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逻辑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宗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01001261X
- 页数:541 页
序言 王维贤 1
引论 1
1逻辑 1
0.1.1思维、语言和逻辑 1
0.1.2现代逻辑 5
0.1.3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传统 8
0.2语言逻辑 11
0.2.1概述 11
0.2.2语形学 14
0.2.3语义学 17
0.2.4语用学 20
0.3汉语逻辑 22
0.3.1汉语 22
0.2.2汉语逻辑 26
0.2.3汉语逻辑史述略 29
第1章 词项 33
1.1词和词项 33
1.1.1词 33
1.1.2实词、准实词和虚词 34
1.1.3词项 37
1.2专名词和谓词 39
1.2.1专名词 39
1.2.2谓词 40
1.2.3讨论 44
1.3常谓词 49
1.3.1逻辑常项与常谓词 49
1.3.2联结词 50
1.3.3模态词 52
1.3.4量限词 53
1.4摹状词 54
1.4.1有定摹状词 54
1.4.2不定摹状词 56
1.4.3不纯粹指示词 57
1.5短语词项 58
1.5.1概述 58
1.5.2名词性短语 59
1.5.3不及物动词性短语 61
1.5.5多层短语 62
1.5.4及物动词性短语 62
第2章 量限表达式 64
2.1概述 64
2.1.1量限表达式的含义 64
2.1.2量限表达式的种类 65
2.2统指 65
2.2.1统指的含义 65
2.2.2统指的类型 67
2.3.2任指的类型 78
2.3任指 78
2.3.1任指的含义 78
2.3.3任指和统指的区别 81
2.4逐指和仅指 83
2.4.1逐指 83
2.4.2仅指 87
2.5存在量限式 89
2.5.1存在量限式的含义 89
2.5.2存在量限式的类型 90
2.6.1相对量限式的含义 92
2.6相对量限式 92
2.6.2相对量限式的类型 93
2.6.3含相对量限式命题间的推演 95
第3章 基本单句 98
3.1概述 98
3.2名词谓语句 100
3.2.1名词谓语句的特征 100
3.2.2名词谓语句的类型 100
3.3“是”字谓语句 104
3.3.1“是”字谓语句的特征 104
3.3.2“是”字谓语句的类型 105
3.4不及物动词谓语句 108
3.4.1不及物动词谓语句的特征 108
3.4.2不及物动词谓语句的类型 109
3.5及物动词谓语句 111
3.5.1及物动词谓语句的特征 111
3.5.2单宾语句 112
3.5.3双宾语句 117
3.6非主谓句 119
3.6.1非主谓句的特征 119
3.6.2非主谓句的类型 119
4.1概述 124
第4章 复杂单句 124
4.2小句主语句 127
4.2.1小句主语句的特征 127
4.2.2小句主语的后续成分 128
4.2.3小句主语句的小主语 131
4.2.4小句主语句的变体 133
4.3小句宾语句 134
4.3.1小句宾语句的特征 134
4.3.2小句宾语句的大主语 135
4.3.3小句宾语句的大谓语 140
4.3.4小句宾语句的小句宾语 142
4.4双主语句 145
4.4.1双主语句的特征 145
4.4.2领属关系双主语句 146
4.4.3共指关系双主语句 148
4.4.4陈述关系双主语句 153
4.4.5施受关系双主语句 154
4.4.6施与关系双主语句 156
4.5.1兼语句的特征 158
4.5兼语句 158
4.4.7时间方位双主语句 158
4.5.2兼语句的大主语 161
4.5.3兼语句的大谓语 163
4.5.4兼语句的兼语 167
4.5.5兼语的后续成分 169
第5章 复杂单句(续) 171
5.1连谓句 171
5.1.1连谓句的特征 171
5.1.2连谓句的结构类型 174
5.1.3连谓句的语义类型 178
5.1.4连谓句的变式 181
5.2定语句 182
5.2.1定语句的特征 182
5.2.2定语的构成 183
5.2.3多层定语句 186
5.2.4几种特殊的定语句 187
5.3状语句 189
