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广西民族大全
广西民族大全

广西民族大全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舜安主编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21901841X
  • 页数:726 页
图书介绍:
《广西民族大全》目录

目 录 1

前言 1

题目索引 1

一、广西民族概况 1

民族人口与分布 1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简介 1

一、广西民族概况 1

《广西民族大全》题目索引 1

建置沿革 2

自然地理 5

解放前广西各民族社会特点 7

壮族 9

(二)广西各民族简介 9

汉族 13

瑶族 17

苗族 20

侗族 23

仫佬族 27

毛南族 30

京族 34

回族 37

彝族 39

水族 41

仡佬族 44

(三)广西各民族称谓与支系 46

壮族称谓 46

乌浒和俚僚 47

瓯骆 49

汉族称谓 50

客家人 51

蔗园人 53

百姓人 55

伢人 57

六甲人 59

疍民 61

盘瑶 63

布努瑶 64

平地瑶 65

茶山瑶 66

苗族族称 67

仡伶与仡? 67

峝蛮 68

仫佬族称谓 69

毛南族称谓 70

京族称谓 71

仡佬族称谓 72

(四)广西各民族族源与迁徒 73

壮族族源 73

汉人的来源及迁徙 74

瑶族族源 76

瑶族分布和迁徙路线 77

苗族来源 78

侗族来源和迁徙 79

仫佬族族源 80

毛南族来源与迁徒 81

回族来源 84

仡佬族族源 86

二、广西各民族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 88

(一)解放前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 88

羁縻州 88

峒 88

组织 88

二、广西各民族政治制度和社会 88

土司制度 89

南丹莫氏土司 90

思明府黄氏土司 92

右江岑氏土司 93

壮族封建农奴制度 94

主户、提陀 95

峒丁 96

庄田 97

官田 98

役田 99

俍兵 99

改土归流 100

宗族制度 101

族田 103

祠堂 103

同乡会 104

联宗祭祖 104

瑶老制 105

石牌制 106

油锅制 107

竖岩 109

鼓社 110

寨老制 111

款 112

讲款 113

里甲制 114

堡兵制 115

团甲制 116

“冬” 117

仫佬族族规乡约 117

隆款 119

翁村制度 120

嘈帕制 120

八浪 122

(二)解放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123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 123

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建立 126

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建立 128

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建立 130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建立 132

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建立 134

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建立 136

防城各族自治县的建立 137

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建立 139

富川瑶族自治县的建立 141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建立 143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建立 145

