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史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守林等主编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160762X
  • 页数:417 页
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史》目录

前言 1

绪论 1

第一节 旧中国的农业发展概况 1

一 旧中国的农业自然状况及农业生产 1

目录 1

二 农村的经济关系及农民生活的极端贫困 5

三 农民的反抗斗争及经验教训 10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革命斗争 14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的农民革命斗争 14

二 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15

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革命斗争 18

四 抗日战争时期的农民革命斗争 21

五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农民革命斗争 25

第一章 新区的土地改革 27

一 新区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7

第一节 新区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新的政策规定 27

和农业生产的逐步恢复 27

第一编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27

二 党关于新区土地改革政策的新规定 29

第二节 新区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32

一 新区土地改革的进程 32

二 新区土地改革的伟大意义 37

第三节 农村各级政权的建立和镇压反革命 39

一 农村各级政权的建立 39

二 镇压反革命 41

第二章 党对内蒙古、西藏等少数 44

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 44

第一节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44

一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44

二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45

三 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47

第二节 党对内蒙古的特殊政策 49

一 土地改革的特殊政策 49

二 合作化的特殊政策 54

一 党对西藏的特殊政策 57

第三节 党对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 57

二 党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 58

第三章 农业生产的逐步恢复 63

第一节 恢复农业生产的措施 63

一 开展生产救灾工作,解决发放贷款问题 63

二 加强水利建设 63

三 增产粮食和棉花 65

四 做好农业税收工作 67

五 开展防虫治螟工作 68

六 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69

第二节 供销社和国营农牧林场的建立 70

一 供销社的建立 70

二 国营农场的建立 71

三 国营林场的建立和森林防护带的营造 72

四 国营牧场的建立 74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逐步恢复 76

一 农业生产超过解放前的最高水平 76

二 农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 77

三 成功的经验 78

第二编 农业合作化运动 80

第四章 农业生产互助组 80

第一节 互助组建立的历史背景 80

一 党对发展农业方针的制定是互助组建立的政治基础 80

二 土地改革后农村生产力的初步解放是建立互助组的物质基础 81

三 建立互助组是克服农民个体经济局限性的客观要求 84

四 建立互助组可以抑制农村两极分化的出现 87

一 互助组的三个发展阶段 88

第二节 互助组的发展过程 88

二 互助组在形式内容上的发展变化 93

第三节 互助组的性质及其优越性 95

一 互助组的性质 95

二 互助组的优越性 96

第五章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98

第一节 初级社的必然性 98

一 合作社是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农业过渡的必由之路 98

二 合作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出路 98

三 农业合作化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条件 100

四 初级社是发挥农民两个积极性的较好组织形式 101

第二节 初级社的性质及其内部结构 103

一 初级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民部分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 103

二 初级社的内部结构 105

第三节 初级社的发展过程及其历史地位 109

一 初级社的发展过程 109

二 初级社的历史地位 116

一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发表的背景 120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发表 120

第六章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20

二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23

第二节 高级社的性质及其组织形式 124

一 高级社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124

二 高级社的组织形式 125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 129

一 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发展过程 129

二 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出现的原因 130

一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偏差 133

第四节 党在合作化运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纠正 133

二 党为纠正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出现的偏差所采取的若干政策 135

第五节 正确评价农业合作化运动 137

一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意义 137

二 对农业合作化进程的具体评价 138

第七章 “一五”计划期间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一节 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 142

一 努力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142

二 合理制定确保农民利益的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45

三 加强农业技术改造,推广先进经验 148

二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内容及其宣传贯彻 151

第二节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制定及其评价 151

一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制定 151

三 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积极意义和不足 154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发展 155

一 超额完成农业生产计划 155

二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56

三 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意义和原因 157

一 急于求成、急于过渡思想的指导 158

第一节 人民公社化的历史背景 158

第三编 人民公社化运动 158

第八章 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 158

二 一定的客观历史条件 160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的过程和“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162

一 人民公社化的过程 162

二 “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168

三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 173

第九章 党开始纠正已经觉察到的 175

错误及纠“左”的中断 175

第一节 纠正“左”倾错误的六次会议 175

一 纠“左”的六次会议 175

二 纠“左”的性质 180

第二节 反右倾运动使纠“左”中断 182

一 纠“左”及转向 182

二 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反右倾斗争 184

三 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的直接后果 186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破坏及暂时困难时期 186