5.3.1状语句的特征 189
5.3.2状语的指向 190
5.3.3介词短语状语句 194
5.3.4多层状语句 196
5.4补语句 197
5.4.1补语句的特征 197
5.4.2补语的指向 198
5.4.3带“得”的补语句 203
5.4.4补语句的传统分类 206
第6章 复句和句群 209
6.1关联词语与真值联结词 209
6.1.1汉语关联词语 209
6.1.2真值联结词 211
6.1.3复句的逻辑句型 213
6.1.4真值函项 214
6.2单层复句 217
6.2.1联断句 217
6.2.2选择句 221
6.2.3条件句 223
6.3多重复句和句群 229
6.3.1多重复句 229
6.3.2句群与复句的关系 230
6.3.3句群的类型 233
6.4.1语句推演的含义 236
6.4语句的推演 236
6.4.2语句的必然性推演 238
6.4.3语句的非必然性推演 244
第7章 模态语句 247
7.1概述 247
7.1.1模态语句和非模态语句 247
7.1.2汉语模态词 248
7.1.3模态逻辑与模态算子 250
7.2真值模态语句 252
7.2.1“必然”和“可能” 252
7.2.2汉语真值模态语句 253
7.2.3真值模态语句的推导 256
7.3规范模态语句 259
7.3.1“应当”和“允许” 259
7.3.2汉语规范模态语句 260
7.3.3规范模态语句的推导 263
7.3.4规范模态与真值模态的关系 266
7.4时态语句 267
7.4.1时态与汉语时态词 267
7.4.2汉语时态语句 269
7.5.1“得”字与模态 271
7.5“得”字模态句 271
7.5.2“得”字的模态用法 272
7.5.3“得”字模态用法的一些特征 274
7.6认知模态语句 276
7.6.1认知模态与汉语认知模态词 276
7.6.2信念模态语句 277
7.6.3知识模态语句 279
8.1概述 282
8.1.1语言的模糊性 282
第8章 模糊语句 282
8.1.2汉语的模糊性 284
8.1.3模糊集合论 285
8.2汉语模糊语词 288
8.2.1模糊单词 288
8.2.2模糊短语 290
8.2.3模糊语词的语义演算 292
8.3汉语模糊单句 294
8.3.1简单模糊命题与命题真值 294
8.3.2模糊语言算子 296
8.4.1复合模糊命题 299
8.4汉语模糊复句 299
8.4.2二值逻辑定律的适应性 302
8.5似然推理 304
8.5.1似然推理的汉语表现形式 304
8.5.2似然演绎推理 306
8.5.3似然归纳推理 308
第9章 义句 310
9.1义项和义素 310
9.1.1义项 310
9.1.2义素 312
9.1.3义项间的关系 314
9.2义场 316
9.2.1义素和义场 316
9.2.2子义场 318
9.2.3义场的种类 323
9.3义句的构成 326
9.3.1义项的组合 326
9.3.2简单义句 328
9.3.3复杂义句 333
9.3.4义句的推理 337
9.4.1义项搭配的含义 339
9.4义项的搭配 339
9.4.2义项关系与义项的搭配 340
9.4.3语形意义与义项的搭配 342
9.4.4可能世界与义项的搭配 343
第10章 蕴含 346
10.1蕴含的特征 346
10.1.1语义蕴含 346
10.1.2蕴含与隐涵、蕴涵的区别 350
10.2.1有序的蕴含命题 353
10.2蕴含命题序列 353
10.2.2蕴含命题序列化手段 355
10.2.3背景蕴含命题与重音模型 359
10.3语义公设 361
10.3.1语义公设的含义 361
10.3.2语义公设的应用 363
10.4语义推理规则 365
10.4.1同义关系推理规则 365
10.4.2下义关系推理规则 366
10.4.3反义关系推理规则 367
11.1预设与汉语预设 370
11.1.1预设与蕴含 370
第11章 预设 370
11.1.2预设与断言 372
11.1.3汉语的预设 374
11.2汉语单句预设 376
11.2.1预设的触发语 376
11.2.2基本单句预设 378
11.2.3复杂单句预设 380
11.3.1投射问题 382
11.3汉语复句预设 382
11.3.2联断型复句预设 383
11.3.3选择型复句预设 385
11.3.4条件型复句预设 387
11.4预设的应用 388
