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六朝文学与思想的心灵境界之研究
六朝文学与思想的心灵境界之研究

六朝文学与思想的心灵境界之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永义主编;张森富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9862544907
  • 页数:21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随园沧桑下一篇:海边书
《六朝文学与思想的心灵境界之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历来学说述评 1

一、玄学、佛学为六朝文学的主要内容 2

二、从「人的觉醒」到「文的自觉」 6

三、玄学、佛学的思维方式在文学创作上的运用 10

第二节 研究动机和诠释角度 12

一、「游心」和「物化」 12

二、「空间」和「时间」 22

第二章 六朝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交游 27

第一节 魏时期 27

一、建安文人和正始名士 27

二、竹林名士 30

第二节 西晋时期 31

一、中朝名士 31

二、贾谧二十四友 33

第三节 东晋时期 34

一、江左名士和文人 34

二、僧侣和文人 36

第四节 南北朝时期 40

一、谢灵运、颜延之等和僧侣 40

二、竟陵八友和僧侣 42

三、梁武帝父子等和僧侣 42

第三章 「本无」型的心灵境界 47

第一节 「本无」一词的含意 48

第二节 「本无」境在思想上的开展 49

一、玄学所持的「本无」之立场 49

(一)汉末文学的呐喊 49

(二)建安文学的新声 51

二、玄学中的「本无」之观念 55

(一)正始玄学的「贵无」 55

(二)竹林玄学的「越名教」 60

三、佛学所持的「本无」之立场 68

(一)感伤无常 68

(二)厌恶情欲 70

四、佛学中的「本无」之观念 71

(一)佛、玄之殊途 71

(二)道安、慧远之「性空」义 73

第三节 「本无」境在文学上的开展 75

一、由玄学而来的「本无」境之情感 75

(一)睥睨之情 75

(二)慕道之心 79

二、由玄学而来的「本无」境之意象 81

(一)浅陋的世俗 81

(二)高蹈的游仙 84

三、由佛学而来的「本无」境之情感 85

(一)厌世之情 85

(二)西极之念 87

四、由佛学而来的「本无」境之意象 88

(一)孤绝 88

(二)寂灭 91

第四节 小结 92

第四章 「崇有」型的心灵境界 95

第一节 「崇有」一词的含意 95

第二节 「崇有」境在思想上的开展 96

一、玄学所持的「崇有」之立场 96

(一)礼教之士的反扑 96

(二)玄学家的反思 98

二、玄学中的「崇有」之观念 99

(一)裴頠的〈崇有论〉 99

(二)郭象的《庄子注》 101

(三)张湛的《列子注》 108

三、佛学所持的「崇有」之立场 110

(一)文士对佛家的批评 110

(二)佛家之转变 112

四、佛学中的「崇有」之观念 113

(一)支遁的「即色」义 113

(二)鸠摩罗什及僧肇之「实相」义 116

第三节 「崇有」境在文学上的开展 123

一、由玄学而来的「崇有」境之情感 123

(一)优游蓬蒿 123

(二)欣于所遇 126

二、由玄学而来的「崇有」境之意象 129

(一)有待者 129

(二)自然 131

(三)闺怨 134

三、由佛学而来的「崇有」境之情感 137

(一)安化 137

(二)观空 140

四、由佛学而来的「崇有」境之意象 143

(一)迁流 143

(二)色相 147

第四节 小结 150

第五章 「有无相即」型的心灵境界 151

第一节 「有无相即」一词的含意 151

第二节 「有无相即」境在思想上的开展 152

一、玄学所持的「有无相即」之立场 152

(一)隐逸之志 152

(二)嫉世之念 155

(三)游仙之思 156

二、玄学中的「有无相即」之观念 158

(一)养性之论 158

(二)仕隐之辨 165

三、佛学所持的「有无相即」之立场 167

(一)沙汰沙门 167

(二)不满旧说 168

四、佛学中的「有无相即」之观念 170

(一)竺道生的「佛性」义 170

(二)竺道生之破解旧义 172

第三节 「有无相即」境在文学上的开展 176

一、由玄学而来的「有无相即」境之情感 176

(一)追求自适 176

(二)回归自然 180

二、由玄学而来的「有无相即」境之意象 182

(一)农耕 182

(二)田园 185

三、由佛学而来的「有无相即」境之情感 187

(一)追求自觉 187

(二)返归一极 189

四、由佛学而来的「有无相即」境之意象 190

(一)游历 190

(二)山水 194

第四节 小结 196

第六章 结论 197

参考书目 2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