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秉良,曹克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03864100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知识,较为详尽地介绍了5大类植物病原物的一般性状、生物学特性、致病特点、主要类群、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以及植物病害的诊断与防治。下篇从病害发病症状、病原、病害循环、影响发病因素、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小麦、水稻、杂谷、薯类、棉麻、油料作物、其他作物等7大类83种主要农作物病害。本书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农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的专业基础教材,同时也可供农业从业人员、植物保护、植物检疫工作者等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参考。
《植物病理学》目录

上篇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3

第1章 绪论 3

1.1 植物病害的概念 3

1.2 植物病害对植物的影响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4

1.2.1 植物病害对植物的影响 4

1.2.2 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4

1.3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 5

1.4 植物病害的类型 5

1.4.1 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非传染性病害) 6

1.4.2 侵染性病害(传染性病害、寄生性病害) 6

1.5 植物病害的症状 6

1.5.1 症状的概念 6

1.5.2 症状的变化 8

1.6 植物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9

第2章 植物病原物 10

2.1 植物病原菌物 10

2.1.1 植物病原菌物的一般性状 10

2.1.2 植物病原菌物的分类 15

2.1.3 植物病原菌物的主要类群 16

2.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35

2.2.1 原核生物的一般概念 35

2.2.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侵染与传播 38

2.2.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40

2.2.4 植物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 43

2.3 植物病毒 44

2.3.1 植物病毒的一般形态、结构与组分 44

2.3.2 植物病毒的复制和增殖 46

2.3.3 植物病毒的传播和移动 47

2.3.4 植物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48

2.3.5 植物病毒的诊断鉴定原理 50

2.3.6 重要的植物病毒属及典型种 50

2.3.7 植物类病毒 51

2.4 植物病原线虫及原生动物 52

2.4.1 植物病原线虫的形态与解剖结构 52

2.4.2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和生态 54

2.4.3 植物病原线虫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55

2.4.4 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 56

2.4.5 植物病原原生动物 60

2.5 寄生性植物 61

2.5.1 寄生性植物概述 61

2.5.2 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 61

2.5.3 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 62

2.5.4 寄生性种子植物的主要类群 62

第3章 病原物的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 64

3.1 病原物的致病性及其变异 64

3.1.1 寄生性 64

3.1.2 致病性 65

3.1.3 致病性遗传变异 66

3.1.4 病原物致病机制 68

3.2 植物的抗病性及其变异 73

3.2.1 植物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别 73

3.2.2 植物被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74

3.2.3 植物的抗病性及其机制 76

3.2.4 寄主植物与病原物的互作机制 84

第4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89

4.1 侵染过程 89

4.1.1 接触期 89

4.1.2 侵入期 92

4.1.3 潜育期 96

4.1.4 发病期 97

4.2 病害循环 97

4.2.1 初侵染和再侵染 98

4.2.2 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99

4.2.3 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102

4.3 植物病害的流行 104

4.3.1 植物病害的计量 104

4.3.2 植物病害的流行类型 106

4.3.3 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107

4.3.4 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 110

4.3.5 病害流行的因子 112

4.4 植物病害的预测 113

4.4.1 预测的种类 113

4.4.2 预测依据 114

4.4.3 预测方法 114

第5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117

5.1 植物病害的诊断 117

5.1.1 诊断的意义 117

5.1.2 诊断的程序 117

5.1.3 柯赫氏法则 122

5.1.4 植物病害的诊断要点 123

5.2 植物病害的防治原理及方法 128

5.2.1 植物病害防治及综合治理的定义 128

5.2.2 植物检疫 129

5.2.3 农业防治 132

5.2.4 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 135

5.2.5 生物防治 138

5.2.6 物理防治 140

5.2.7 化学防治 141

下篇 农作物主要病害 149

第6章 小麦病害 149

6.1 小麦锈病 149

6.1.1 小麦条锈病 149

6.1.2 小麦秆锈病 153

6.1.3 小麦叶锈病 155

6.2 小麦白粉病 157

6.3 小麦腥黑穗病 159

6.4 小麦散黑穗病 161

6.5 小麦赤霉病 162

6.6 小麦全蚀病 165

6.7 小麦纹枯病 167

6.8 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 170

6.9 小麦根腐病 172

6.9.1 小麦普通根腐病 172

6.9.2 小麦(镰刀菌)根腐病 174

6.10 小麦病毒病 176

6.10.1 小麦黄矮病 176

6.10.2 小麦丛矮病 178

6.10.3 小麦土传病毒病害 179

第7章 水稻病害 182

7.1 稻瘟病 182

7.2 水稻纹枯病 187

7.3 稻曲病 190

7.4 水稻白叶枯病 192

7.5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196

7.6 水稻条纹叶枯病 199

7.7 水稻其他病害 201

7.7.1 水稻烂秧病 201

7.7.2 水稻恶苗病 202

7.7.3 水稻胡麻斑病 202

7.7.4 水稻赤枯病 203

7.7.5 水稻干尖线虫病 203

7.7.6 水稻叶鞘腐败病 204

7.7.7 水稻矮缩病 205

第8章 杂谷病害 206

8.1 玉米大斑病 206

8.2 玉米小斑病 209

8.3 玉米纹枯病 212

8.4 玉米丝黑穗病 215

8.5 玉米瘤黑粉病 217

8.6 玉米病毒病 220

8.6.1 玉米粗缩病 220

8.6.2 玉米矮花叶病 222

8.7 杂谷类其他病害 224

8.7.1 玉米茎基腐病 224

8.7.2 玉米灰斑病 225

8.7.3 玉米穗腐病 227

8.7.4 高粱散黑穗病 229

8.7.5 粟白发病 230

第9章 薯类病害 232

9.1 马铃薯晚疫病 232

9.2 马铃薯病毒病 236

9.3 马铃薯环腐病 240

9.4 马铃薯疮痂病 242

9.5 甘薯黑斑病 243

9.6 甘薯茎线虫病 247

9.7 薯类其他病害 250

9.7.1 马铃薯软腐病 250

9.7.2 马铃薯黑点病 250

9.7.3 马铃薯粉痂病 251

9.7.4 马铃薯黑痣病 252

9.7.5 马铃薯早疫病 253

9.7.6 马铃薯褐腐病 254

9.7.7 马铃薯青枯病 254

9.7.8 甘薯软腐病 255

9.7.9 甘薯瘟 256

第10章 棉麻病害 258

10.1 棉花黄萎病 258

10.2 棉花枯萎病 260

10.3 棉苗烂根病 263

10.4 棉花细菌性角斑病 266

10.5 棉铃病害 268

10.6 麻类病害 271

10.6.1 红麻炭疽病 271

10.6.2 红麻、黄麻根结线虫病 272

第11章 油料作物病害 275

11.1 大豆胞囊线虫病 275

11.2 大豆灰斑病 277

11.3 大豆霜霉病 280

11.4 大豆根腐病 282

11.5 大豆菌核病 285

11.6 花生青枯病 288

11.7 花生根结线虫病 290

11.8 油菜菌核病 292

11.9 油菜白锈病 295

11.10 油菜霜霉病 296

11.11 油菜病毒病 298

11.12 向日葵锈病 300

第12章 其他病害 302

12.1 甘蔗凤梨病 302

12.2 甜菜黄化病 304

12.3 甜菜褐斑病 306

12.4 甜菜根腐病 308

12.5 烟草黑胫病 312

12.6 烟草病毒病 314

12.7 烟草赤星病 318

12.8 烟草野火病和烟草角斑病 320

参考文献 3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