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百家针灸荟萃
中医百家针灸荟萃

中医百家针灸荟萃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齐淑兰,赵树桐主编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36657528
  • 页数:691 页
图书介绍:
《中医百家针灸荟萃》目录

上篇 针灸理论 1

一、刺灸论 1

(一)刺法 1

〔刺法原则〕 1

〔补泻方法〕 6

〔针法分类〕 13

1.毫针疗法 13

2.三棱针疗法 18

3.皮肤针疗法 19

4.皮内针疗法 19

5.芒针疗法 20

6.火针疗法 20

7.小宽针疗法 21

8.提针疗法 22

9.陶针疗法 22

10.猪鬃针疗法 22

11.蜡针疗法 23

12.水针疗法 23

13.电针疗法 23

14.激光针疗法 24

15.微波针疗法 24

16.超声针疗法 24

〔针刺禁忌〕 25

1.针刺部位禁忌 25

2.针刺时间禁忌 27

3.根据不同的人和疾病针刺禁忌 28

〔针刺工具〕 30

1.古代针具 30

2.现代非金属针具 32

3.现代金属针具 32

4.针具的护理与应用 34

(二)灸法 35

〔灸法原则〕 35

〔灸法的分类应用〕 40

1.火热灸法 40

1.1直接灸 40

(1)艾炷灸 40

(2)艾条灸 44

(3)非艾火灸 44

①硫磺灸 44

②烟草灸 45

③灯火灸 45

④桑枝灸 45

⑤桃枝灸 45

⑥药锭灸 46

⑦线香灸 46

⑧鼠粪灸 46

1.2间接灸 47

(1)隔药饼灸 47

(2)隔蒜灸 48

(3)隔姜灸 49

(4)隔盐灸 49

(5)隔葱灸 50

(6)隔蜡灸(黄蜡灸) 50

(7)隔桃叶灸 50

(8)隔蛴螬灸 50

(9)隔胡桃壳灸(胡桃壳灸) 50

(10)隔韭菜灸 51

(11)隔布灸(实按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 51

(12)隔针灸(温针灸) 51

1.3温灸器灸 52

2.无热灸法(天灸) 52

〔灸法禁忌〕 54

1.病证禁灸 54

2.腧穴与部位禁灸 56

3.妇儿禁灸 58

二、经络腧穴论 59

(一)十二经脉 59

1.手太阴肺经 59

1.1循行 59

1.2病候 60

1.3经穴 61

中府 61

云门 63

天府 65

侠白 66

尺泽 67

孔最 69

列缺 70

经渠 72

太渊 74

鱼际 75

少商 77

2.手阳明大肠经 79

2.1循行 79

2.2病候 79

2.3经穴 80

商阳 80

二间 82

三间 83

合谷 85

阳溪 87

偏历 89

温溜 90

下廉 92

上廉 93

手三里 94

曲池 95

肘髎 98

手五里 99

臂臑 100

肩髃 101

巨骨 103

天鼎 104

扶突 105

禾髎 107

迎香 108

3.足阳明胃经 109

3.1循行 109

3.2病候 110

3.3经穴 111

承泣 111

四白 112

巨髎 114

地仓 115

大迎 116

颊车 118

下关 119

头维 120

人迎 121

水突 123

气舍 123

缺盆 124

气户 125

库房 126

屋翳 127

膺窗 128

乳中 129

乳根 130

不容 131

承满 132

梁门 133

关门 134

太乙 135

滑肉门 136

天枢 137

外陵 138

大巨 139

水道 141

归来 142

气冲 143

髀关 145

伏兔 146

阴市 147

梁丘 148

犊鼻 149

足三里 151

上巨虚 153

条口 154

下巨虚 155

丰隆 157

解溪 159

冲阳 160

陷谷 162

内庭 163

厉兑 165

4.足太阴脾经 166

4.1循行 166

4.2病候 167

4.3经穴 168

隐白 168

大都 169

太白 170

公孙 172

商丘 173

三阴交 174

漏谷 176

地机 177

阴陵泉 178

血海 180

箕门 181

冲门 182

府舍 183

腹结 184

大横 185

腹哀 186

食窦 187

天溪 188

胸乡 189

周荣 189

大包 190

5.手少阴心经 191

5.1循行 191

5.2病候 192

5.3经穴 193

极泉 193

青灵 194

少海 195

灵道 196

通里 197

阴郄 198

神门 200

少府 201

少冲 202

6.手太阳小肠经 203

6.1循行 203

6.2病候 204

6.3经穴 204

少泽 204

前谷 206

后溪 207

腕骨 208

阳谷 209

养老 210

支正 211

小海 212

肩贞 213

臑俞 214

天宗 215

秉风 216

曲垣 216

肩外俞 217

肩中俞 218

天窗 218

天容 219

颧髎 220

听宫 221

7.足太阳膀胱经 222

7.1循行 222

7.2病候 223

7.3经穴 224

睛明 224

攒竹 225

眉冲 227

曲差 227