大化瑶族自治县的建立 147

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建立 149

三、民族地区经济 150

(一)历史上的民族经济 150

横山寨博易场 150

三、民族地区经济 150

钦州博易场 151

吉贝布 151

緂布与綀子布 152

桂布 153

脚踏犁 154

游耕 155

狩猎 156

击鼓挖地 156

种树还山 157

编架弩 158

装鸟盆 158

瑶族背篓 158

京族渔业 160

京族盐业 161

渔箔 163

塞网·寄赖 163

低嗨·网丁·网头 164

租空地与领东家 165

(二)资源 165

土地资源 165

森林资源 166

水力资源 168

矿产资源 169

植物资源 170

动物资源 171

旅游资源 172

(三)土特产 175

广西土特产简介 175

田七 178

蛤蚧 179

德保矮马 180

八角与茴香油 181

金花茶 182

沙田柚 183

荔浦芋 184

桂林三花酒 185

桂林豆腐乳、桂林辣椒酱 186

合浦珍珠 187

陆川猪 188

乳泉酒 189

香草 189

猕猴桃 190

资源杨梅 191

融水杉木 191

融水香鸭 192

隆林黄牛 193

隆林广马 194

毛南菜牛 194

花竹帽 195

芒编 196

(四)解放后经济的发展 197

工业发展 197

农业发展 204

林业发展 208

畜牧业发展 210

渔业发展 212

贸易发展 214

民族边境贸易 217

交通发展 219

四、广西各民族历史人物与事件 224

(一)历史人物 224

韦敬办 224

侬智高 224

四、广西各民族历史人物与事件 224

瓦氏夫人 226

韦银豹 227

刘定逌 228

蒙得恩 228

韦昌辉 230

谭绍光 231

莫仕暌 232

李文彩 233

黄焕中 234

吴凌云 235

李锦贵 236

黄鼎凤 238

张鹏展 239

韦丰华 240

岑毓英 241

岑春煊 242

陆荣廷 243

韦云卿 245

王和顺 246

黄明堂 247

韦拔群 248

韦国清 249

袁崇焕 251

杨秀清 252

冯子材 254

刘永福 255

李德山 256

刘古香 257

马君武 258

李济深 259

李宗仁 261

黄绍竑 262

仫佬族服饰 262

黄旭初 264

汪 直 265

侯大苟 266

侯公丁 266

何朝兴 267

陶 保 268

杨刚奶 269

白崇禧 270

(二)历史事件 271

西林教案 271

上思教案 273

凌云乐里教案 274

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 276

金田起义 278

广西会党起义 279

同盟会广西志士的革命斗争 281

广西学生军的抗日救亡活动 282

广西地下党及其斗争 284

大藤峡瑶民起义 286

古田瑶民起义 287

灵亭山瑶民起义 288

桂北瑶民起义 289

吴金银领导的反清斗争 291

反对马希武的斗争 292

五、语言、文字、教育、体育、医药 294

(一)语言、文字 294

广西各民族语言文字简介 294

五、语言、文字、教育、体育、医药 294

壮族语言文字 299

壮族的方言土语 302

壮族土俗字 304

拉丁化拼音壮文 306

壮语的特点 307

壮文的推行 308

汉语、汉文 309

广西汉族的方言及其分布 311

瑶语 314

瑶文 317

苗族语言文字 319

侗族语言 321

侗文 324

仫佬族语言 325

毛南族语言 326

京族语言 327

彝族语言文字 330

水族语言 332

水书 334

仡佬族语言 336

(二)教育 337

广西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简况 337

桂西壮族地区的教育 340

广西特种教育 342

苏维埃劳动小学 343

瑶族“打木格” 344

瑶族地区“私塾” 345

社学和瑶学 345

白裤瑶教育的发展 346

融水苗族教育 347

“砍木刻书” 349

侗族教育 349

仫佬族教育 351

毛南族教育 352

毛南学风 354

京族教育 355

广西民族学院 357

右江民族医学院 358

广西民族干部学校 358

广西壮文学校 359

南宁民族师范学校 359

桂林民族师范学校 36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362

(三)体育、医药 362

瑶族推竹杆 363

瑶族打陀螺 363

侗族抢花炮 365

毛南竞技 366

打磨秋 367

壮医 368

壮族药市 368

瑶医 369

苗医苗药 370

六、民族文学艺术 372

六 民族文学艺术 372

(一)文学 372

广西民族民间文学概述 372

壮族文学发展简介 376

壮族作家群及其作品 379

《布洛陀》 380

《布伯的故事》 381

史诗《莫一大王》 383

壮歌与歌圩 384

刘三姐 384

《韦杰三烈士集·诗集》 386

《百鸟衣》 387

汹涌澎湃的《瀑布》 388

壮戏 389

《失去权力的将军》 391

桂剧 392

粤剧 393

彩调 394

广西汉族山歌 395

瑶族文学史概略 397

《波努河》 399

瑶族伏羲兄妹传说 399

瑶族的盘瓠神话 401

《评皇券牒》 402

《盘王歌》 403

《密洛陀》古歌 405

瑶族信歌 406

瑶族甲子歌 408

瑶族诵词 409

《灯花》 411

珠郎娘梅 412

侗族大歌 413

侗族琵琶歌 413

拦路歌 414

《元霄夜曲》 415

侗戏 415

仫佬族山歌 416

毛南族民间故事 418

比 419

欢 420

排见 421

耍 422

毛南戏 422

京族民间故事 423

《南岛风云》 424

彝族酒歌 425

(二)舞蹈与音乐 425

春牛舞 425

扁担舞 426

七弦琴 427

马骨胡 429

天琴 429

龙舞 430

狮舞 431

瑶族长鼓舞 431

瑶族铜鼓舞 433

芦笙和踩堂 433

苗族打铜鼓 434

侗笛、牛腿琴 436

侗族芦笙和芦笙舞 436

多耶(或“耶”) 437

毛南木面舞 437

京族独弦琴 438

彝族铜鼓舞 439

彝族葫芦笙 440

水族铜鼓舞 440

(三)工艺美术 441

壮锦 441

瑶族刺绣工艺 442

蓝靛瑶的印染 443

苗锦 444

苗布 445

苗族挑花刺绣 446

蜡染 447

侗锦和侗帕 447

侗族百褶裙 448

侗族亮布 448

侗族羽毛衣——白甲 449

七 风俗习惯 450

(一)居住 450

壮族村落 450

壮族干栏 450

七、风俗习惯 450

瑶族的住房特点 452

苗屋 453

侗族吊脚楼 454

禾廊 455

水井与凉亭 455

仫佬族住房 456

(二)服饰 457

壮族服饰 457

壮族头饰 458

瑶族服饰 459

苗族服饰 460

侗族服饰 462

毛南族服饰 464

京族服饰 465

彝族服饰 465

水族服饰 466

(三)饮食 467

五色糯米饭和压年饭 467

瑶族饮食 468

