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市政学引论
市政学引论

市政学引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夏书章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03510021
  • 页数:34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生活实用法律下一篇:法律知识讲座
《市政学引论》目录
标签:引论 市政

自序——我与市政学 1

前言 6

绪论 11

第一章 市和市政 11

第一节 市的形成及其演变 11

一、出现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2

二、城市的特点或“个性”和种类或类型 13

三、城市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5

一、市政不仅是指城市政治 17

第二节 有市就有市政 17

二、“大市政”、“中市政”和“小市政” 18

三、不同的社会和时代有不同的市政 19

第三节 市政与省(自治区)政、国政 20

一、市政宜有相对独立性 20

二、市政水平是两个文明的“窗口”和尺度 21

三、市际关系、城乡关系及其它 22

第一节 市政学是城市大发展的产物 24

一、市政学成为学科的历史背景 24

第二章 市政学是一门重要学科 24

二、市政学的早期状况和以后的发展 25

三、市政学与城市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26

第二节 市政学的研究目的 、对象和范围 28

一、研究市政学的目的 28

二、市政学的研究对象 29

三、市政学的研究范围 30

第三节 市政学的教学和研究 31

一、为培养人才和培训干部设置课程 32

二、为改进工作和提高水平进行研究 33

三、普及市政学知识的重要意义 34

第三章 市政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学科 36

第一节 市政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36

一、坚持理论结合实际 36

二、注意观念、知识、方法更新 38

三、讲究实事求是,务求经济有效 39

第二节 市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40

一、常见基本方法概述 41

二、吸收其它学科研究方法 42

三、比较研究 43

第三节 市政学的相关学科 44

一、市政学的先行学科 45

二、市政学的后续学科 46

三、市政学的亲近学科 47

通论 50

第四章 现代城市管理诸要素和原则要求 50

第一节 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性 50

一、管理的普遍重要性 50

二、城市管理与其它管理的异同 52

三、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性 53

第二节 现代城市管理诸要素 54

一、掌握管理诸要素是强化和优化管理的基本功 54

二、关于管理有多少要素的议论众说纷纭 55

三、现代城市管理诸要素 57

第三节 现代城市管理中的原则要求 60

一、原则要求的重要性 61

二、现代城市管理中的原则要求 62

三、原则要求贵能坚守不渝 63

第一节 市政体制概述 65

一、城市领导体制 65

第五章 市政体制和市政府职能 65

二、城市国家权力体制 66

三、城市统一战线和其它组织等 67

第二节 市区、郊区和市辖县体制 68

一、市区体制改革 68

二、城市郊区问题 70

三、关于市辖县体制 71

第三节 市政府的职能 72

一、明确市政府职能的意义 73

二、市政府的主要职能 74

三、市政府职能的变更 75

第六章 市领导和市民及其相互关系 77

第一节 市领导的职责、素质及其它 77

一、市领导的产生 77

二、市领导的职责 79

三、市领导素质及其它 80

第二节 市民的权利和义务 81

一、市民的权利和义务及市民素质 82

二、市民的参与市政和监督市政 83

三、市民对于市政的支持和维护 84

一、增进市领导和市民间的相互了解 85

第三节 市领导和市民关系 85

二、市领导要体验市民生活 87

三、“市长接待人民来访日”等活动 88

第七章 市政过程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90

第一节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和设计 90

一、城市发展战略 90

二、城市规划 92

三、城市设计 93

第二节 城市建设和旧市区改造 94

一、城市物质文明建设 95

二、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96

三、旧市区改造与城市更新 97

第三节 城市的广义管理和狭义管理 99

一、城市的广义管理和狭义管理 99

二、市政管理的相对全面性 100

三、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101

第八章 市政立法 103

第一节 市政管理一定要法制化 103

一、市政管理应是有法律根据的活动 103

二、宪法对行政管理有最根本的原则规定 104

三、市政立法与宪法原则具体化 106

第二节 市政管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 107

一、市政组织立法 107

二、市政行为立法 108

三、市政程序立法 109

第三节 要养成有法必依和依法办事的习惯 111

一、要树立和加强法制观念 111

二、必须普及行政法的有关知识 113

三、民主监督、公开监督离不开法制监督 114

一、基础教育 116

第九章 市政工作者的培训问题 116

第一节 就业前的培训 116

二、专业教育 117

三、不培训不进入工作岗位 118

第二节 在职培训 120

一、观念、知识、方法更新 120

二、全面全员培训 121

三、不经培训不予提升 123

第三节 培训机构 124

一、建立经常性的培训机构的必要性 124

二、建议创办市政大学 126

三、一些初步设想 127

各论 130

第十章 经济管理 130

第一节 政企分开 130

一、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 130

二、政企分开不是不管 131

第三节 间接管理 133

三、摆正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133

第二节 宏观调控 134

一、保证经济建设环境 134

二、提供经济发展条件 135

三、宏观引导、调节、监督 137

一、改革集中过多、统得过死的旧体制 138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 139

三、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 140

第十一章 土地与住房管理 143

第一节 土地与住房管理的重要意义 143

一、土地、住房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 143

二、土地和住房的关系 144

三、土地、住房管理与经济发展 146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 147

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147

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148

三、土地经营管理 150

第三节 住房计划、建设与管理 151

一、住房的计划与建设 152

二、住房的改造与修缮 153

三、住房经营管理 154

一、能源供应 157

第一节 能源供应和水资源的给、排设施 157

第十二章 基础设施管理 157