一 农业生产的破坏 188

二 暂时困难时期的形成 190

第十章 人民公社的体制 193

第一节 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和确立 193

一 人民公社初期的体制 193

二 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 194

第二节 人民公社体制的内涵及特征 199

一 人民公社体制的内涵 199

二 人民公社体制的特征 203

一 人民公社体制的作用 204

第三节 人民公社体制的作用及其弊端 204

二 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 206

第十一章 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210

第一节 农业为基础思想的确立 210

一 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过程 210

二 农业为基础思想的确立 211

第二节 调整农业政策 214

一 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的制定 214

二 调整农业政策 215

三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工作 217

第三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218

一 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218

二 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全面发展,粮棉等作物产量逐年提高 223

第十二章 农业学大寨运动 229

第一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开展 229

一 大寨是发展农业的先进典型 229

二 学大寨运动在全国的普遍展开 231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234

一 “文化大革命”以来大寨成为执行“左”倾错误的典型 234

二 各地在学大寨运动中发生的错误及其危害 237

第三节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验教训 240

一 大寨典型的实质 240

二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经验教训 241

第十三章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46

一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的贯彻与农村社教运动的发动 246

第一节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始 246

“文化大革命”运动 246

第四编 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 246

二 《前十条》的公布与农村社教运动的开始 248

第二节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全面展开 250

一 《后十条》的公布与社教运动中的“左”倾错误 250

二 《二十三条》的公布与“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 256

第三节 对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评价 258

一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和“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农村情况 263

第一节 《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发表,农村“文化大革命”的展开 263

第十四章 农村的“文化大革命” 263

二 《关于农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指示》(草案)发表和农村大动乱 265

第二节 农村的夺权斗争和清理阶级队伍 267

二 农村的清理阶级队伍 270

第三节 干部插队落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73

一 干部插队落户 273

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75

一 农村的夺权斗争 277

一 “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280

第十五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及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第一节 农村中“左”倾错误的严重泛滥 280

二 “左”倾错误的严重后果 283

第二节 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 284

一 广大农民的抵制斗争 284

二 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 285

三 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 286

第五编 农村体制改革 292

第十六章 农村经济政策的初步调整 292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两个农业文件的发表 292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92

二 两个农业文件的发表 293

第二节 政策调整的内容及其性质 295

一 政策调整的内容 295

二 政策调整的性质 299

第三节 政策调整的作用及成就 301

一 政策的初步调整,调动了亿万 301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01

二 政策的初步调整,是我国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动力和新起点 303

第十七章 农村第一步改革 306

第一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306

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然性 306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过程 307

第二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其特点 312

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 312

二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 313

一 专业户、重点户的出现 316

第三节 专业户、重点户、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316

二 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318

第十八章 农村第二步改革 321

第一节 第二步改革的基本要求及其实施 321

一 第二步改革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321

二 第二步改革的实施 322

第二节 改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为合同定购制度 324

一 改革的必要性 324

二 农产品的合同定购与自由贸易 324

一 农村产业结构开始调整 327

第三节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327

二 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329

三 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31

第四节 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 332

一 供销体制的改革 332

二 金融体制的改革 336

三 实行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 338

二 个体经济与私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40

一 重点户、专业户的进一步发展 340

第五节 农村重点户、专业户、个体经济和私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40

第十九章 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42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历史回顾 342

一 乡镇企业的内涵及创业之路 342

二 乡镇企业的历史回顾 343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发展 345

一 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45

二 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 351

二 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 354

一 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根本之路 354

第三节 乡镇企业的作用、地位 354

三 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 355

组成部分 355

四 乡镇企业是沟通我国城乡关系的桥梁 356

第二十章 农村管理体制的初步改革 358

第一节 党政分开和政社分开 358

一 党政分开 358

二 政社分开 360

三 乡企分开 362

第二节 建立乡(镇)财政 363

一 建立乡(镇)财政的必要性 363

二 乡(镇)财政产生的历史过程 364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财政的新发展 366

第二十一章 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370

与新体制框架 370

第一节 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370

一 坚持清理“左”的思想影响,是搞好农村改革的基本前提 370

根本原则 372

二 坚持生产力标准是搞好农村改革的 372

三 坚持群众路线,是搞好农村改革的 375

关键环节 375

四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农村改革的根本保证 376

第二节 农村经济新体制的框架 377

一 双层经营的新型合作经济 377

二 综合经营的农村产业结构 378

三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379

四 计划指导下的市场体系 380

五 实行间接控制的宏观调节体系 380

第二十二章 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382

第一节 农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382

一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382

二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384

第二节 农业连年丰收 386

一 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386

二 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 388

一 农民收入增加 390

第三节 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390

二 消费水平提高 393

三 农民居住条件改善 396

四 农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 397

五 农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398

第一节 农村改革的困难 399

一 目前农村改革面临的困难原因 399

下步改革的宏伟蓝图 399

第二十三章 农村改革面临的困难及 399

二 克服困难的条件 403

第二节 下步改革的基本思路 405

一 下步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 405

二 农民是农村改革之本 410

第三节 未来的宏伟蓝图 411

一 到本世末粮食生产达到5000亿公斤 411

二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412

三 从自给半自给的经济转变为有计划商品经济 413

四 加强小城镇建设,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4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