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江南城市与社会研究丛书  以上海为中心  沪宁、沪杭甬铁路与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变迁
江南城市与社会研究丛书  以上海为中心  沪宁、沪杭甬铁路与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变迁

江南城市与社会研究丛书 以上海为中心 沪宁、沪杭甬铁路与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变迁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岳钦韬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16161012
  • 页数:40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沪杭甬铁路对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变迁产生了深刻影响。本书在交通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工程性影响”的概念,借助交通规划学、铁路工程学的理论工具,运用我国大陆、港台地区以及英、美、日等国所藏的各类史料,通过研究路线布置、土地征收、主体施工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沿线基层社会变动和太湖流域水利问题等方面的影响,认为铁路的工程性影响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不同的正负效应,体现出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欠发展与不发展的一些面向。
《江南城市与社会研究丛书 以上海为中心 沪宁、沪杭甬铁路与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变迁》目录

第一节 选题缘起 1

第二节 研究意义 3

一 对话交通社会学 3

二 工程性影响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7

第三节 研究方法 9

一 交通规划学 10

二 铁路工程学 11

三 重视“人”的作用 11

四 明晰社会变迁的理论内涵 12

第四节 学术史回顾 12

一 中国铁路史的总体研究 12

二 沪宁、沪杭甬铁路史研究 15

三 铁路工程性影响的研究现状 22

第五节 资料简介 26

一 档案资料 26

二 图书报刊资料 28

三 口述采访、私人文稿、实物资料 29

第六节 研究思路 29

第一章 接轨上海:沪宁、沪杭甬铁路的路线布置与变更 31

第一节 由“吴淞”至“淞沪”: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的起源 32

第二节 “接沪”抑或“接淞”:沪宁铁路上海至昆山段路线之争 37

第三节 从“苏杭甬”到“沪杭甬”:江浙间铁路路线的变更 44

一 苏杭甬铁路的缘起 44

二 规避英方:苏杭甬铁路改线之真意 48

第四节 接近铁路:租界扩张的重要目标 66

一 高架铁路的最初设想 66

二 界浜、界路与界址 68

第五节 抵制租界:沪宁、沪杭甬两路联络线的设计与建设 78

一 四种路线方案之争 78

二 两路联络线的正式实施与租界扩张界线的确定 88

本章结论 95

第二章 两路与两省:铁路土地征收及其工程性影响 97

第一节 制度探源:土地征收问题浅析 97

一 土地征收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97

二 长三角地区铁路土地征收的起源 99

第二节 维持生计:反对失地的纠纷 100

一 风水迷信 103

二 路线布置 104

三 墓地纠纷 107

第三节 利益使然:补偿问题的争端 109

一 补偿制度 110

二 各类纠纷 114

第四节 政治与经济:铁路土地征收的大范围影响 133

一 收回沪宁铁路路权运动与沪杭甬铁路海宁民变 133

二 农业生产和铁路土地产权问题 149

本章结论 156

第三章 铁路与水路:铁路建设对太湖流域水利的影响 159

第一节 影像中的历史:“沪杭铁路开通影集”中的沪宁铁路 160

一 “沪杭铁路开通影集”考 160

二 上海至无锡段的填河与开河 162

三 常州、镇江沿线官民的预防措施 167

第二节 拆坝筑桥:沪杭甬铁路屠家村港事件的来龙去脉 168

第三节 另一起“拆坝筑桥”:松江北姚泾桥的建设与改建 177

第四节 跨越清季民国:铁路与水利问题的各种交涉 184

一 沪杭甬铁路松江段各大桥的质量问题 184

二 农业灌溉与河道通行能力 186

三 民国初年的制度建设和预防措施 191

四 改造沪杭甬铁路枫泾至硖石段桥涵 193

五 渐入佳境:地方与铁路部门的互动 197

第五节 各方对铁路与水利关系的认知和辨析 202

一 地方官民对铁路与水利关系的总体性认识 202

二 与“拆坝筑桥”事件相关的地方表达 204

三 铁路部门的处理意见与地方“再表达” 207

四 铁路建设对水利影响的辨析 213

本章结论 218

第四章 路地之争:上海城市铁路改造与土地征收 220

第一节 早期改造:铁路平交道的交涉与建设 221

一 “栅门”、“旱桥”的拓宽与添建 223

二 迁移淞沪铁路上海站 233

第二节 超越租界:“大上海计划”中的铁路改造规划 236

一 “大上海计划”之前改造铁路的各种设想 236

二 谋求蜕变:“大上海计划”中的铁路改造方案 240

第三节 战后复兴:铁路改造规划的继续推进与变动 252

一 修正“大上海计划”之铁路改造规划 253

二 迁移与异化:上海客运总站、京沪沪杭甬铁路联运总站的初步实施 256

三 改“国有”为“市有”:上海市政府接管淞沪铁路计划 262

四 式微与中止:改造铁路计划的变动 269

五 对“大上海计划”之铁路改造规划的评价 273

第四节 现实逆转:1932年京沪沪杭甬铁路联运总站征地风潮 275

一 风潮渐起 275

二 矛盾深化 281

三 事态激化 286

四 爆发冲突 293

五 矛盾延续 296

六 戛然而止 300

七 小结 303

本章结论 304

第五章 因江南而上海:工程性影响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 308

第一节 两路与三界: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初步影响(1908—1937) 309

一 火车站对城市空间扩展的推动 310

二 铁路路线对城市发展的阻碍 324

三 车站与路线的其他问题 329

第二节 战争与和平:两种环境下铁路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再影响(1937—1998) 332

一 战火摧残:铁路周边城市空间的毁灭 332

二 变异的城市空间:棚户区的大规模扩张 335

三 “蜂腰”地带的形成 338

四 从“外环”到“内环”:两路联络线与城市发展矛盾的上升 342

本章结论 346

结论 352

一 路线布置、土地征收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 353

二 土地征收、工程建设与沿线社会的变迁 354

附录一 商办苏省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苏嘉铁路路线勘测报告(1906年) 356

附录二 沪宁、沪杭甬铁路两路联络线高架方案(1910年) 357

附录三 《上海总站兴复计划》节选(1932年6月) 359

附录四 彭浦区村民代表侯选青请求京沪沪杭甬铁路联运总站避让该区村庄呈上海市市长吴铁城文(1932年9月) 364

附录五 苏嘉铁路吴江瓜泾港水流流速表 366

参考文献 36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