五处 228

承光 229

通天 230

络却 231

玉枕 232

天柱 233

大杼 235

风门 236

肺俞 237

厥阴俞 239

心俞 240

督俞 241

膈俞 242

肝俞 244

胆俞 245

脾俞 246

胃俞 247

三焦俞 249

肾俞 250

气海俞 252

大肠俞 252

关元俞 253

小肠俞 254

膀胱俞 255

中膂俞 256

白环俞 257

上髎 258

次髎 259

中髎 260

下髎 261

会阳 262

承扶 263

殷门 264

浮郄 265

委阳 266

委中 267

附分 269

魄户 270

膏肓 271

神堂 273

譩譆 274

膈关 275

魂门 275

阳纲 276

意舍 277

胃仓 278

肓门 279

志室 280

胞肓 281

秩边 282

合阳 282

承筋 283

承山 285

飞扬 286

跗阳 288

昆仑 289

仆参 291

申脉 292

金门 293

京骨 294

束骨 296

足通谷 297

至阴 298

8.足少阴肾经 300

8.1循行 300

8.2病候 300

8.3经穴 302

涌泉 302

然谷 304

太溪 306

大钟 307

水泉 308

照海 309

复溜 310

交信 312

筑宾 313

阴谷 314

横骨 315

大赫 316

气穴 317

四满 318

中注 319

肓俞 320

商曲 320

石关 321

阴都 322

腹通谷 323

幽门 324

步廊 325

神封 326

灵墟 327

神藏 328

彧中 328

俞府 329

9.手厥阴心包经 330

9.1循行 330

9.2病候 331

9.3经穴 332

天池 332

天泉 333

曲泽 334

郄门 335

间使 336

内关 337

大陵 339

劳宫 341

中冲 342

10.手少阳三焦经 344

10.1循行 344

10.2病候 344

10.3经穴 345

关冲 345

液门 346

中渚 347

阳池 349

外关 350

支沟 352

会宗 354

三阳络 354

四读 356

天井 356

清冷渊 358

消泺 359

臑会 360

肩髎 361

天髎 362

天牖 363

翳风 364

瘈脉 366

颅息 366

角孙 367

耳门 369

和髎 370

丝竹空 371

11.足少阳胆经 372

11.1循行 372

11.2病候 373

11.3经穴 374

瞳子髎 374

听会 375

上关 376

颔厌 377

悬颅 378

悬厘 379

曲鬓 380

率谷 381

天冲 382

浮白 383

头窍阴 383

完骨 384

本神 385

阳白 386

头临泣 386

目窗 387

正营 388

承灵 389

脑空 390

风池 391

肩井 392

渊腋 394

辄筋 395

日月 395

京门 396

带脉 398

五枢 399

维道 400

居髎 400

环跳 401

风市 403

中读 404

膝阳关 404

阳陵泉 405

阳交 407

外丘 408

光明 409

阳辅 410

悬钟 411

丘墟 413

足临泣 414

地五会 415

侠溪 416

足窍阴 417

12.足厥阴肝经 418

12.1循行 418

12.2病候 419

12.3经穴 420

大敦 420

行间 422

太冲 424

中封 426

蠡沟 428

中都 429

膝关 431

曲泉 432

阴包 434

足五里 435

阴廉 436

急脉 437

章门 437

期门 439

(二)奇经八脉 442

1.督脉 442

1.1循行 442

1.2病候 444

1.3经穴 444

长强 444

腰俞 446

腰阳关 447

命门 447

悬枢 449

脊中 449

中枢 450

筋缩 451

至阳 452

灵台 453

神道 453

身柱 455

陶道 455

大椎 456

哑门 458

风府 459

脑户 461

强间 462

后顶 463

百会 463

前顶 465

囟会 466

上星 467

神庭 468

素髎 470

水沟 470

兑端 472

龈交 473

2.任脉 474

2.1循行 474

2.2病候 475

2.3经穴 476

会阴 476

曲骨 477

中极 478

关元 480

石门 482

气海 484

阴交 486

神阙 487

水分 489

下脘 490

建里 490

中脘 491

上脘 494

巨阙 495

鸠尾 497

中庭 498

膻中 499

玉堂 500

紫宫 501

华盖 502

璇玑 503

天突 503

廉泉 505

承浆 507

3.冲脉 508

3.1循行 508

3.2交会穴 509

3.3病候 509

4.带脉 510

4.1循行 510

4.2交会穴 511

4.3病候 511

5.阴维脉 512

5.1循行 512

5.2交会穴 512

5.3病候 513

6.阳维脉 513

6.1循行 513

6.2交会穴 514

6.3病候 515

7.阴?脉 515

7.1循行 515

7.2交会穴 516

