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中国放射化学发展战略报告·放射化学
中国放射化学发展战略报告·放射化学

中国放射化学发展战略报告·放射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科学院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030357380
  • 页数:42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放射化学发展战略报告·放射化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放射化学百年发展历程 1

第二节 中国放射化学重要成果 3

一、基础核化学 3

二、锕系元素化学 5

三、核燃料后处理化学 6

四、放射性药物化学 7

五、放射分析化学 7

六、环境放射化学 9

七、放射化学与国家安全 9

第三节 中国放射化学的战略方向和重大科学问题 11

第四节 中国放射化学当前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铀钚循环放射化学 17

第一节 我国铀钚循环放射化学领域的主要贡献 18

一、为核武器装料生产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18

二、为核电闭式循环奠定了科学基础 20

三、奠定了我国整个放射化学学科的基础 23

第二节 国际上铀钚循环的现状、动态和趋势 24

一、美国铀钚循环的现状和动态 24

二、法国铀钚循环的现状和动态 26

三、日本铀钚循环的现状和动态 27

四、俄罗斯铀钚循环的现状和动态 28

五、印度铀钚循环的现状和动态 29

六、国际上铀钚燃料循环的发展趋势 31

第三节 我国铀钚循环对放射化学的需求和若干科学问题 37

一、我国铀钚循环的国家需求 37

二、对我国铀钚循环国家需求的分析 38

三、铀钚循环对放射化学的需求 40

第四节 铀钚循环放射化学的发展建议 43

一、我国科研设施和人才简述 43

二、对科研内容的建议 44

三、管理机制和政策方面的建议 45

参考文献 45

第二章 钍铀循环放射化学 48

第一节 钍与钍铀循环 48

第二节 钍燃料的前处理 52

第三节 钍铀循环的水法后处理 55

第四节 钍铀循环的干法后处理 61

第五节 展望和发展战略建议 66

参考文献 68

第三章 聚变放射化学 71

第一节 我国和世界范围内核聚变发展概况 71

一、核聚变的定义和优点 71

二、世界各国核聚变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72

三、我国核聚变研究的现状及其意义 75

第二节 聚变能化学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领域 76

一、聚变能化学的定义 76

二、核燃料循环中的化学问题 78

三、等离子体与物质表面相互作用中的化学问题 93

四、聚变材料研究中的化学问题 97

第三节 未来聚变能化学与工艺研究设想 100

一、研究目标和战略规划 100

二、预期成果 103

参考文献 104

第四章ADS放射化学 106

第一节 概述 106

第二节ADS燃料循环中的放射化学 108

一、ADS燃料循环的前端——MA和LLFP的提取 108

二、ADS核燃料化学 108

三、ADS散裂靶、冷却剂与结构材料相关的放射化学 115

四、ADS乏燃料后处理的放射化学 117

第三节 我国发展ADS放射化学应采取的战略 121

第四节 我国发展ADS放射化学的现状分析 124

参考文献 125

第五章 理论放射化学 127

第一节 内涵与研究范围 127

一、内涵 127

二、研究范围 128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128

一、锕系元素基本性质研究 128

二、乏燃料后处理中萃取剂的性能研究 133

三、裂变产物化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138

第三节 国内研究现状 140

第四节 理论放射化学研究趋势分析及我国的发展战略构想 141

参考文献 145

第六章 放射化学与国家安全 150

第一节 我国国家安全中放射化学的历史回顾与研究进展 150

一、放射分析化学 150

二、铀钚及超铀元素化学 156

三、氚化学与氚工艺 163

四、辐射化学 173

第二节 国家安全科学研究中放射化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74

一、放射分析化学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74

二、铀钚及超铀元素化学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74

三、氚化学与氚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78

四、辐射化学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83

五、核取证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83

第三节 我国国家安全科学研究中放射化学的需求与存在的问题、差距 184

一、放射分析化学 184

二、铀钚及超铀元素化学 184

三、氚化学与氚工艺 186

四、辐射化学 187

五、核取证 187

六、人才问题 187

第四节 我国国家安全科学研究中放射化学的重点发展方向建议 188

一、放射分析化学 188

二、铀钚及超铀元素化学 189

三、氚化学与氚工艺 189

四、辐射化学 190

参考文献 190

第七章 环境放射化学 198

第一节 我国环境放射化学概况 198

第二节 我国核电站选址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和问题 201

一、选址的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202

二、运行的环境影响评价 203

三、我国核电站选址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204

第三节 环境放射化学基础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205

一、国际上环境放射化学研究状况 206

二、我国的环境放射化学研究状况 208

三、我国环境放射化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209

四、我国环境放射化学战略 210

五、展望 214

参考文献 214

第八章 放射性药物化学 216

第一节 概述 216

第二节 国内外放射性药物化学的发展动向 218

一、国内外放射性药物化学的基本情况 218

二、医用放射性核素 219

三、放射性诊断药物 220

四、放射性治疗药物 231

第三节 放射性药物的国家重大需求 232

一、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 232

二、巨大的经济效益 233

第四节 目标和重点任务 234

第五节 措施和建议 235

参考文献 236

第九章 放射分析化学 238

第一节 放射分析化学的作用和地位 238

一、放射分析化学与核武器发展 238

二、放射分析化学与核能发展 239

三、放射分析化学与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 239

四、放射分析化学与交叉学科 239

第二节 我国放射分析化学研究进展 240

一、锕系元素分析 240

二、裂变产物分析 241

