

第四节 本章小结 97

第三章 单元组织的零时间能力机理及控制结构 99

第一节 单元组织的涵义及合拢特征 101

一 合拢系统理论 101

二 单元组织的涵义 105

三 工作单元与传统组织子单元的比较 109

四 单元组织的主要合拢特征 111

第二节 单元组织的零时间能力机理 115

一 即时学习机理 116

二 流程即时实施机理 118

三 员工管理即时适应机理 119

四 组织外部边界弱化 122

第三节 单元组织的控制结构 124

一 单元组织的组织层次 124

二 单元组织的组织过程 125

三 单元组织的管理控制机制 127

四 法国施乐公司的控制结构 130

第四节 单元组织与事业部制的比较:以宏基集团为例 132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39

第四章 单元组织的构建原则及STS评价模型 141

第一节 单元组织的STS和类生物构建原则 144

一 社会一技术系统原则 144

二 单元组织的类生物原则 147

第二节 单元组织的STS评价模型 152

一 评价方法的选择 154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155

三 评价模型的构建 160

第三节STS评价模型的运用实例 162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67

第五章 单元组织的协调问题与协调机制 169

第一节 不同组织结构的主要依存关系 172

第二节 单元组织的协调问题 175

第三节 单元组织协调问题的因子分析 178

一 单元组织的主要协调内容 178

二 研究设计 180

三 数据分析 181

四 单元组织的协调层次 184

第四节 单元组织的四层次协调机制 190

一 不同组织结构的主要协调机制 190

二 单元组织各层次的协调机制 193

第五节 单元组织的类生物协调模型 200

一 人类生命体的调节原理 200

二 单元组织的类生物调节机理 204

三 单元组织的类生物协调模型 210

第六节 通用电气公司的协调机制 212

第七节 本章小结 214

第六章 面向知识共享的单元组织激励机制 217

第一节 单元组织的价值链层次分析 219

一 实物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 219

二 单元组织的价值链三层次 221

第二节 单元组织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224

一 单元组织知识共享的重要性 224

二 单元组织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225

第三节 单元组织知识共享的协调与激励机制 228

一 知识共享的协调机制 228

二 知识共享的激励方式 230

第四节 基于契约理论的单元组织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描述 232

一 单元组织知识共享的激励问题描述 233

二 单元组织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236

第五节 单元组织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设计 239

一 激励机制设计的步骤 239

二 激励机制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40

第六节 本章小结 241

第七章 结语 243

第一节 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245

一 主要研究工作 245

二 主要结论 249

三 研究意义 251

第二节 研究展望 252

参考文献 254

附录 调查问卷 276

后记 28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