二、淡水资源 159

三、排水问题 161

第二节 交通、沟通和传播设施 162

一、交通设施 162

二、沟通设施 163

三、传播设施 165

第三节 防患、抗灾和其它设施 166

一、防患设施 166

二、抗灾设施 168

三、善后设施 169

第十三章 公共服务管理 171

第一节 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公共服务 171

一、发展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171

二、公共服务项目 173

三、公共服务网点分布 174

第二节 公共服务的态度和质量 175

一、正确认识公共服务的性质 175

二、端正服务态度 176

三、必须讲究服务质量 178

第三节 公共服务中的职业道德问题 179

一、职业道德要求的普遍性 179

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180

三、必须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181

第十四章 人口和民政管理 184

第一节 人口管理 184

一、人口管理的重要性 184

二、劳动就业管理 186

三、流动人口管理 187

一、 民政管理概述 189

第二节 民政管理 189

二、民政管理的重要性 190

三、民政管理改革 192

第三节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管理 193

一、社会福利管理 193

二、社会保障管理 194

三、城市老人问题 196

第十五章 治安管理 199

第一节 城市治安管理述要 199

一、广义治安管理 199

二、公安部门、人民警察和其它专业机构 201

三、不是只管“人祸”不管“天灾” 202

第二节 综合治理与群防群治 203

一、综合治理 204

二、群防群治 205

三、跨地区和国际联系协作 206

第三节 保安服务行业 207

一、保安服务业的兴起 208

二、保安服务业的业务 209

三、我国的保安服务业 210

一、基础教育 212

第十六章 文化教育管理和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管理 212

第一节 教育管理 212

二、专业教育 214

三、继续教育 215

第二节 文化管理 216

一、文化管理综述 216

二、娱乐设施管理 218

三、体育事业管理 219

一、科技兴市 221

第三节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管理 221

二、人贵有志 222

三、新秩序、新风尚、新型人际关系 223

第十七章 环境、卫生、市容管理 226

第一节 环境管理 226

一、环境保护 226

二、生态平衡 228

三、城市绿化 229

第二节 卫生管理 231

一、公共卫生 231

二、 防疫保健 233

三、医疗康复 235

第三节 市容管理 236

一、市容管理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237

二、市容是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总检阅 238

三、城市环境美学问题 240

第十八章 旅游管理 242

第一节 旅游资源 242

一、自然旅游资源 243

二、人文旅游资源 244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246

第二节 旅游设施 247

一、交通设施 247

二、生活设施 249

三、文娱设施 250

第三节 旅游服务 251

一、宣传介绍 252

二、培训人员 253

三、优质服务 255

一、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257

第一节 城市公共关系 257

第十九章 公共关系和涉外事务管理 257

二、公共关系与统一战线 259

三、公共关系与群众路线 260

第二节 涉外事务管理 262

一、涉外事务管理原则 262

二、涉外事务管理机构 264

三、涉外事务管理人员 265

第三节 中外友好城市 266

一、中外友好城市现状 267

二、友好城市的意义和作用 268

三、“城市外交” 269

专论 273

第二十章 关于城市化问题 273

第一节 关于城市化问题的一般议论 273

一、城市与城市化 273

二、社会发展与城市化 274

三、现代城市与城市现代化 276

第二节 关于中国城市化的客观评说 277

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针问题 278

二、必须发展中小城市 279

三、城市化进程不宜过快 280

第三节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讨论 282

一、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一些意见举例 282

二、“二元社会结构”与城市化 283

三、发展大中小城市的利弊得失 284

第二十一章 关于市政改革 287

第一节 市政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287

一、城市改革事关全局 287

二、市政改革是城市改革的关键 289

三、市政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90

第二节 市政体制改革 291

一、围绕转变职能进行机构改革 292

二、城市规划体制改革 293

三、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294

第三节 市政改革的其它内容和方法 296

一、要有改革的决心和设想 296

二、先办好几件实事、好事、快事 297

三、虚心学习、积极试验、精益求精 298

一、城市“通病” 300

第一节 “病情”简析 300

第二十二章 关于“城市病”的防治 300

二、城市的“特殊病” 302

三、“城市病”的影响及其后果 303

第二节 “城市病”的预防 305

一、 规划中的预防 305

二、建设中的预防 306

三、管理中的预防 307

第三节 “辨证施治” 309

一、“急救” 309

二、治标 311

三、治本 312

第二十三章 关于各类型城市和特区城市 314

第一节 不同类型城市 314

一、北京型和沿海型的城市 315

二、中心型和卫星型的城市 316

三、风景型和有其它特点的城市 317

第二节 经济特区城市 318

一、经济特区城市建设基本经验 319

二、深圳经济特区引起世界瞩目 320

三、海南开发的新步骤 321

第三节 行政特区城市 323

一、“基本法”是创造性的杰作 323

二、“一国两制”下的行政特区城市 324

三、行政特区城市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326

结论 329

第二十四章 市政和市政学研究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 329

第一节 为政不在多言 329

一、从决策学派和目标管理说起 330

二、为政不在多言须求力行之效 331

三、信息是研究工作的根本依据 332

第二节 重视信息反馈 333

一、简单反馈是经常和不可少的 334

二、实时信息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335

三、前馈控制的可贵处及其难度 336

第三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群众路线 337

一、方法多种多样必须交叉并举 338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群众路线 339

三、人类的崇高理想一定能实现 340

后记 342

附录 3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