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唐诗风格美新探、唐代美学
唐诗风格美新探、唐代美学

唐诗风格美新探、唐代美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明居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3941481
  • 页数:6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描述了唐代文明孕育出的无数量的文学艺术的奇葩,编织成数不清的令人目眩神迷的美学花朵,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蔚然成风,高潮迭起,流派纷呈。华夏文苑显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唐诗风格美新探》描述了风格是艺术美成熟的最高而集中表现,是诗人艺术家才华的凝聚。唐诗之初、盛、中、晚,只是唐诗生命脉搏跳动的四大阶段,自始至终都优化着诗人的灵魂,弹奏着时代的最强音。
《唐诗风格美新探、唐代美学》目录

唐诗风格美新探 3

绪论 3

第一章 王勃诗歌风格论 28

一 王勃诗风能否用“绮丽”来概括 28

二 壮而不虚 刚而能润 雕而不碎 按而弥坚 30

三 王勃大脑的信息储存 34

第二章 骆宾王诗歌风格论 35

一 文辞雄放 滔滔混混 35

二 气势雄伟 襟怀旷达 35

三 壮志凌云 气贯长虹 37

四 投笔从戎 为国捐躯 38

五 悲愤填膺 幽忧满怀 39

六 骆宾王与陈子昂、王勃诗风的比较 44

第三章 陈子昂诗歌风格论 46

一 悲风为我起 激烈伤雄才 46

二 陈子昂与曹操、阮籍、张九龄等人悲慨诗风的比较 50

三 悲慨与雄浑、豪放、沉郁的比较 51

第四章 高适、岑参诗歌风格论 54

一 盛唐一味秀丽雄浑 54

二 高适之浑雄 56

三 岑参之雄壮 59

四 高悲壮而厚 岑奇逸而峭 60

五 雄浑的崇高美 62

第五章 王维、孟浩然诗歌风格论 65

一 冲淡论 65

二 王维的冲淡有无人间烟火味 67

三 冲淡的特点及其成因 69

四 冲淡与空灵 76

五 冲淡与纤秾 78

六 冲淡与拥抱自然 80

七 冲淡与参禅 82

八 王维与孟浩然冲淡诗风的比较 85

第六章 李白诗歌风格论 90

一 豪迈奔放 吞吐大荒 90

二 情感激荡 格调昂扬 93

三 想象奇特 夸张出格 94

四 胸怀祖国 心雄万夫 96

五 气吞宇宙 力拔山河 97

六 傲骨嶙峋 倜傥不羁 98

七 气势峥嵘 场面壮阔 100

八 境界缥缈 极目无垠 100

九 飘洒闲适 清新俊逸 101

十 豪放的传统精神 104

第七章 杜甫诗歌风格论 105

一 豪放与沉郁的比较——李如星悬日揭 照耀太虚 杜若地负海涵 包罗万汇 105

二 杜诗沉郁风格的特征 107

三 杜诗沉郁风格的发展过程——酝酿期,成熟期,鼎盛期,持续期 109

四 沉郁与顿挫 121

五 沉郁与沉著 122

第八章 韩愈诗歌风格论 124

一 险怪论——精诚忽交通 百怪入我肠 124

二 狰狞美 125

三 拗中取奇 出奇制胜 126

四 硬语盘空 化丑为美 127

五 韩愈与孟郊、卢仝、马异、刘叉、李贺险怪诗风的比较 129

第九章 李贺诗歌风格论 134

一 冷艳凝香 奇诡瑰丽 134

二 异想天开 光怪陆离 135

三 凄厉孤愤 神出鬼没 136

第十章 孟郊、贾岛诗歌风格论 139

一 郊寒岛瘦论 139

二 寒瘦优劣辨 144

三 寒瘦与苦吟 145

第十一章 白居易、元稹诗歌风格论 149

一 通俗论 149

二 轻艳论 154

三 杜牧缘何否定元、白诗风 155

四 元、白诗风与新乐府运动及白居易对元、白诗风的批评 156

第十二章 刘禹锡诗歌风格论 158

一 清峻论 158

二 豪峻的生成与“永贞革新”运动 160

三 豪峻的特色 167

四 清新的特色 168