7.3病候 516

8.阳?脉 517

8.1循行 517

8.2交会穴 518

8.3病候 518

(三)十二经筋 519

1.手太阴经筋 519

1.1循行 519

1.2病候 519

2.手阳明经筋 520

2.1循行 520

2.2病候 520

3.足阳明经筋 520

3.1循行 520

3.2病候 521

4.足太阴经筋 521

4.1循行 521

4.2病候 522

5.手少阴经筋 522

5.1循行 522

5.2病候 522

6.手太阳经筋 523

6.1循行 523

6.2病候 523

7.足太阳经筋 523

7.1循行 523

7.2病候 524

8.足少阴经筋 524

8.1循行 524

8.2病候 525

9.手厥阴经筋 525

9.1循行 525

9.2病候 525

10.手少阳经筋 526

10.1循行 526

10.2病候 526

11.足少阳经筋 526

11.1循行 526

11.2病候 527

12.足厥阴经筋 527

12.1循行 527

12.2病候 527

(四)十二经别 528

1.手太阴经别 528

2.手阳明经别 529

3.足阳明经别 529

4.足太阴经别 530

5.手少阴经别 530

6.手太阳经别 531

7.足太阳经别 532

8.足少阴经别 532

9.手厥阴经别 533

10.手少阳经别 533

11.足少阳经别 534

12.足厥阴经别 534

(五)十五络脉 534

1.手太阴络脉 534

1.1循行 534

1.2病候 535

2.手阳明络脉 535

2.1循行 535

2.2病候 536

3.足阳明络脉 536

3.1循行 536

3.2病候 537

4.足太阴络脉及脾之大络 537

4.1循行 537

4.2病候 537

5.手少阴络脉 538

5.1循行 538

5.2病候 538

6.手太阳络脉 538

6.1循行 538

6.2病候 539

7.足太阳络脉 539

7.1循行 539

7.2病候 539

8.足少阴络脉 539

8.1循行 539

8.2病候 540

9.手厥阴络脉 540

9.1循行 540

9.2病候 540

10.手少阳络脉 541

10.1循行 541

10.2病候 541

11.足少阳络脉 541

11.1循行 541

11.2病候 542

12.足厥阴络脉 542

12.1循行 542

12.2病候 543

13.督之络脉 543

13.1循行 543

13.2病候 543

14.任之络脉 543

14.1循行 543

14.2病候 544

(六)经外奇穴 544

1.头面部奇穴 544

四神聪 544

当阳 545

印堂 545

鱼腰 546

太阳 547

耳尖 548

球后 549

上迎香 549

内迎香 549

聚泉 550

海泉 551

金津、玉液 551

翳明 552

颈百劳 553

2.胸腹及腰背部奇穴 553

子宫 553

定喘 554

夹脊 554

胃脘下俞 555

痞根 555

下极俞 556

腰宜 556

腰眼 557

十七椎 557

腰奇 558

3.上肢部奇穴 558

肘尖 558

二白 559

中泉 560

中魁 560

大骨空 561

小骨空 562

腰痛点 563

外劳宫 563

八邪 564

四缝 565

十宣 566

4.下肢部奇穴 566

髋骨 566

鹤顶 567

百虫窝 567

膝眼 568

胆囊 569

阑尾 569

内踝尖 570

外踝尖 570

八风 571

独阴 572

气端 572

下篇 针灸临床 577

〔针灸治疗原则〕 577

〔各种病证〕 577

一、内科 577

感冒 577

咳嗽 579

哮喘 581

肺痨 583

疟疾 584

霍乱 587

失音 590

噎膈 591

呃逆 592

呕吐 593

胃痛 596

腹痛 597

泄泻 599

痢疾 601

便秘 603

淋症 604

癃闭 605

遗精 607

阳痿 608

疝气 608

胸痹 611

癫狂 612

痫症 616

中风 619

眩晕 623

头痛 624

面瘫 627

胁痛 628

黄疸 630

鼓胀 632

水肿 633

消渴 635

痹症 636

腰痛 639

痿症 641

二、外科及皮肤科 643

疔疮 643

瘰疬 645

瘿气 647

痔疮 648

肠痈 649

漏肩风 650

落枕 651

三、妇科 651

月经不调 651

痛经 653

崩漏 654

闭经 656

带下病 657

妊娠恶阻 659

胎漏、胎动不安 660

堕胎、小产、滑胎 660

胞衣不下 661

难产 662

产后病 663

产后恶露不止 665

缺乳 665

不孕 666

阴挺 667

乳痈 668

阴痒 670

癥瘕 670

四、儿科 671

惊风 671

脐风 674

疳症 674

顿咳 675

遗尿 675

小儿泄泻 676

夜啼 676

脱肛 677

五、五官科 678

目赤肿痛 678

青盲 680

近视 680

常见鼻疾 681

常见耳疾 683

常见咽喉疾 686

牙痛 68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