巴马瑶族长寿老人的饮食 470

苗族腌酸 471

苗家烤鲤 472

辣椒骨 473

酸鱼酸肉 474

串肉 475

烧鱼 476

打油茶 476

大粽粑和冲糍粑 478

回族饮食 479

水族饮食 479

(四)婚姻 480

抛绣球和碰红蛋 480

赠鞋定情 482

送槟榔 482

哭嫁 483

火把婚 484

入赘 485

不落夫家 486

汉族婚姻习俗 487

问八字 491

坐堂·哭嫁 491

闹洞房 493

回门 494

白裤瑶的“走妹” 495

“招郎上门” 496

逃婚 497

走寨 498

抢鸡蛋 499

偷婚 500

断筷离婚 501

养女还舅 502

行歌坐夜 502

关亲客、伴娘和伴妹 503

“捉嫂” 504

“私奔” 505

“月堆华” 506

仫佬族婚礼 507

仫佬族“走媳妇路” 508

仫佬族“走坡” 509

毛南族婚嫁习俗 511

回族婚姻 513

彝族婚俗 514

姑仔娶舅女 515

抹黑脸 516

水族的婚姻与家庭 516

(五)家庭和礼仪 517

壮族家庭结构和财产继承 517

壮族民间称谓 518

瑶族家庭 519

苗族家庭组织 521

世袭岳父制 522

彝族亲属称谓 523

认主亲 523

重女戚、姐权 524

产翁 526

三朝 527

满月与百日 527

周岁 528

挂灯 529

结拜攀亲 529

初一敬妻 530

瑶族的生育礼 531

敬老美德 532

“月也” 533

鸡头敬客 535

热心公益事业 535

打标 536

(六)丧葬 538

捡骨葬 538

壮族岩葬 538

汉族丧葬习俗 539

瑶族丧葬 542

苗族丧葬 544

仫佬族丧葬 545

毛南族丧葬 546

回族丧葬 548

彝族丧俗 550

水族丧葬习俗 551

八、节庆与宗教 553

八 节庆与宗教 553

(一)节庆 553

三月三歌节 553

春节 554

元宵节 556

社日 557

清明节 558

端午节 559

中元节 560

中秋节 561

重阳节 562

盘王节 562

祝著节 564

尝新节 565

苗年 566

苗族四月八 567

坡会 568

跳坡 569

苗族社节 570

拉鼓节 572

苗族歌会 573

冬节 574

仫佬族二月社 575

依饭节 576

分龙节 577

唱哈节 578

回族节日 579

修路节·护林节 581

跳公节 581

端节 582

吃薯节 583

捉虫节 584

吃新节 585

拜树节 585

(二)宗教信仰 586

壮族师教 586

牛神崇拜 588

禾神崇拜 589

蛙神崇拜 590

社神崇拜 590

汉族的宗教场所 591

瑶族图腾崇拜 592

瑶族“密洛陀”崇拜 594

茶山瑶“做功德” 595

瑶族巫师和巫术 596

度戒 597

苗族的祖先崇拜 599

安龙 600

侗族的萨堂 601

侗族祭山鬼 602

毛南族的动、植物崇拜 603

清真寺 604

阿訇 606

金竹崇拜 607

摩公 608

萨喃 609

麻公爸·麻公妈 610

九 文物、古迹与名胜 611

(一)文物、古迹 611

左江崖画 611

九、文物、古迹与名胜 611

广西铜鼓 612

柳江人 613

麒麟山人遗址 614

甑皮岩 614

灵渠 615

柳侯祠 616

融水老君洞 617

恭城孔庙 619

真武阁 619

程阳桥和马胖鼓楼 620

严关·昆仑关·友谊关 621

大藤峡 623

武靖州 624

五屯千户所 625

金田村 626

右江革命遗址 627

梧州中山纪念堂 627

红军岩 629

红军楼 629

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 630

桂林抗日文化城 632

(二)名胜 634

桂林山水 634

桂平西山 635

小桂林靖西 636

真仙岩 637

弄岗陇瑞自然保护区 638

花坪自然保护区 638

南宁市 639

北海市 641

防城港区 642

十、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644

十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644

民族的定义 645

民族的形成 645

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发展繁荣的时期 646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647

民族观 649

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650

在我国要着重克服大汉主义 651

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652

解放后消除民族隔阂的政策和措施 653

保障杂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性 655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656

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657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 659

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必要性 661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 662

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 664

壮族也应实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665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 666

壮族地区推行使用壮文的必要性 667

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669

广西少数民族信仰宗教的情况 671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 672

党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意义 673

新时期民族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675

附一:广西民族自治地方简表 677

附一:广西民族自治地方简表 677

附二:广西各民族人口统计表 678

附二广西各民族人口统计表 678

附三:广西民族乡一览表 679

附三:广西民族乡一览表 679

附四:建国以来广西民族工作大事记 681

附四、建国以来广西民族工作大事记 681

附五:《广西民族大全》民族分类目录 708

附五:民族分类目录 708

后记 726

后记 7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