五 刘禹锡与阮籍清峻诗风的比较 170

六 清新与俊逸、飘逸、婉约、豪放 171

第十三章 柳宗元诗歌风格论 172

一 清峭论 172

二 孤寂冷峭 淡泊凄清 172

三 雄深雅健 精工镌刻 179

四 柳宗元与陶渊明、韦应物澄澹诗风的比较 182

第十四章 杜牧诗歌风格论 186

一 英俊豪纵 186

二 飒爽流利 194

三 轻倩秀艳 196

四 柔中寓刚 199

五 俊爽的生成 201

第十五章 李商隐诗歌风格论 206

一 含隐蓄秀 奥僻幽邃 206

二 委曲朦胧 深情绵邈 211

三 沉郁顿挫 典丽精工 218

第十六章 温庭筠诗歌风格论 225

一 温飞卿之绮靡 225

二 清丽芊眠 225

三 柔婉华艳 228

四 细密纤秾 230

五 稠叠繁缛 233

六 温氏绮靡诗风的形成 236

后记 243

唐代美学 247

绪论 247

一 唐代美学的国际地位 247

二 唐代美学的传统风味 248

三 唐代美学的特性 253

四 唐代美学光轮辐射圈 255

五 唐代美学研究的方法 258

第一章 唐代美学的哲学基础 262

一 儒道佛玄,互通有无 262

二 无为有为,相反相成 269

三 空无和虚,归于大圆 271

四 极地之美,自然而生 273

第二章 唐代美学九大阐释性范畴 276

一 对“有”“无”的阐释 276

二 对“方”“圆”的阐释 282

三 对“一”“多”的阐释 288

四 对“大”“小”的阐释 290

五 对“大白若辱”的阐释 300

六 对“大音希声”的阐释 305

七 对“大象无形”的阐释 308

八 对“大巧若拙”的阐释 311

九 对“动静相养”的阐释 312

第三章 唐代美学十大理论 317

一 朴质论 317

二 风骨论 318

三 兴象论 319

四 清真论 320

五 沉郁论 320

六 美刺论 321

七 明道论 322

八 丑怪论 323

九 意境论 323

十 风格论 325

第四章 人文观 旅游观 悲剧观 328

一 王勃的人格魅力、雄丽诗风和旅游观 328

二 杨炯的人文观和鉴赏论 346

三卢照邻的幽忧说 351

四 骆宾王的丽景观 357

五 陈子昂的悲剧观和风骨论 361

第五章 默语说 气应物美说 三境说 373

一 王维的默语说、气应物美说 373

二 王昌龄的“三境”说 389

第六章 美的创造 401

一 李白的清雄之美 401

二 杜甫的惨淡经营 411

三 岑参的感而遂通 432

四 高适的相好之美 434

第七章 美育观 审美观 怪异说 436

一 韩愈的美育观、奇怪说 436

二 柳宗元的审美观、怪异说 459

第八章 美刺说 美丑观 文气论 491

一 白居易的美刺说、美丑观 491

二 刘禹锡的美丑观 522

三 杜牧的文气论 533

第九章 美感说 诗味论 543

一 皎然的快乐、意会、至静、至丽、至苦说 543

二 李商隐的能感动人、陶冶肺肝说 547

三 司空图的醇美、全美论 561

第十章 心目妙悟说 570

一 裴孝源的心目相授、随物成形说 570

二 朱景玄的妍丑有别、移神定质说 572

三 张彦远的妙悟自然、离形去智说 576

第十一章 凝神论 588

一 李世民的思与神会论 588

二 虞世南的绝虑凝神论 593

三 欧阳询的凝神静虑论 596

第十二章 和谐论 599

一 孙过庭的妙法自然、和而不同论 599

二 张怀瓘的囊括万殊、裁成一相论 604

三 颜真卿的自悟说、自然说(附:张旭、怀素) 614

四 窦臮的竞美得美说、声同论 618

第十三章 音乐审美 释文审美 625

一 长孙无忌《音乐志》乐感论 625

二 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审美观 628

三 欧阳询《艺文类聚》中的音乐审美观(附)——审声、审音、审乐 知音、知乐、知政 63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