11.4.1析出预设的一般逻辑方法 388
11.4.2预设的恰当性条件 391
11.4.3预设的利用 393
12.1非陈述句与言语行为 396
12.1.1言语行为 396
第12章 非陈述句 396
12.1.2言语行为与非陈述句 399
12.2疑问句 403
12.2.1疑问句的类型和预设 403
12.2.2疑问句的恰当性 406
12.2.3疑问句的回答 409
12.3祈使句 412
12.3.1祈使句的特征 412
12.3.2祈使句的语旨行为和恰当性 414
12.3.3祈使句的语效 416
12.3.4祈使句的推理 417
12.4感叹句 419
12.4.1感叹句的类型与真假 419
12.4.2感叹句的语旨行为和恰当性 421
12.4.3感叹句的语效行为 422
12.4.4感叹句的推理 423
第13章 交际 425
13.1汉语与交际 425
13.1.1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425
13.1.2交际与汉语交际 426
13.1.3言语交际过程 428
13.2表达和理解 429
13.2.1意思 429
13.2.2表达 431
13.2.3理解 432
13.3演讲 437
13.3.1演讲与交际 437
13.3.2演讲与说服 438
13.3.3演讲中的论证 440
13.4.1中国古代的辩论与辩学 442
13.4辩论 442
13.4.2辩论的特征 444
13.4.3反驳和辩护 446
第14章 会话含义 451
14.1会话准则与会话含义 451
14.1.1会话准则与汉文化 451
14.1.2会话含义 453
14.1.3会话含义的类型 455
14.2会话含义的推导 459
14.2.1会话含义的推导模式 459
14.2.2会话含义的汉语特征 461
14.2.3会话含义与逻辑形式 462
14.3汉语量度含义 465
14.3.1级差含义 465
14.3.2内蕴含义 469
14.4会话含义与汉语结构 473
14.4.1外显性提示 473
14.4.2句法的语用制约 475
15.1概述 479
15.1.1汉语修辞学 479
第15章 修辞 479
15.1.2修辞与逻辑 481
15.1.3修辞与语用学 484
15.2汉语辞格的逻辑 487
15.2.1会话含义与语义辞格 487
15.2.2常用的语义辞格 491
15.2.3语音、语形辞格的逻辑特征 495
15.3修辞推理 498
15.3.1修辞推理的含义 498
15.3.2修辞推理的类型 501
15.4.1中国人的幽默 503
15.4幽默的逻辑 503
15.4.2作为修辞效果的幽默 506
15.4.3幽默的逻辑技法 508
第16章 篇章 513
16.1概述 513
16.1.1汉语文章学 513
16.1.2逻辑联结手段 516
16.1.3构段与谋篇 520
16.2议论 521
16.2.1议论的逻辑特征 521
16.2.2议论的方法 523
16.2.3论证、证明与反驳 527
16.3记叙 528
16.3.1记叙的逻辑特征 528
16.3.2记叙的方式 531
16.3.3记叙与推理 532
16.4说明 533
16.4.1说明的逻辑特征和结构顺序 533
16.4.2说明的方法 535
16.4.3说明中的推理 538
后记 540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程序逻辑及C语言编程》卢卫中,杨丽芳主编 2019
- 《海绵城市概论》刘娜娜,张婧,王雪琴 2017
- 《药学概论》于海平主编 2019
- 《新闻心理学概论 第6版》刘京林 2019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代中国发展的逻辑系列丛书 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的逻辑》熊捷责编;包存宽 2020
- 《弗雷格逻辑主义研究》刘靖贤著 2019
- 《当代食品科学与技术概论 第3版》(中国)王建林,李海燕 2017
- 《无机材料晶体结构学概论》毛卫民编著 2019
- 《环境保护概论》鲁群岷,邹小南,薛秀园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