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
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

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中一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0872734
  • 页数:173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粮食的生产与流通》目录

前言页 1

序言 刘中一 1

中国粮食生产问题研究 郭书田 1

一、对全球粮食形势的判断 1

(一)一些国家粮食政策的变化 2

(二)对世界粮食前景的估量 7

二、对中国粮食与世界粮食的比较分析 8

(一)1949~1988年的比较 8

(二)近十年来的变化 11

三、中国粮食供给的经验与教训 14

(一)1979~1984年粮食高速增长的经验 14

(二)1985~1994年粮食增长缓慢的原因 18

(三)中国粮食供给的潜力 20

(四)粮食供给的几个疑点 22

四、对中国未来粮食需求预测的分析 23

(一)对粮食供求的几种预测 24

(二)对粮食消费结构的分析 26

五、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对策建议 29

(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解决“口号农业”的问题 31

(二)实施大农业和大食品的发展战略,对农业资源实行全方位的开发 37

(三)积极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 45

(四)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实现农产品(粮食)商品化 48

(五)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55

中国粮食流通问题研究 肖俊彦 63

引言 63

一、目前粮食流通环节的弊病 66

(一)粮食收购价持续上升,而对农户的刺激作用逐步减弱 67

(二)流通环节加剧总供求量波动,进而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总供求量 68

(三)流通环节缺乏抑制粮食超前消费,提高粮食产后利用率的引导功能 71

(四)国有粮食系统经营费用的膨胀,实质是地方财政的转移支出所致 73

(五)宏观调控对粮食供求变化反应不灵敏,调节操作把握不准确 74

(一)粮食宏观调控目标不适应国民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化 77

二、粮食流通环节弊病的体制原因分析 77

(二)粮价的“双轨”制是价格“上涨机制”,无助于粮价体系的合理形成 81

(三)国家直接购销粮食,既加剧了粮食供求波动,又削弱了宏观调控效果 84

三、必然选择:流通体制市场化 88

(一)从农户利益考虑,什么流通体制合适 92

(二)从消费者利益考虑,什么流通体制合适 94

(三)从政府利益考虑,什么流通体制合适 95

(四)流通市场化的市场结构和调控方式 99

四、转换思路和改革操作方式 102

(一)转换思路要点 102

(二)改革操作方案框架 106

(三)三大改革难题的认识和方法 109

流通梗阻:中国粮食购销体制的思考 谢扬 115

一、增产500亿公斤粮食要靠市场机制 115

(一)中国粮食供求形势和购销体制的历史回顾 115

(二)若干启示 120

(三)关于实现500亿公斤粮食增产目标的若干建议 122

二、预测粮食供求要注意考虑非市场因素 125

(一)关于中国粮食供求格局的基本前提的认识 125

(二)补贴长期存在,是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中恩格尔系数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126

(三)粮食系统累计亏损挂账对粮食供求价格形成,具有持续的影响作用 127

(四)所谓种粮比较利益低,根本原因是粮食上的负担太重 128

三、正确认识中国粮食市场的价格波动 132

(一)近年来中国粮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呈周期性振荡 133

(二)影响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复杂因素增多 135

(三)近年发生的粮食市场价格波动,更多的是消费结构、流通结构变动问题,而非资源总量短缺问题 139

(四)1993~1995年的粮价波动与市场结构变动相关 145

成本上涨:中国近中期粮食问题的核心 崔晓黎 于保平 152

一、粮食购销放开以后的情况 152

二、对粮食价格上涨的几种解释 157

三、粮食成本问题:中国经济版图上的黄河现象 160

四、几点政策性意见 1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