三、核燃料循环后处理相关的分析技术 243

四、活化分析 245

五、标准参考物质 248

六、核仪器分析 249

第三节 我国放射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253

一、自动化及联用分析技术 254

二、远距离及非接触分析技术 255

三、低本底、高灵敏分析技术 255

四、放射性元素的种态分析技术 255

五、化学计量学的应用 256

六、标准物质的研制 256

七、新的核分析仪器研发 256

八、快速直接分析技术及在线监测技术 257

九、新的样品预处理技术 257

十、复杂基体中放射性核素分析方法 257

十一、放射分析化学与大科学装置 257

十二、新兴及交叉学科领域的应用 258

参考文献 259

第十章 放射化学与交叉学科 261

第一节 我国放射化学与交叉学科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 261

一、放射化学与纳米材料与技术 262

二、放射化学与新材料 264

三、放射化学与生物医学 265

四、放射化学与工业应用 267

五、放射化学与农业 268

六、放射化学与航空航天 269

第二节 放射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国际动向和发展趋势 271

一、放射化学与纳米材料 271

二、放射化学与其他新材料 272

第三节 放射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方向 275

一、放射化学与纳米技术 275

二、放射化学与新材料 276

三、放射化学与生物分析 276

第四节 我国在放射化学各领域存在的问题 277

第五节 对我国的放射化学发展战略的建议和规划 279

一、战略建议 279

二、具体规划 279

参考文献 281

第十一章 超分子体系在放射化学领域的应用 284

第一节 引言 284

第二节 大环化合物分离金属离子 285

一、冠醚 285

二、杯芳烃 287

三、杯芳冠醚 288

第三节 超分子有序体分离金属离子 290

一、反相微乳液 290

二、浊点萃取 295

三、液膜萃取 295

第四节 离子印迹聚合物 297

第五节 锕系有机金属化合物的超分子催化 300

第六节 总结展望与政策建议 301

本章缩写对照表 302

参考文献 305

第十二章 基础核化学 310

第一节 裂变化学研究 310

第二节 长寿命核素核数据测量 312

第三节 中低能重离子核反应研究 313

第四节 远离β稳定线的新核素的合成及衰变研究 314

第五节 超铀核和超重新核素的合成和鉴定 316

第六节 核化学战略发展规划 320

参考文献 321

第十三章 建立国家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数据中心 323

第一节 建立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数据中心的必要性 323

一、高放废物处置设计和安全评估的需要 323

二、乏燃料后处理的需要 326

三、核技术应用的需要 327

四、一个领域的计算软件和相关数据库是该领域的核心技术和软实力 327

第二节 国内外放射化学计算软件与数据库研究进展 328

一、与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相关的计算程序 328

二、乏燃料后处理 345

三、核化学与放射分析化学 348

四、与放射性药物、标记化合物及同位素生产有关的数据库 351

第三节 关于建立我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数据中心的建议 351

一、高放废物处置数据库 351

二、核燃料循环数据库 354

三、核化学数据库 355

四、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及放射性药物 355

五、相关软件 355

第四节 结语 356

参考文献 356

第十四章 人工核素的海洋放射化学 363

第一节 海洋放射化学及其历史成就 363

一、海洋放射化学 363

二、海洋放射化学的历史成就 364

第二节 海洋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源项 366

一、核试验大气沉降 366

二、核事故释放 367

三、核工厂与核电厂正常运行排放 368

四、海洋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潜在源项 370

第三节 海洋中放射性核素的行为动力学 371

一、随物理海洋学过程的输运 371

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与界面过程 374

第四节 海洋放射化学重要研究方向与关键科学问题 375

一、核电站邻近海域环流格局与放射性物质输运途径 375

二、海洋中放射性核素的存在形式与生物地球化学 376

三、核设施/核电站排放的放射性核素在邻近海域海洋生态系的积累与生态效应 377

四、敏感海区的海洋放射化学 377

五、大气过程对海洋中人工放射性核素分布的控制 377

第五节 可能的技术路线与困难 379

一、可能的技术路线 379

二、目前的状况与应对措施 380

三、放射分析化学面临的挑战 381

参考文献 381

第十五章辐射化学 384

第一节 我国辐射化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贡献 384

一、辐射化学基础研究 384

二、高分子辐射化学与辐射加工 385

三、核反应堆与核燃料中的辐射化学 388

四、环境治理中的辐射化学 389

第二节 国外辐射化学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390

一、辐射化学基础研究 390

二、高分子辐射化学与辐射加工 391

三、核反应堆与核燃料中的辐射化学 393

四、环境治理中的辐射化学 395

第三节我国的辐射化学学科发展战略 396

一、先进核燃料循环中分离试剂的辐射化学 397

二、辐射改性功能高分子材料中的前沿基础问题研究 398

三、辐射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400

第四节 当前我国辐射化学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00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400

二、主要对策 401

参考文献 402

第十六章中国放射化学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404

第一节 概述 404

一、放射化学学科在核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及使命 404

二、我国放射化学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06

第二节 国外放射化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10

一、福岛核事故后各国核能发展对策及现状 410

二、国外核教育及放射化学教育发展现状 410

第三节 我国放射化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417

一、我国放射化学教育的现状 417

二、我国放射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420

第四节 对策和建议 422

参考文献 4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